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Ctrl+D )
当前位置:笔趣阁>都市言情>房穿明末,开局后门通北美> 307.第305章 传檄(四)

307.第305章 传檄(四)(2 / 2)

至于卢光祖,以前在左良玉麾下权势最大,如今却最惨,只有营级待遇。

金声桓虽不知刘升为何看中梅春,却不妨碍他结好梅春。

眼见就要出了内城,金声桓打马靠近梅春,笑着问:“今日难得放半天假,一会儿完成了课业,梅老弟可有兴趣到天香楼吃顿饭、喝两杯?”

梅春摇头,“没兴趣。”

“那梅老弟有何打算?”

“回营看书。”

金声桓微恼,没想到这个梅春如此不近人情,还有点装——大家都是降崋的明将,装啥呢?

但他面上仍是一派和煦微笑,换个话题道:“听说降兵大多数都会编为警备军,很可能会接替长江水师,负责南京外城防务。

我们这些人若是通过考试,将职多半也会落在警备军中。对此,梅老弟有何想法?”

梅春平静道:“即降了崋,自然是食君之禄、忠君之事。”

金声桓听了嘴角微抽,随即装模作样点头,“梅老弟说的是。”

然后这天就聊不下去了。

出了内城,四人都稍稍提升马速,很快到了警备军军营——他们是奉命来完成课业的。

在将官进修班学习不仅有各种理论课,还有不少实践课。

比如说列队演练、沟壕演练、步炮协同,等等。

如今南京城的原明军俘虏被分在两处编练,一处是城西北的原京营驻地,另一处便是城南的原大校场,如今的警备军营地。

金声桓到了警备军营地后,先拜见了留守营地的警备军旅长贺锦。

贺锦也才上任没多少天——他在将官进修班学习一个月,首次考试便以不错的成绩通过。

又因是合肥革左五部降崋的首倡者,立下大功,故被分配了警备军旅长的职务。

至于刘希尧、蔺养成,则只得了个旅副。

目前大校场这边驻扎了三个警备旅,兵员大多来自原来的革左五部或张献忠部降卒。

但绝大部分军官都是从崋部常备军选拔的。

至于另外两个警备旅旅长,一个是跟贺锦同期通过将官进修班考试的孙可望。

另一个则出自崋部常备军第二师,名叫贺一鸣,据说原来只是第二师团副。

因为贺锦、孙可望都是才上任没多久,因此这三个旅目前以第一旅旅长贺一鸣为主。

不过此时第一旅、第三旅都在负责外城防务,营中事务自然就由贺锦处理。

他已收到军令,当即从第二旅中调遣四营士兵,交给金声桓四人演练,并监督四人完成课业,还要给打分。

因为旅军政员、旅副也在,同样负责打分,贺锦也不敢怎么放水,便根据四人真实水平打分稍微高那么一点点···

奉天殿。

刘升正盯着御案上一堆将领的名字思考,偶尔还要写写画画。

他正在构建南京防务体系——此事又涉及另一个老问题,那就是定都哪里。

过这么久,他终于是想清楚了,那就是模仿大明。

南北二京并立,当下先定都南京,待打下北京后,再以北京为首都。另外还会在天目山附近营建未来的大崋中都,好方便控制北美那边。

未来将会修建铁路,还会有轮船,倒也不怕几个地方来回跑。

出于这种考虑,南京防务体系必须构建好。

皇宫防务由侍卫负责,紫禁城(皇城)及内城防务则由亲卫军负责,外城防务准备交给警备军。

所以,刘升准备在南京组建一个警备师。

不过目前南京城内已经有三个警备旅了,可在编练的降卒还有七万余人。

思虑再三,刘升决定在组建两个警备师——将来北伐,直接带走两个警备师就是了。

“启禀大王,礼部左侍郎钱谦益求见!”

侍卫进殿通传,让刘升回过神来。

‘多半是檄文写完了。’

考虑到明天上午就是三日的最后期限,刘升如此猜测。

待钱谦益被侍卫领进来,行礼之后,果然是递交了檄文成品。

钱谦益看刘升拿着檄文阅览,心再次提了起来,心中不断念叨:孔夫子保佑,这次大王可一定要满意啊。

与此同时,他还偷偷观察刘升神色,见刘升露出些许满意的微笑,提着的心终于是放下来。

果然,刘升看完后,笑道:“牧斋先生这篇《讨明檄文》写得不错!孤下午便派人传往四方,昭告天下!”

第一更。

历史上清军进入南京,只有孝陵卫抵抗。孝陵卫本是特殊的卫所兵,但因为上面没人支持,明末其实变成了农民。当时说是还有一千余兵卒,实际能聚集起来的只有几百人。

他们与清军争夺城门,寡不敌众兵败,最后只剩十八人退入孝陵,依仗地利死守。

清军小觑,开始只派五十人去围剿,被这十八人全歼,反复几次,这十八人前后消灭了三百余清军,最终全部战死!

据说当时还有不少南京百姓去钟山孝陵附近围观,最后一场战斗孝陵卫一人打三个,拼死一个,,,

(本章完)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