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Ctrl+D )
当前位置:笔趣阁>女生耽美>扬明> 第112章 战后事

第112章 战后事(2 / 2)

只是让朱由校有些错愕的是,这些位大臣彼此对视了一眼,脸上的表情好像有些尴尬。

"诸位,有什么问题吗?"朱由校有些不明所以的问道。

几人对视了一眼,最终还是内阁首辅刘一璟出动出声:"陛下,臣从军报上来看,辽东巡抚熊廷弼坚守沈阳城,斩杀鞑子上千是不争的事实,可我大明同样也伤亡惨重。若是大肆封赏,怕是有些不妥吧。"

朱由校听后便是一愣,他自然知道明军同样伤亡惨重,可不能因为这个原因就不对辽东诸将封赏吧,而且他听首辅的这意思,怎么还隐隐有些想要问责的意思呢。

"是啊陛下,熊廷弼守城固然有功,可也仅限于此,我大明在辽东尚未收复旧土,平复一城,怎可大肆封赏。"

很快也有一人主动站出来,冲着朱由校说道。

不仅如此,很快其余几人也纷纷站出来,从侧面反驳朱由校的意见。

到了这个时候,朱由校眼睛一缩,他知道发生了何事,从心底默默浮现出了两个字:党争。

此时的朝臣大多为东林党人,而熊廷弼本人性格火爆,素来瞧不起这些打嘴炮的东林党人,且他本人又与浙党走的颇近,所以众人自然不能容纳熊廷弼。

此时的朱由校有些无措,他自上位以来,一直顺顺利利,顺利的让他近乎已经忘了所谓的"党争"。

"辽东诸将士呢?"朱由校语气有些发冷。

"陛下,辽东诸将士自然要将奖赏落实到位,阵亡的将士们也一定要落实抚恤,他们都是我大明的好男儿。"

内阁首辅见得气氛有些尴尬,连忙站了出来说道。

听到此话后,朱由校缓缓点头,这些人只是单纯的不想让熊廷弼升官,但还不至于波及到普通的将士们。

"那依你们的意思,熊廷弼等人该如何处理。"

"陛下,传旨对熊廷弼奖赏一番便罢了,待到其收复旧土,再行封赏也不迟。"

这回是内阁次辅韩爌走了出来,冲着朱由校说道。

"是啊陛下,熊廷弼在辽东已经大权在握,不可再赏。臣请派御史,巡视辽东。"

这回是吏部尚书跳了出来,冲着朱由校说道。

朱由校被他们吵得有些头疼,这打了胜仗尚且如此,这要是打了败仗可还得了?

"首辅,你的意思呢?"朱由校扭头看向内阁首辅,刚刚他发现刘一璟的态度似乎不是那么坚定。

听到朱由校点了自己的名字,刘一璟脸上流出了一丝意外。

"皇爷,熊廷弼在辽东的确大权在握,不可轻赏。不过可以赐予其一些金银,并封赏一下他其余将官。不能寒了我大明将士的心。"

朱由校听后缓缓点头,这个办法还勉强可以,不过即便是这样,朱由校也敏锐的发现一些朝臣的脸上仍有不满之色。

"兵部即刻派人前去辽东验证战果吧。如若无误,尽快将赏赐落实下去。其余将官的赏赐也务必落实。"

"至于熊廷弼...口头奖赏一番吧,待其收复辽东旧土再说。"

朱由校揉了揉自己的太阳穴,有些意兴阑珊的说道。

暖阁中的诸位大臣听了后倒是颇为兴奋,起码熊廷弼没有升官。

"臣等遵旨。"

这些人也察觉出了朱由校的失落,见目的达成,纷纷向朱由校请辞。

毕竟熊廷弼上位是靠着朱由校力挺,而熊廷弼又的的确确在辽东打了胜仗,可是他们却要求不给熊廷弼封赏,这无疑是在打皇帝的脸。

等到众人缓缓退去后,朱由校似乎是想起了什么,突然朝着一旁的王安吩咐了一句:"传旨辽东,召帝师孙承宗回京。"

内阁中还是得有自己的人。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 阅读最新章节。

扬明更新,第112章 战后事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