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Ctrl+D )
当前位置:笔趣阁>女生耽美>大明,从空印案开始> 100.第100章 分娩

100.第100章 分娩(1 / 2)

第100章分娩

朝政再开,要到元宵节之后。

而这段时间,除了各方拜年之外,大明新一年的内外政事,也提升了日程。

皇室内部:太子妃即将生产,这可是大事情,寓意着皇室将要再添新孙。

同时,燕王妃徐妙云,诞下一名皇孙,朱棣大喜过望,回到后宫和父皇母后共同庆祝,朱元璋根据早前定下的“字”赐名……

朱高炽!

这个皇孙的出生,让朱元璋非常高兴,母子平安,是一个好兆头。

除此之外。

秦晋两王,即将外出就藩!

诸臣把嘴皮子磨破了,也没能改变朱元璋的想法,他就是已经打定主意,诸王是自己的儿子,要统管一地政务、军务。要监督大明的不法臣子,必要时候要上报朝廷,甚至可先斩后奏!

同时。

在陕西、山西练兵的傅友德、冯胜等人被朱元璋召集回京。

诸臣也都明白,这是暂时的要为秦晋两王让路。

一众淮西势力略有不满,但傅友德和冯胜二人却并没说什么,反而答应的极快。

因为按照规划,属于颖国公傅友德家里的钱庄,还有宋国公冯胜的钱庄,将要紧随就藩,前往两地。

这就是皇帝陛下,给予两位国公的补偿。

秦王作为诸王之首!

最被朱元璋看重,此时的陕西地盘,可是包括后世的甘肃、宁夏等部分地区,再往西是朵干地区,再往西北甚至就是不臣大明的哈密,而北边,更是直面北元势力……

由于诸多复杂的地形,以及各色不同的族群,整个西北,都需要秦王所分封的陕西来抵御。

而陕西的东边,就是山西,三皇子晋王就藩之地!

再往东,便是北平,属于老四燕王的就藩之地。

三位皇子,总览军政要务,共同抵御北元。

这就是朱元璋所说的诸王拱卫大明,天子就能安心的治理江山。

而对于百姓而言。

上面的这些,都是大家触摸不到的“大事”,他们只有八卦。

而接下来的一件事。

却是关系大明普通百姓,也最为震撼人心。

宝钞提举司,要发行新钞!

新钞非常神秘,有小道消息流出,朝廷为了让新钞更加的让百姓接受,听说新钞之内,还添加了金银!

这简直不可思议。

苏闲回家的路上,甚至还听到了好多人的闲谈。

他这次进宫,除了看纸钞之外,还去了尚膳监,让他们也蒸馏一些高度白酒。

还趁着机会,给他们说了一些“烈酒消毒”的常识。

话说太子妃的分娩,应该就在最近这段日子了,这几天一直忙活的是宝钞。

想找个机会,专门给他们说说讲文明、消消毒的意识,都没机会。

不过该说的也说了,应该有用。

为了保险起见。

赶明天……再做一些实验,说不定就更直观!

可惜这里毕竟不是战场,没有伤势要处理。

否则,倒是简单了。

正这么想着。

街市上,百姓讨论的声音越来越大。

“真的假的?真有金银加进去吗?”

“我听说这次是真的……这一次的宝钞,就连外观都比之前的钞纸好了不止几百倍!”

“要我说,这还得多亏咱们百姓在府衙门前闹事,还要多亏那位苏提举!”

“对!”

有人想起了正事,这可是去年才发生过的。

“是苏提举当先开了这个头,把里面的龌龊给暴漏出来了,这不,圣上震怒之下,杀了一批,关了一批。然后苏提举才能掌权,我听说此次年关,苏提举还进宫了。”

“我也听说了,这全都是那个圣上说的麒麟儿,还把吐蕃诸使臣给离间了,他们纷纷要和大明合作,在其部族内,推行宝钞!”

“钱庄这下子不仅开到陕西、山西等地,还要开到西番!”

“还是说说新宝钞的事情,这新宝钞若真的出现,咱们那旧宝钞还能用吗?”

“应该能吧!”

“什么叫应该,这东西不能确定一下吗?既然这次都添加金银了,那我们的宝钞不过是废纸,别不给换啊……”

关于百姓切身利益的事情,一旦讨论,就越来越激烈。

而终于。

宝钞提举司的告示,贴的非常快……

新钞发行!

大明百姓,可以前往钱庄、以及行用库兑换!

