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Ctrl+D )
当前位置:笔趣阁>都市言情>说你有钢铁意志,你来真的?> 213.第213章 您是大科学家!

213.第213章 您是大科学家!(2 / 2)

“小赵啊,你胆子也太大了,怎么能如此冒险去体验呢?”

王总师一脸不高兴的神情,然后说道:“这要是让顾校长和杨教授知道了,我都没好果子吃。”

赵默不好意思的笑了笑,赶紧请他坐下,又给他倒茶,之后才缓声解释道:“总师,消消气,我是什么人您还不放心吗?我做事最谨慎了,没有把握的事情我是坚决不会做的。所以,请您相信我,没问题的。”

王总师没好气道:“伱做事谨慎?你做事是谨慎,但你做事之前是不是忘记考虑你自己的影响了?你知不知道,你现在可不是普通人了?你是五道口上上下下都宝贝的科学家,大家都期待你在科学上做出更多更大的贡献来。而不是科学不搞,跑去当一个航天员!万一训练过程中发生点意外怎么办?”

“是,是我考虑不周了~”

赵默先是一怔,然后也意识到刚才在大庭广众之下体验前庭功能训练的确有些没注意影响,于是连忙承认错误道:“这次不应该当着那么多人面去训练。您放心,以后要去训练的话我单独申请。”

王总师:“……”

好家伙,我刚才说的是那个意思吗?

“还有以后?”

他提高了声音反问道。

赵默咳嗽一声,说道:“总师,其实我之所以想上天,主要是经过这段时间的思考,我认为未来的科学前景在外太空,地球这个环境有点束缚我们了,对我们研究这个世界有很大的误导。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一点浅见,不一定对,所以我就想着上去试试,亲自去观察对比下。”

王总师大为惊讶:“这……”

不得不说,赵默的这番解释让他吃惊,也很有触动。

他研究了一辈子的航空航天,在研究上来说属于应用科学,是“术”的领域,对“道”的领域的基础科学研究没那么深入,但他在基础科学上的认知也远远超出了一般的科学家。

但是,他并没有想过这方面的问题,是不是地球上和外太空的科学会不一样?

现在赵默如此说,让他不得不深思起来,考虑这方面的可能。因为赵默是做基础科学研究的,而且屡有成绩,赵默的话不得不认真对待。

而事实上,外太空的环境和地球上的确很不一样。

地球有重力、有大气层,外太空是真空环境,这些基本没有。

当然,在认知中,科学是普遍适用的,地球的科学也应该适用于外太空。

但这个认知是否正确呢?

没人知道,只能说基本适用,在某些条件前提下适用。

现在的科学相对于动辄以百亿年为时间单位、无数亿光年为距离单位的宇宙来说,还是太渺小了,渺小如尘埃。

以现在的人类科学去解释这个宇宙的一切,就好比坐井观天。

所以,赵默想上天的话,是因为这方面?

想到这些,他的神色顿时缓和了下来,缓缓说道:“即便如此,你也不用着急。过个五年十年,等条件成熟了,我们的空间站建成了,国家肯定会放开的。”

“您放心,我会注意的~”

赵默没有强求了,笑了笑说道,不过在心里还是说了句:“五年十年?黄菜都凉了~”

距离五年的时间,只剩下四年半了!

他要抓紧时间了!

晚上,回到家中的赵默,回顾了一下今天的收获,然后便继续自己的火箭发动机研究任务。

目前的发动机,都是化学燃料发动机,技术最成熟、应用最广泛,但要想靠化学燃料发动机走向星辰大海,明显是不现实的。

于是,其它类型的发动机应运而生,譬如核动力发动机、光子发动机、电动机等等。

电动机也就是电能加速工质,形成高速射流而产生推力的一种发动机,比较出名的有等离子发动机,这种目前已经在使用了。后来,我国也开始了使用,不过这玩意推力太小,所以只是用在了已经发射到外太空的航天器上用来做推力的,靠它来发射火箭目前是不可能的,做梦而已。

光子发动机也不太现实,正反物质湮灭产生大量光子流,反作用于火箭上,这种尽管理论上具有最高的效能和比冲,甚至可以让火箭速度无限接近于光速。但是,看到“反物质”这三个字也知道这玩意有多不靠谱了。

“2006年的时候倒是发射了一颗反物质卫星上天去探测外太空的反物质,也有能力去捕捉反物质,但捕捉到的反物质极其稀少,约等于没有。lhc原本也有造出反物质和研究反物质的目的,但刚实验一次就歇菜了,后面估计也是鸡肋一样的存在~”

赵默思考着这些,觉得杨教授反对建大型对撞机的意见的确是正确的。

lhc的重大发现也不过是找到了希格斯预研的希格斯粒子,剩下的发现都是聊胜于无罢了。

至于核动力发动机,赵默认为这将会是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人类探索星辰大海的重要工具。

人类运用核能很久了,目前基本上应用的都是核裂变。而核动力发动机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就开始研制了,但超高温度、超强辐射、超大重量等问题难以解决,所以一直没什么进展。

赵默心想:“可控核聚变是唯一的途径,但可控核聚变永远五十年,所以目前挑来挑去,暂时只能靠化学燃料?”

(本章完)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