收藏本站( Ctrl+D )
当前位置:笔趣阁>都市言情>华娱之风起2005> 135.第135章 集结号

135.第135章 集结号(1 / 2)

第135章 集结号

12月28日,冬至刚过。

天冷的吓人,北风呼啸,如脱缰野马般卷着落叶在半空里肆虐。

冯晓刚带队宣传的第八天,众人转战茅山。

相传曾经有个12岁的小号手牺牲,就葬在茅山脚下。

但是他的英灵守着此地不肯离去,仍在执着地履行自己的职责。

乃至今天,每当鞭炮炸响,英灵就像听到了战斗的枪声,奋力地吹响军号。

丫实际上就是当地的地理环境比较特殊。

冯晓刚听闻此事后,觉得与《集结号》剧情有着相似之缘,连忙带着队伍过来讨个彩头。

“噼里啪啦!”

茅山,纪念碑前。

几十挂万响长鞭在两侧铺满,再用打火机一点,红屑乱飞,尘烟漫天。

陆远面带疲惫的站在队伍中央,被刺鼻的气味呛得轻微咳嗽一声。

纪念碑四周是从附近闻讯赶来的居民,当然也有不少记者混在其中。

华谊对这部电影的宣传力度极大。

王忠军对媒体放话,要拿出票房的百分之二十用作宣传。

首映前更是在京城工人体育馆搞了个万人庆典。

自20号首映开始,众人可谓地毯式宣传,短短8天时间,全国跑了十来家城市。

上午还在京城,下午就到了魔都,第二天一早大伙又出现在浙省。

前天赶到春城时,恰逢连日大雾,飞机延误了5个小时,原定的新闻发布会被取消,观众见面会被迫延后。

下了飞机,众人心急火燎地直奔与影迷见面的第一站万达影城锦华店。

由于中途堵车,担心观众等太久,冯晓刚愣是下车率领众人在二环路上狂奔两站路赶到现场。

除了剧组的卖力宣传外,央视也力挺了一把。

首映第二天晚上,央视在《新闻联播》里破天荒的用长达1分多钟的时间为《集结号》宣传。

令人震惊,这是目前为止国产电影唯一获此殊荣的贺岁大片。

不说是开先河,至少在过去是不多见的。

当初张一谋的《满城尽带黄金甲》也享受过类似的待遇,但那是在六公主频道。

按照道理讲,《集结号》的宣传如果是由六公主播出,无可厚非,毕竟那是属于电影频道,自然需要关注贺岁大片。

但作为被国际社会关注的《新闻联播》旗帜鲜明地重点宣传此片,除了令人震惊外,更多的是一种主旋律认可。

尽管有央视力挺,但众人宣传起来依旧很拼。

之所以如此,根本原因是冯晓刚这回遇到的压力很大。

有部分来自他上一次《夜宴》的转型失败,还有部分则是同档期竞争对手的穷追猛打。

说的便是由李联杰刘德桦等一众大牌主演的《投名状》。

这部电影比《集结号》早一周上映,成绩同样很抢眼,眼瞅着奔2亿过去了。

首映后的这几天陆远等人跟着全国各地连轴转,累的够呛。

好在票房涨势喜人,上映第八天,成功突破1.2亿,这几天的涨幅也很稳定,每天在1600万左右。

《集结号》的投资达到八千万,按道理至少要2.4亿才能回本。

首映时,冯晓刚对媒体放出豪言,票房至少破2亿。

依如今的趋势,票房破2亿问题不大,至于能不能回本赚钱还有待观察。

这年头内地两亿票房可不是小数字。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