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Ctrl+D )
当前位置:笔趣阁>都市言情>带着别墅穿八零> 第681章 三年一发展

第681章 三年一发展(2 / 2)

平日里农场有什么事情需要商量和决策的,褚国平也会发写信或者给他打电话,所以这些年农场的发展一直和梁振国紧密相连。

“您不知道吧?农场发展起来以后还发生一件挺有趣的现象,就是农场嫁娶上,这几年数据上看农场女性嫁到农场之外的不足五个,但是农场男性娶妻,从外地迁入农场的新媳妇儿一年比一年多。”

“褚国平还特地问过农场这边的媒婆,人家说,她给农场女孩子介绍对象,人家女孩的父母就一个要求,就要农场本地的,不嫁外地的,说是农场的日子好过,哪里舍得女儿远嫁,往外嫁的几个女生都是自己处的对象,自己在外面认识的,家里拦不住没法子才点了头。”

“别的县的女生父母都想尽法子找亲朋好友介绍咱农场的年轻小伙子,都想把女儿嫁到安田农场来。”

“就光去年一整年,从外边的各县嫁进来的新媳妇儿足足有三百多个,是这几年的数据高峰,火车站正式开通以后,有可能这个数值会继续往上涨。”

梁振国的喜悦倒不是因为农场多了这些年轻小媳妇儿,他高兴的原因在于,这个现象已经透露出了一个信息,那就是,年轻人心里已经开始倾向来安田农场寻求发展,周边城镇的百姓也十分看好安田农场未来的发展。

不管在什么时代,也不管是在哪里,年轻的劳动力都是一个十分难得的资源,人多了,人气旺了,这个地方才会更快的发展起来。

“安田农场三年前招揽人才还挺困难的,但是从去年开始,就陆陆续续有很多青年才干主动申请来了安田农场。”

“安田青少年宫办起来了,里面的老师各个优秀。”

“我们农场学校的老师也新增了非常多,都是从中专毕业出来的年轻人,教书育人十分负责。”

梁振国深知教育的重要性,所以他一直很注重农场孩子的教育问题。

农场小学以前的老教师都有一部分都调去了后勤岗,没有继续留在执教岗上了。

要知道这些老师年纪大了,甚至还有些连普通话都说不顺溜的,操着一口浓浓的安田方言。

苏天荣听了也高兴,“是好事,我也和你透个底儿,我打算把我在国外的工厂搬移一部分回来,打算搬到安田农场来,我那几个工厂可大了,到时候要招上万名员工,但有一个要求,哪怕是最普通岗位的员工,我的要求都得是小学毕业文凭。”

“上万名员工?”肖力和付明姝听完以后直接愣在那。

“一个工厂上万名,我是要一口气搬好几个工厂回来。”苏天荣挑挑眉。

苏家百年家业,当年在过年时蜀中巨富,如今在国外,苏天荣也是不容小觑的富豪。

他手里的产业有一部分是外人都知道的,还有一部分是大家都不知道的。

“一口气搬回这么多大工厂,出动我们整个农场待业青年都填不满那些空缺的岗位吧?”肖力咋舌。

“你们农场还有几年时间准备,我只是先给你们透个底儿,我有这个想法,等几年后我开始准备搬移的时候,农场要是还没有发展到满足我工厂需求的地步,那我势必要重新寻找另外一个合适的地方落厂。”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