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Ctrl+D )
当前位置:笔趣阁>都市言情>房穿明末,开局后门通北美> 第159章 奇袭襄阳!两手准备

第159章 奇袭襄阳!两手准备(2 / 2)

只要多交钱贿赂,根本不会仔细搜查船只。

甚至连公然贩卖违禁商品的商船,都可以靠着贿赂肆意航行。

就这样,义军伪装成多个商船队,由唐白河进入汉水后,向东南轻易过了襄阳附近的江面。

刘升这么做其实只是为了以防万一。

实际上襄阳城在樊城关对面,汉水在这里拐了个大弯儿,又因唐白河汇入,冲击出了一个半月形的洲岛(鱼梁洲)。

义军船队入汉水后,走的是东边,离襄阳城最近时直线距离也有十几里。

若是襄阳守军知道北边可能出现敌人,有意防范的情况下,应该会在江边设立观察哨乃至烽火台。

然而并没有。

乍看不可思议,细想却理所当然。

因为湖广官军大部分也都掉入四川围剿张献忠、罗汝才等流寇了。

且此时在襄阳守军的认知中,至多知道李自成在河洛、汝宁府出了个“刘贼”、张献忠等流寇主力在四川。

兵力不足,又不知道被敌人盯上了,自然没什么防备。

所以,义军就这样伪装成商船队悄然过了襄阳东边的江面,在下游后世的余家湖一带渡过汉水。

随后刘升也没打出“豫楚兴华大元帅”的旗帜,而是伪装成官军。

后续路程中并无明军驻守的关隘,刘升这么做,主要是为了误导一路上的百姓,避免多有管闲事的向襄阳那边通风报信。

以百姓的见识,崋部义军超高的披甲率以及较为严整的行军队伍,便是官军的最好证明。

并且还是一支纪律严明的官军。

因为义军他不像其他官军那样劫掠沿途村落。

不过,再纪律严明的官军,百姓们也是不敢靠近观望的。

于是义军就这样大摇大摆地绕过了扁山南段,过了尹集。

刘升原本是想在官道(后世卧龙路)两边山中寻个山谷,扎营暂且隐蔽的。

却不想居然在扁山与虎头山之间,寻着一个匪寨。

这里离襄阳城不过十几里地,居然有个不小的匪寨,也是稀奇。

但想想这是明末,刘升又释然了。

明末可不止河南土寇四起,其他地方贼匪同样猖獗。

真的是匪如发,剿之不尽!

义军不客气地占据了这个位置相当不错的山寨,将里面的贼匪或抓或杀,没放跑一个。

攻占这个山寨的当天晚上,马金水就带着三名讯风营谍探过来见他。

这三人都是提早潜入襄阳城中探查明军守备虚实的。

“参见大帅!”

刘升点点头,便直问:“襄阳城中如今有多少兵马?防备如何?”

三人中为首的一个抱拳道:“大概有营兵三千余,乡兵两千多。

大多数营兵应该都是新募不久,战斗力甚至不如乡兵。

至于城防,并不严密,甚至可以说松弛得很。

城门每日都会照常开放,百姓进城要交门税,并不会搜身。

只有用担子、车辆等装了货物的,才需要接受盘查。但若能贿赂守门卒,盘查便只做个样子。”

听见这话,刘升露出笑容,对奇袭襄阳的事算是心里有底了。

次日,他先将骁骑营撒出去当探马。

然后便让胜捷营伪装成商旅、行人等,尝试潜入襄阳城。

他这是在做两手准备。

明末,一个绕不开的名将就是李定国。

而李定国早期成名战,就是伪装成官军信差,以二十几骑潜入襄阳城中,为内应配合张献忠部主力攻破了襄阳。

因为喜欢看明末小说,刘升恰好记得这个事。

所以,他就想看看,能不能学李定国截杀官军信差。

若能伪装成信差,便可让十几二十人携带兵器、盔甲、马匹进城。

不像胜捷营亲卫,除了带上两个伪装好的手榴弹,只能赤手空拳地进城。

便是进城后买兵刃,也得小心,且至多买短刀。

长兵刃即便大明官府不禁止买卖,买了后也会招惹怀疑。

况且胜捷营亲卫可不是潜入一二十人,而是尽可能的多潜入。若是上百人都买兵刃,遭到怀疑的可能就更大了。

一般来讲,至多只有作为前锋的几十人购买兵刃。

这种情况下,若能多出十几精骑,内应攻城便更加容易。

当然,若城内情况不利于义军,刘升也允许胜捷营亲卫们通过放火的方式制造内乱,以此为义军攻破襄阳创造机会。

···

襄阳府,南漳县境内。

一座上千人的村寨在夜色里化作一片火光。

火光边缘男子的痛嚎、女子的惨叫此起彼伏,交织一片。

张定国皱着眉头看了那边一眼,却没说什么。

他带着几个亲随,经过好几道盘查,才进入张献忠的中军大帐。

张献忠并非是防备他这个养子,而是习惯于防范所有人,尤其是手下带兵将领。

中军大帐颇大,分前后两部分。

张定国进来后,并没有瞧见张献忠人,却听见后帐传来女人断断续续的哭叫声。

他了解张献忠习惯,便耐心等待着。

不多时,女人的哭声终于停了。

张献忠这才披着袍子、敞着胸怀走出来。

(本章完)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