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Ctrl+D )
当前位置:笔趣阁>都市言情>房穿明末,开局后门通北美> 第210章 诉苦谈心,俺要加入崋部!

第210章 诉苦谈心,俺要加入崋部!(1 / 2)

第210章 诉苦+谈心,俺要加入崋部!

陈恒拍了拍于红鱼肩膀,道:“你娘在天之灵,肯定不忍见你哭得如此伤心。俺想他老人家最希望见到的,是你把日子过好。”

于红鱼哭了会儿,也算是将情绪发泄出来,闻言点了点头,继续讲起了他的经历。

“俺娘去了后,俺一个人靠着打渔、种田,偶尔到山里弄点猎物,倒也勉强过得下去。

饿不死,吃不饱,也攒不到钱娶媳妇。

后来有人说闯王要来了,还说闯王来了不纳粮——纳不纳粮俺不在乎,俺就想着能不能不交渔税,再把欺负俺的渔霸给灭了。

没多久一股贼匪就袭击了俺们村,不仅把岳老爷全家给杀了,女的都给那个了,普通百姓也有不少遭了殃。

然后俺就被这伙儿贼匪裹挟着入了闯王的队伍,因为打内乡立了点功,才被提拔为小队长。

再然后就是打邓州,两天没打下来,又过两天,俺们就被拉来跟刘大帅打。

闯王是不是好人俺不知道,但打仗肯定不如刘大帅厉害,所以俺们才成了刘大帅的俘虏。”

听于红鱼讲完,陈恒微微一笑,向众人问:“大伙有多少经历跟于队长类似的,请举手。”

“俺!”

“俺经历跟于大队长差不多!”

“···”

一时间,竟有百多人举手!

陈恒示意众人放下手,道:“俺曾听大帅讲过,俺们为啥日子过得不如上一两辈人?

主要是因为大明皇帝和朝中大臣昏庸无能,地方上又是贪官污吏横行,还有些黑了心肝的劣绅、地主、奸商欺压俺们。

所以,不论是俺们崋部,还是李闯等义军,起兵反抗暴明都是对的。

当年明太祖朱重八也是过不下去,才加入红巾军,推翻了暴元的统治。

如今他老朱家把天下治理得让俺们也过不下去,俺们加入义军推翻朱明江山,是合情合理!”

陈恒这番话让不少俘虏点头。

大明两百多年统治下,不仅百姓识字率较高,儒家的三纲五常等思想也在读书人的推广下,对基层百姓有了相当深的影响。

稍微大点的村子,便至少有一个读书人。

文风昌盛的地方甚至平均每个村子一个秀才!

所以,很多百姓即便大字识不得几个,却也对三纲五常有点了解,知道忠义廉耻。

这其中的忠,往往被读书人解读为对皇帝的忠、对主家的忠。

不能完全否定这种思想,但它无疑会让参加义军的百姓心中有那么点负担,甚至产生自卑、负罪心理。

如今听了陈恒的话,很多人心里那点负罪心理便没了,甚至认识到,起兵推翻朱明残暴统治是件正义的事!

陈恒比较敏锐,明显感觉到俘虏们精神状态有了正面的变化。

‘才开了个头,就有如此效果,大帅传授的诉苦之法果然好用!’

心里暗赞了声,陈恒继续说起来。

“除大明朝廷、官府的问题,第二个就是这些年天灾确实越来越多,越来越严重。

这点相信年龄稍微大的人都有感受——别处不说,就说河南,旱灾已连续出现几年了?”

天灾频繁之事引起了俘虏们更大的共鸣。

“得有五六年了吧?”

“嗯~不止,七八年都有!”

“俺感觉,从崇祯皇帝继位,俺们这儿年景就没好过···”

陈恒道:“刮风下雨还是出太阳,是老天爷的事,俺们没法管,皇帝也没法管。

可老天爷不给活路,俺们总不能等死。别的天灾且不说,像河南总干旱,该咋办?

大帅说了,一是要疏通河道、沟渠,因为这样,才能更好的把河水引来浇灌天地。

二是要多挖水井,多建堰塘水库。这样在有雨水时才能多寄存水,存了足够多的水,才能对抗旱灾。”

俘虏几乎都是农民出身,陈恒讲的道理又浅显,众人一听就明白,纷纷点头。

陈恒接着道:“可大明皇帝昏庸,官吏忙着争权夺利、压榨百姓,修渠这类正经事根本没几个人去干,所以俺们才抗不过旱灾!

俺们崋部起义就是要推翻暴明,把那皇帝和那些不干正事儿的官吏都给换掉!

闯军虽与俺们崋部一样是义军,可他们干这些事儿了吗?

没有!他们不仅没干这些能让百姓过好日子的正事,甚至引诱贼匪毁村灭寨,裹挟百姓加入他们,好壮大他们的队伍!

也不想想,大家都加入了闯军,不种田了,来年地里哪会长出粮食?

一年两年,大家可以靠抢大户吃饱饭;三年四年呢,等大户被杀完了,存粮也被吃完了,大家该咋办?!”

这番道理稍微复杂点,但陈恒依旧讲得浅显易懂,因此俘虏们再次听得连连点头。

尤其是有亲友因闯王队伍到来而死的俘虏,更是露出愤恨之色。

甚至有人大声道:“都说闯王好,可要俺说,闯王那些贼匪、流寇没啥区别,就是手底下人多!”

这话又引起了不少人赞同。

陈恒知道,他这次做思想工作,不说搞得俘虏们仇恨李自成吧,起码也要让俘虏们知道,李闯的路子错了,跟着李自成没前途。

崋部道路才是正确的,跟着崋部才有光明的未来。

他抓住时机,指向说话的俘虏,“这位兄弟叫什么?可愿上来讲讲?”

说话的汉子也不怵,起身道:“俺叫牛大成。”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