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Ctrl+D )
当前位置:笔趣阁>武侠修真>神话诸侯时代> 第172章 托古改制

第172章 托古改制(2 / 2)

久而久之,思想也就传播到了贵族那里。

虽然单纯的思想传播,改变不了旧贵族的屁股,但好歹能多启发一些庶民,能让更多的庶民抬起头来看世界。

“那废奴呢?”姜华直接问道。

“废奴就是废除奴隶制度,当今天下,全都是炎黄二帝的后裔,大家祖上很多年前都是一家人。”

“可是这么多年来,很多人为了野人体内蕴含的那一丝微不足道的天帝真血,就直接把野人当做修炼的材料,随意的虐杀、捕捉野人,一点人性都没有。”

姜华直接给王巨君竖起了一根大拇指:伱牛!

废奴,这是和全天下的贵族作对!

无论如何,天帝真血是真的充满了诱惑。

随意屠杀国人,会被愤怒的国人推翻。

这种时候,只能随意屠杀野人了。

毕竟,只是一群野人而已,不学周礼,政治地位等于夷狄,不管怎么炮制,都算是政治正确。

“当年前朝末年的那位废奴可没落得什么好下场,而且这奴隶制在大周也算是历史悠久,巨君先生你这么做,估计连周礼一脉也会反对你了。理念是理念,利益是利益,想要空口白话的让人放下到手的利益……”

说到这里,姜华微微摇了摇头。

王巨君立即笑了笑:“所以啊,我才会在礼郡实践自己的理想。那些旧贵族们的思想我无法改变,我也没法单纯的通过言语让他们放弃奴隶制度,我只能在礼郡这种空白的地方实践自己的理想。”

“无论如何,礼郡之中不应该也不能存在奴隶!”

“至于奴隶买卖,更是坚决禁止,绝不承认。”

“无论结果如何,道友的想法都令人敬佩。”姜华淡淡的道。

“至于均官,主要负责统计每个地方每一样物品的价格,统计完每月的价格之后,找到各种货物的平均价格。”

“同时,在全国各地建立大规模的仓库。”

“当某地某样商品的价格明显高于平均价格的时候,均官们就要打开仓库,拿出早已储备的该样商品进行出售,一点一点的把价格打下来,同时获取利润。”

“当某地某种商品的价格明显低于平均价格的时候,均官们也要打开仓库,只是这一次是拿出钱财,一点一点的抬高价格,进行大规模收割,以此保证物价的平稳。”

“当某地某样商品的价格发生了剧烈波动,而当地仓库又没有储备足够的商品之时,可以从附近仓库调取。”

“价格高了就卖,价格低了就买,保证各种商品的价格始终处于一个正常的波动区间,以此保证百姓们的正常生活。”

“所以,均官其实就是均输平准?”姜华默默的想到。

均输平准政令,也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政令,汉武帝用过,汉武帝之后,历朝历代的统治者,很多时候都会采用此策。

“那赊贷是?”

“赊贷就是应对百姓们缺钱的政令。”

说到这里,王巨君的神情就更加坚定了:“我曾经调查过很多野人、庶民的生活,也曾经前往很多不同的乡镇、县城进行考察。”

“我发现庶民们用钱最多的时候就是娶媳妇和老人去世或者突发疾病。”

“很多庶民们家里遭遇了某种意外之后,就会很缺钱,可是家里往往没什么钱,没办法之后才会卖地。”

“可是,我已经实施了王田制度,土地是不能买卖的,这种时候,当百姓们遭遇了意外急需用钱,又该怎么办呢?”

“如果放到过去,只能是卖地。可如果已经卖完了所有的土地,那就只能卖老婆卖儿子卖女儿卖身为奴……”

“所以,就有了赊贷政令。”

“每一位庶民,每年都有向朝廷借款一万钱的权限。”

“这一万钱借走之后,三个月内不必偿还任何利息。三个月到一年,也只需偿还百分之一的利息。”

“一年之后,如果还是还不上钱,就必须参与修建水库、水渠、修路等活计,管吃管住的同时,每天还一点。”

“每一位庶民,这辈子都有一次向朝天借款十万钱的权限。”

“这个机会,有且仅有一次,用过了就没了。”

“赊贷是专门用来急百姓所急的政令,也能有效打击民间的高利贷。”

高利贷这玩意儿,几乎是遍布整个天下,每一个角落。

大多数贵族们,都多多少少的从事着这项行业,甚至这项行业已经成了贵族手里的摇钱树。

不过好在,现在的礼郡还没有贵族。

总之,这又是一项割贵族的肉喝贵族的血的政令,一旦发布,肯定争议极大。

“至于最后的官山海,官通管,官山海就是统一管理盐铁等特殊行业。”

“这也是管子前辈当年的政令,管子前辈认为,直接征收人头税、土地税等税收,会引起臣民的不满,还容易被小吏们上下其手,上面征收一钱的税,底下百姓们就要交十钱的税,不利于朝廷发展。”

“所以,管子前辈直接实行官山海政令,盐铁专营,把盐和铁这种百姓日常生活的必需品统一由朝廷管理、出售。”

“自然,定价权也就是朝廷说了算。”

“朝廷缺钱时,只需提高盐价,就能获取大笔极为可观的收入。”

“盐乃是必需品,少了盐就不行。所以,即使加了价百姓也只能买,不买就没法生活。”

“这样做的好处是寓税于价,取之于无形。”

很多老百姓还没反应过来,就已经被盐税给割了韭菜。

偏偏不买还不行,于是就有了私盐。

官方盐价越高,私盐就越泛滥!

这才是历朝历代,都要严格打击私盐的主要原因,这私盐就是在抢朝廷的钱!

听完了王巨君的想法,姜华也认真的说道:“我本以为道友的改革是纯粹的推崇周礼,一板一眼的按照周礼来改制,如今看来,道友也是托古改制,并不是食古不化之人,是我之前小觑道友了。”

王巨君微微一笑,依然是那副恬淡、自信的模样。

官山海是管子的思想,青苗法是王安石的改革,王田是古时很多人的想法,平准均输是桑弘扬的想法。看到了历史就会发现,一切当代的政令化个妆洗个脸,都能在古代找到案例。

(本章完)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