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Ctrl+D )
当前位置:笔趣阁>都市言情>房穿明末,开局后门通北美> 363.第359章 衡阳王氏,仕崋心动

363.第359章 衡阳王氏,仕崋心动(2 / 2)

王朝聘淡淡道:“新朝建立必然会开启科举,三弟又何须大惊小怪?”

王家聘笑道,“大哥这话说得可不全对,新朝今秋开科举和几年后乃至十几年后在开科举,对我王家子弟意义可不一样。”

“怎么,你确定让云修那孩子参加今秋乡试了?”

“当然,难道大哥不准备让介之他们参加此次乡试吗?”

听两位长辈讨论到这里,王夫之兄弟三人都紧张起来。

说起来,王家祖上为大明开国中级将领,世袭衡州卫指挥佥事。虽然他这一脉与主脉关系已远,从好几代前就改习文事,已经得不到多少祖上遗泽,但宗族多少算是世受国恩。

所以,在崋军进入湖南之初,王朝聘听到一些关于崋军不好的传闻,认为崋军与李张罗等流寇军差不多,是准备安排家小隐居避世,让兄弟三人协助大明官府抵抗崋军的。

结果崋军所过之处,明军皆望风而降,甚至有知县等大明官吏主动献城投降,一些地方甚至传檄而定。

王朝聘便是有心让王夫之三兄弟协助明军,也找不到机会。

等到崋军来到衡阳,王朝聘才知道崋军与官府谣传的完全不同。

其纪律严明、与百姓秋毫无犯,接掌衡阳后,甚至派出军队迅速剿灭了地方上为患多年的一些山贼水匪。

需知,衡阳地处湖广南边,山陵众多,即便太平年节也多出贼匪。如今天下大乱,占山为王、临水结寨的贼匪就更多了,百姓不胜其扰,可偏偏大明官军剿灭不了。

崋军一来就轻松剿灭干净,便连城中游手好闲的地痞流氓、仗势欺人的浪荡子,都被崋军抓去做苦役,修路修渠,竟令衡阳成内外较以前十余年都要安全、平靖。

这让王朝聘和王家三兄弟都惊讶不已。

由此,王朝聘再也不提为大明尽忠、抵御崋军之事。

显然,王朝聘是某种程度上认可了大崋对衡阳的统治,但王朝聘是否允许王夫之三人仕崋,这事三人却是问都不敢问的。

因此,三兄弟一直都不确定王朝聘对仕崋之事的态度。

听到王家聘的问题,王朝聘一时沉默。

他苍老的脸看似神色平静,其实心中却在挣扎。

大明于王家有恩德是真——王家主脉世袭衡州卫指挥佥事之职不提,便是他们这一脉,三代人几乎都是大明的生员,都曾受大明对生员的税赋优免之惠。

只不过,他家三代也都未曾出过一位大明官员,只能算大明之民,称不上朱明之臣。

近几十年,大明江河日下,宛如腐朽的房屋,倾塌在即,难以挽救。这种情况下,崋军这种真正义军的出现,可以说是顺天应民。

所谓“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

既然刘崋替代朱明改朝换代是顺天应民,那他王家子弟仕崋,在一展所学及抱负的同时,造福一方百姓,又有什么不对呢?

道理王朝聘都能想到,但他终究是对大明有感情的,如今大明又没彻底灭亡,他一时真难以做出让三个儿子仕崋的决定。

王家聘似乎看出了王朝聘心中的纠结,此时又笑问:“若大哥真不想让介之他们仕崋,又何必让他们继续练习科举制艺呢?教授他们一些别的学问,难道不更符合大哥心意吗?”

这一问无疑直指王朝聘本心。

他叹了口气,闭上眼道:“说吧,你此番应不只是带来新朝开启今秋乡试这个简单的消息吧?”

“大哥真是越老越精。”王家聘说笑了句,便笑道,“根据府学那边传出的消息,新朝不仅将乡试首场改到了八月二十一,而且此番大崋治下七省皆用礼部考题。”

“什么?!”王朝聘听到这里,一双老眼不禁猛然睁开,露出惊诧之色,“七省同考题?这大崋该不会想七省生员同榜排名吧?此事之忌讳,南京那位不知道,难道钱牧斋也不知?”

“大哥别急。”王家聘见王朝聘这样子,更加确定其有心令王家子弟仕崋,笑着道:“虽是七省同一考题,但各省皆单独评卷、列榜。

另外,此番乡试内容也有些改动,如第一场,四书只考原著,不再考注疏···”

当即,王家聘将城内府学宣传的乡试改革内容,都一一向王朝聘道明了。

等王家聘将乡试第四场相关内容也讲完,在底下听了满耳朵的王夫之不禁想:看来这位大崋开国皇帝也是个务实之人,否则不会删减对儒学经典注疏的考查,而加重对实务的考核。

与此同时,他也对这场乡试更加期待了。

他想,父亲既让三叔讲此番乡试改革之详情,应是准备让他们参加的吧?

可若父亲只是好奇,并不准备让他们参考呢?

一时间,王夫之心中忐忑。

第二更。

晚安~

(本章完)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