此话一出,之前还担心的百姓,纷纷放下心来。

而大明的新钞,随着金银加入其中的传言,关注的也越来越多。

……

年关期间,中书省也关衙。

作为如今大明最有权势的丞相。

胡府从大年初一,拜访的人就络绎不绝,整个朝中的在京官员,都要赶日子,送拜帖。

而只有关系亲近的人,才能陆续进入其中,和胡相叙旧。

今日,大年初六。

年关稍稍过去了一丝,但年味儿正浓。

丞相的府邸之内,人满为患。

但见除了仆从,在外面迎送宾客之外,在胡府之内,给客人端茶倒水的却并不是貌美的女婢。

而是一只只灵巧的猕猴。

它们爬的极快,井然有序,竟然比一般的仆从还要稳当,仿佛能听懂人的话一样,既不耽误诸臣拜见胡相,也能不影响日夜操劳的胡相,在年关这个时候和诸臣处理国事。

灵巧的猕猴,倒也是给这丞相府邸,增加了好多的年味儿。

李佑作为左司郎中,是从外地直接调入中书省的。

左司郎中,正五品,可为中书省监察吏部、吏部、户部等政务,并且配合丞相、举稽违、署符目、知直宿!

即制定条令规矩、签署公文、在中书省值夜……

作为李善长和胡惟庸之间的“联系”,其前段时间,提出来的利用“假钞”事宜,让苏贵渊高升,或者是“降罪”。

其目的,都是为了让其离开宝钞提举司。

而此刻。

“胡相,看来这苏贵渊还真有个好儿子,竟然能在武英殿如此急智?本来好好的假钞,就能问罪苏贵渊,还真让他反应过来,借此机会,把假钞变成了旧钞?”

“这段日子下官可是听说了,宝钞提举司、将作监等地,可是只过了一个大年三十,第二天那些匠户就被急调。现在外面的百姓甚至都知道新钞的事情了。”

“还真要添加金银?这样下去,倒是大功劳!”

李佑眉头紧皱。

事情超出了他们的预料,他们可以让苏贵渊高升,但绝不能让他在宝钞提举司干的越来越好。

毕竟,联系越紧密,就越是难以分开。

现如今宝钞提举司的重要性,一天高过一天,它还在中书省下,就没有不受胡相掌控的道理。

“此子何止是急智,若非他年纪小,本相都愿意赞叹其一声老奸巨猾!”

能在这里的,都是胡惟庸的亲信。

“短短三两句,就将铁桶一般的吐蕃诸部,给拆分的一盘散沙!看看现在,竟然还有西番的部族,走本相的跟脚,想要让他们也加入宝钞的协议之中。”

越说,胡惟庸越是惊叹,“就连此次这新宝钞,本相也知道,是他又进入宫中,捣鼓那什么三国纸钞才出现的。”

“听说已经定型,看这样子,最迟二三月份,第一批新钞就要面世。”

“到时候,随着新钞被百姓欢迎,恐怕这宝钞提举司也要迎来改动了。”

胡惟庸说完,顿时让此地的官员,纷纷惊愕不已。

他们还不清楚,这里面还有宫里的事儿?

“胡相,那我们之前说的还有办法,想个法子,把苏贵渊调出去……”

“这假钞不就是咱们给他的功绩吗?”

李佑再度说道。

而一旁坐着好些人,除了文臣之外,大多都是大马金刀而坐的武将。

实际上,能在这儿的可都不是简单之辈。

淮西勋贵占多数、吉安候陆仲亨、平凉候费聚、赵雄……等等皆在此列。

“还真是一个小娃娃就有这本事?”陆仲亨讶然问道。

“侯爷有所不知,此子不可小觑,之前的空印、现在最热的宝钞,都是出自他手!”

“若非其年纪小,光是最近这一年发生的,就足以高升了。”李佑连忙道:“也正因为此事,所以其未来才不可限量!”

“现如今,宝钞提举司必须回到胡相手里,这样一来,以后行军打仗,胡相才可以为你们更好的谋划。”

“再说了,那么多勋贵都参与钱庄,你们也是国朝的侯爷,为什么不能参与?”

此话一出,陆仲亨脸色当即一变。

“不用说这些了。”

还是胡惟庸很快压过此事,“不过李佑说的也对,尽快帮助他,找到那假钞大案,让其处理后……便高升吧。”

“另外,此事要在新钞发行出来之后。”

李佑当即明白意思。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