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Ctrl+D )
当前位置:笔趣阁>都市言情>房穿明末,开局后门通北美> 第184章 土人为用,预备分田

第184章 土人为用,预备分田(2 / 2)

时间一长,周边的土人都将成为崋部的打工人,再也离不开崋部。

到那时候,各土人部落是否归顺崋部,就由不得那些部落酋长了。

将由刘升一言而决。

阿勒泰联盟通过大比武选出30名勇士后,刘升便与扎熊等七位长老约定好,七个部落都得在60个日升日落前,离开后世的萨克拉门托一带。

新洛河的上游森林更加茂密,猎物也更多。

土人却因为生产力、狩猎范围上限、寿命等因素,限制了部落的壮大,所以并没有繁衍出太多人口,去更上游的地方渔猎。

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便是更上游的地方更难获取盐。

所以,阿勒泰联盟得知今后可以用兽皮等物资跟崋部交易咸鱼等货物后,便都高兴地拍着胸脯,保证会尽快迁徙离开。

崋部目前对占据更多地盘倒也不怎么着急,刘升便也没催逼得太狠。

登船离开时,刘升看着新洛河两岸的风景,问旁边的李定国,“鸿远(李定国字)觉得我此番对土人之事处置得如何?”

“甚好。”李定国先言简意赅地回答了句,“既慑服了土人,又不失仁义,还能招土人勇士为崋部所用——末将反正是想不到更好的处置了。”

刘升笑起来,“真没想到鸿远还挺会奉承人啊。”

“末将说的都是真心话。”

“哈哈哈···”

···

解决了阿勒泰联盟,刘升接下来先是用三日时间,先后巡视了华初、华左、华西、煤场、河边、河西六大营地的各项生产工作,以及匠作营和几大俘虏营的情况。

去年秋季崋部收获了红薯和以大豆为主的各种豆类后,田地里种植的主要是冬小麦和土豆。

冬小麦要到夏季才能收获。

土豆却恰好到了收获的季节。

刘升用后世良种种植的二百亩土豆获得了类似去年红薯一样的大丰收,亩产一千余斤!

另有一千亩种植土人土豆种的,平均亩产也达到了五百多斤!

土豆的高产,让百姓们干起农活儿来都分外有劲儿——因为生活有了更好的盼头。

这一千多亩土豆收货后,会种下豌豆。

因为豌豆四季都可种植,既可以当杂粮,又可以当蔬菜,还可以大牲口的草料,最重要的是固氮效果比大豆更强。

具体的农事,已经不用刘升多操心,他巡察时注意的主要是各营地百姓的状态。

虽然整体而言,各大营地百姓的生活、生产状态都很好,比外面大明统治下达百姓生活状态更是强多了。

不过,刘升还是敏锐地发现,那些迁徙过来比较早的百姓,生产积极性比最初来的几个月明显差了点。

这种情况在华初、河边两大营地最为明显。

于是刘升决定,先在华初、河边两大营地试验“分田”、“设乡镇”两大政策。

在行政事务上,刘升并没有直接发布命令。

他心中虽然已经有了大方向的决断,但为了稳妥起见,还是将华初、河边两大营地的总管及大管事都叫来开了个会。

各大营地目前真正属于管理者的,从上到下也就三级:总管、大管事、管事。

至于其他什么生产队长、大队长,只是协助管理,日常仍旧以生产劳动为主。

刘升想要落实一项政策,至少要让管理层大多数人理解并支持该政策,才能更好的落实。

若管理层不真心去做,便会误导基层的大小生产队长以及普通百姓,让政策在落实过程中直接变了样。

所以,这个会议的召开是很有必要的。

好在崋部各大营地的管理层依旧比较淳朴,刘升权威又极高。

他们之前也积极向刘升反映了一些老移民要求尽快分田地的诉求,如今得知刘升准备先在华初、河边两大营地落实该政策,都纷纷表示支持。

然后就是讨论一些具体问题,提一些具体实施的建议···

散会后,柳大川回到了家中。

妻子陶春兰正在奶孩子,但还是先将孩子放到摇篮里,弄了盆热水让柳大川洗脸、洗手。

“会开完了?”

“开完了。”柳大川洗完,又用毛巾擦干了手,才去抱儿子。

跟随刘升这么久,他很明白日常卫生的重要性,家里又有孩子,他就更注重了。

陶春兰看柳大川逗弄儿子,在一旁露出幸福的笑容——她容貌较好,因在哺乳期,身材有些丰腴,看着虽比不上大户家的夫人、小姐,可在农妇中绝对是第一等的容貌。

最重要的是人很贤惠,不然去年柳大川也不会看上她并娶进门来。

过会儿,陶春兰将孩子接过来,问:“大帅可是真的要分田了?俺们家能分多少?”

第二更。

晚安~

(本章完)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