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Ctrl+D )
当前位置:笔趣阁>历史军事>宋帆> 第二二三章 歪门的心思

第二二三章 歪门的心思(2 / 2)

“我看难!估计是他自己筹了一些银子囤集了三五百石的粮食,想让我给他卖个高价出去。”

“三五百石的粮食?那能赚多少钱?还值得要你亲自跑一趟?”

“不对吧?我记得你那表弟可是在宣州的参将负责……”

“哎——这可不能乱说,我那表弟也是读圣贤书之人。哈!不过话说回来,他要真那么做,倒也不失为一条发财的捷径。”

“什么读圣贤书的,哈,你那表弟我也有所耳闻,圣贤书读没读我是不知,可嗜武好斗却是在当地有些名头……以在下看来,凭他的性子,再加上宫中的关系,此刻怕是已经放胆去干了。”

曹齐手敲桌子,若有所思。他知道两人所说的意思。

若说现下市面上已无粮可收,却也不尽然。每逢灾年朝庭赈灾,这赈灾之粮都会像唐僧肉被众多的妖魔鬼怪惦记着。即便是赈灾之粮非常紧张的年份里,都会有人克扣挪用,赚取私利。而今年由于神工集团的以工代赈的策略,朝庭调拨过来的粮食颇显富足,在这样的情况下,若是没有人打这些粮食的主意,才是奇怪。

曹齐的表弟名叫苏成,虽然出身书香门弟,却自幼好勇斗狠,这文路自是走不通的。不过去年之时方腊叛乱,他却组织了一批所谓的乡勇,随着刘延庆大军南征方腊,据说还立了几个小功。今年江南官场的大调整之中,他便凭了这几个小功以及京中的关系谋取了一个宣州参将的职业,虽然是武职,却也算是走上了仕途。

而宣州恰恰是此次赈灾之粮的一个集散之地,通过水路运来的粮食,便是在这儿改为陆路,分发至翕州、衢州之地的各州县。这各路赈粮的押送,便是由宣州厢军负责,苏成自是参与其中的“高层”将领之一。

苏成既然是负责押送赈粮的将领,若想在这些粮食之上做些文章,是轻而易举的。曹齐当然会想到这点,可这种事情是不便拿到桌面上来说的,故而他沉思片刻之后才道:“有些事情我也说不准,不过只要有粮可收,咱们自是不能放过。到了那边之后,我会看情况决定的。”

曹齐嘴上如此说着,心中却打定了主意,见到自己表弟之时,不妨在他的耳边吹吹风,毕竟这种无本的生意,利润大得让人难以想象。

三人又讨论了一会与神工集团争购粮食的具体细节。时间到了将近子夜,三人自也懒得回去,他们又要了三间雅致的卧房,叫了六个陪睡的姑娘,在这玉露坊折腾了一夜。

清晨的时候,雨已经停了,冰冷的晨雾弥漫在城市上空,大街小巷之几无行人,偶有几个窜巷卖早点的,也鲜会有人光顾。

杭州、苏州等大的城市,冬雨初歇的清晨大抵如此,然而江南众多遭受兵灾的地方却是另一番的情景。

宁阳县,地处宣州之南,宣和二年十一月方腊义军攻下翕州之后,挥军北上第一个打下的重镇便是这儿。直到第二年的三月,西军刘延庆部才收复了宁阳县。而此时正值春耕之际,连番的战争误了农时,宁阳一带的庄稼,今年秋天几乎是颗粒无收,时至冬日,这儿自然也就成了需要朝庭救济的重灾区。

宁阳县城之南的一家大院,这户人家已在方腊之乱中被屠殆尽,院子如今被官府收缴充公,当作了临时救济灾民的一个站点。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