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Ctrl+D )
当前位置:笔趣阁>都市言情>房穿明末,开局后门通北美> 第160章 张献忠遣李定国,义军攻襄阳

第160章 张献忠遣李定国,义军攻襄阳(2 / 2)

如果义军攻城,这些营兵绝对发挥不了几分战斗力。

得知此消息,刘升觉得攻城时机已然成熟。

若是拖得久了,在攻破襄阳前就遇上张献忠,那就不美了。

于是决定攻城。

二月初一凌晨。

天光微亮,义军便匆匆吃了早饭,出山寨前往襄阳城。

因亲卫军、常备军都训练得不错,两个多小时便走了十几里,到了襄阳城西门外。

襄阳城北依汉水,南依岘山。

明代对面还有个樊城关(关城)。

在军事上属于绝对的险要之地,最是易守难攻。

刘升到了西城门外,用望远镜一看,更觉襄阳高大坚险。

其西城墙长三里有余,墙高约两丈半,城门楼更是高达三四丈!

每面都有垛堞一千余,有四道城门,两道水门。

护城河竟宽达百米,与汉水沟通,是真正的河!

城门外有月城,呈半月形,墙高一丈半。

以木制吊桥与护城河石桥相连接,拉起吊桥便可挟制桥头。

月城之内又有瓮城。

所以想要攻入襄阳,起码得攻破三道城门!

看清襄阳城模样后,刘升直皱眉。

麾下一众将官也直犯嘀咕。

沈万登作为骁骑营指挥,此时就骑马待在刘升左近。

他也打量了会儿襄阳城,便靠近来,低声道:“大帅,这襄阳城如此高大坚险,即便有内应,俺们怕是也难以攻破啊。”

刘升看了沈万登一眼,平静地道:“放心,襄阳城之高大虽然有点出乎我意料,但我也是专门做了些准备的,足以破城。

你将骁骑营多散出去一些当探马,注意好西面、南面,探查至十里之外,一旦有什么情况,立即来汇报。”

“是!”

沈万登应了声,当即去指派骁骑营负责探查战场周边的任务。

刘升这边则让亲卫军炮哨将二十门陆军炮都摆开,准备先打掉城墙上的明军大炮···

襄阳城头。

听闻有数千疑似“叛军”的敌人到来,知府王承曾、监军佥事张克俭、镇守参将刘光先,都来西城头观望形势。

三人中以张克俭为主。

一则,他职位最高,为湖广按察使司佥事,监郧阳、襄阳诸军事。

二则,其为杨嗣昌亲近党羽,能力颇强,负责镇守襄阳、调度钱粮等物资,多为杨嗣昌倚重。

瞧见敌人摆出了二十门大炮,几人都微微色变。

虽然隔着两里多,但几人还是能勉强看出一些东西。

刘光先忍不住道:“这般粗长,该不会是红夷大炮吧?”

王承曾嗤笑,“即便真是哪部叛军,也不可能弄来这么多红夷大炮。

况且红夷大炮乃铁铸,色黑,哪里会像这般银光闪闪?我看多半是用来吓唬人的。”

张克俭紧皱着眉头没说话。

但他并不认为敌人会弄二十门假炮来吓唬人——如是野外对阵,假炮吓唬还可能有用,但攻城用假炮如何能唬得了人?

更别说是攻打襄阳这样的坚城。

想了想,他道:“不管是真炮假炮,咱们都坚守不出就是了。敌人徒劳无功,自会退走。”

王承曾听了不满,“这伙贼人若是退走,必然会劫掠襄阳府各地集镇村寨,百姓何辜?

他们才区区数千人,待其攻城无功撤退时,只需刘参将领营兵出城追击,必可大溃之!”

听到这近乎军事白痴的话,张克俭恨不得给王承曾一个大比兜。

他瞪着王承曾道:“襄阳乃军资转运重地、督师衙邸所在,若是守军被敌人诱骗出城击败,导致襄阳失守,你来担责?!”

“我···”

王承曾还想再说什么,便被一连串的炮响打断了。

只见他认定是假炮的二十门泛着这银色光辉大炮,轰出一颗颗石弹,砸在了襄阳城墙上!

王承曾一时张大了嘴巴,满脸的不可思议。

这伙贼人竟然真有二十门红夷大炮!

张克俭、刘光先虽然没认定是假炮,可此时确定敌人真拉来了二十门红夷大炮,也都是一脸震惊。

回过神后,张克俭便下令道:“紧守襄阳,没有本监军命令,任何人不得出城!”

襄阳城虽然高大,可城楼并没有红夷大炮。

倒是每面城墙有八门大将军炮。

桥头月城上也有两门。

但城头的大将军炮根本打不着义军的陆军炮。

于是,义军以十门陆军炮压制襄阳城头火炮,以十门陆军炮集火月城。

月城不大,墙头明军被十门陆军炮的开弹打得根本抬不起头!

赫连岳亲自带着第五团第一营趁机突进。

竟于两轮炮中,就在月城门前架起了飞桥,带着两三百义军直抵月城门下!

第二更。

晚安~

(本章完)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