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Ctrl+D )
当前位置:笔趣阁>都市言情>房穿明末,开局后门通北美> 第504章 收支差距,手握大招

第504章 收支差距,手握大招(1 / 2)

“今年我大崋官营资产中盈利最多的,是南京纺织厂、苏州织造厂、杭州织造厂、成都蜀锦织造局等一批织造产业。”

“各官营织造单位通过海贸、内销等途径,从去年十二月初一至今年十二月初一,共计盈利1355万4688元!”

“盈利次之的,是汝阳玻璃厂、南京玻璃厂、江西景德镇瓷器厂等一批陶瓷、玻璃制造单位,今年总计盈利1109万8760元!”

“再次之的,是大崋日用化工品制造公司、南京造纸厂、铅山造纸厂等一批粗化工业单位,今年总计盈利928万5663元!”

“又次之的,是舞阳钢铁厂、马鞍山钢铁厂等一批以金属冶炼为主的几处重工业单位,今年总计盈利850万3256元!”

“然后是南京兵工厂、南京枪械厂、汝阳兵工厂等一批军工单位···”

随着钱运生的汇报。

今年大崋各类官营产业的盈利都为众臣所知晓。

不出意外,盈利最多的仍是以丝绸、瓷器为主的一批传统产业。

大崋立国不过两三年,化工业才着手发展,重工业更是刚开始打基础。

很多官营产业实际仍是手工作坊,至多是扩大些规模,并加入流水线作业、合理提高工人待遇、计件提成等科学的生产、管理方法。

产能即便扩大,也比较有限。

纺织业、陶瓷业却是继承自前明。

神州大地的丝绸、瓷器,从汉唐开始便为海外诸国所钟爱。

到了宋元明三朝,丝绸、瓷器更是成为了海外贸易的硬通货,在欧洲供不应求。

大航海开始后,欧洲殖民者更是从美洲运来一船又一船的白银,向大明换取丝绸、棉布、瓷器等货物,在南洋换取香料等货物,带回欧洲贩卖,以赚取暴利。

再加上神州内部也有近两亿人口,对丝绸、棉布、瓷器等同样有着足够大的需求。

纺织、陶瓷以及新兴的玻璃产业的年盈利,自然就成为了众多官营产业中的前几名。

至于大崋的日用化工品及造纸业的盈利,同样无人感觉意外。

纸张亦属于神州大地销往海外的拳头产品。

在海外销量及受欢迎的程度,仅次于丝绸、瓷器、香料等紧俏且暴利的货物。

至于大崋的化工品,虽然刚发展出来,目前仅有肥皂、香皂、卫生纸、火柴等几样产品。

却在过去一两年火爆整个大崋国内市场,乃至远销周边诸国及欧洲。

并且肥皂、香皂,都能获取很高的利润。

相关产业能够赚到许多钱,也就不希奇了。

倒是一众军工厂的盈利似乎有些低了。

不过,大崋各类军工厂目前生产的武器装备只内销给大崋军队,利润微薄。

所以,哪怕各军工厂一年生产了不少武器装备,但盈利却不多,在官营产业中排名很靠后···

过了好一会儿。

钱运生才汇报完大崋的各类官营产业年盈利数额。

至于更细致的数据,是在太多,他没法儿当面汇报。

相关文册、账簿等,都已经呈上去,刘升若想查什么,很容易就能看到。

汇报到最后,钱运生歇了口气儿,才道:“综上,我大崋各官营产业今年共计盈利5112万3225元!”

虽有所预料,可真从钱运生口中听到这个惊人的数据,不少与会臣工仍露出震撼之色。

官营资产一年竟获利五千一百多万!

几乎都要追赶上总税收了!

若非是前面听钱运生报出()

一项项盈利数据,甚至曾亲身查看了某些产业的账目,他们怕是无论如何也不敢相信。

然而这就是事实!

朝廷通过官营资产获利几千万两银子,可谓开历史之先河!

在殿内财务部众臣兴奋之时,刘升却是暗自算着帐。

今年常备军、水师、警备军、民勇军费合计有七千五百多万元。

至于亲卫军军费,虽然高达两千万元,却有大崋皇室分担四分之一,朝廷只需出一千五百万元。

所以,今年朝廷实际开支的总军费是九千万元多点。

根据之前吏部与光禄寺(大崋光禄寺负责给官吏发工资)进行的年度汇报,今年大崋在官吏薪俸上的开支为800多万元。

这笔钱并不算少。

据刘升所知,后世有了养廉银且官吏比明朝多不少的带清,一年文武官员俸禄支出加在一起才四五百万两银子。

大崋这边将领的俸禄是计算在军费中的。

官吏俸禄实际只包括文官、吏员及巡警的俸禄。

因为吏员、巡警人数太多,才让这比开支高达八百多万元。

除此外,大崋今年的第三大开支是修铁路、官道等基础交通设施,以及修挖河道沟渠等基础水利设施。

因为大崋虽未全面取消徭役,却是给了民夫不低的补贴,部分工程甚至就是雇佣民夫干活,民夫的伙食也都有保证。

再加工程物料上的花费,一年总开支自然不少。

总计近一千万元。

随后是朝廷及地方官府各方面的公费花销。

数目不算多,也不算少,总共开支了五百多万元。

至于教育方面的花费。

因为三年义务教育目前只在应天府、顺天府等少数地方试行,花销倒是不多。

至于其他地方对传统教育方面的经费投入就更少了。

两者加在一起,也不过一百多万元的样子。

还剩下些其他方面的开支,却都不足百万元,全部项目加起来也就三百多万元。

这么一算。

大崋一年的总开支,大约为一亿两千万元。

而今年税收、官营资产收入加在一起,则是将近一亿一千万元。

对比今年的总开支,差了大概一千万元。

接下来,就看抄剿罚没方面的收入够不够多了。

钱运生又换了一份文册。

“我大崋今年的抄剿罚没收入主要有三类。”

“一是今年春灭伪顺,抄剿的伪顺公私财产。”

“以及今年今年秋灭残明小朝廷,抄剿的残明公私财产。”

“还有剿灭这些地方贼匪所抄剿的财产。总计获得889万8545元!”

听到这个数据,刘升神色平静。

他知道,今年抄剿收入能有这么多,云南沐氏做了大贡献。

别的不说,单是黔国公府那一笔罚没款项便有三百万两白银。

沐氏被大崋没收的不动产加起来,价值更是高达千万两。

只不过十二月初地方上报财务时,距离大崋拿下云南只过去一个多月,国贸司估计只发卖了沐氏的一小部分不动产,所得不多。

除了沐氏,崋军在接收云南的过程中,还抄剿一些土司、贼匪、劣绅土豪的财产,加起来同样数目不小。

反倒是灭顺之战抄剿所得很少。

李自成把绝大部分金银财宝都带走了。

大崋接掌陕西后获得的不动产虽多,但有价值的却不多,能在今年发卖获利的就更少了。

()

至于陕西的劣绅土豪早就让顺军打没了,便是一些名声尚可的士绅,若不愿投顺,也都被抄没家产。

崋军接手陕西时,便是想找劣绅土豪打,都找不到。

“其二,是抄剿罚没民间不发商人等犯罪分子的财产。”

“因今年朝廷大力打击私钱商人,在这方面抄剿也不少。总计有612万3246元。”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