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Ctrl+D )
当前位置:笔趣阁>都市言情>我,刘辩,三兴汉室> 158.第157章 陛下果然不喜袁氏

158.第157章 陛下果然不喜袁氏(2 / 2)

听到外戚二字,袁隗心中一惊,面上却不动声色。

只附和道:“不瞒陛下,臣小时候便是听着曾祖的故事长大的,曾祖风度,臣亦万分向往。”

“那朕明白了,司徒公是想效仿安公,这才想要知道前将军当初请辞大将军的原因,防患于未然,避免再次出现外戚专权的情况。”

袁隗大惊,他的演技十分纯熟,比刘辩强了不知多少,既激愤又委屈地拜道:“陛下何出此言啊,臣从未有过此念!陛下,定是有奸佞从中恶意挑拨构陷,臣问心无愧,请陛下严查!”

“司徒公真不知道?”刘辩高兴地说,“司徒公德高望重,朕相信!”

袁隗却高兴不起来,他已经知道发生什么事了,可表面上,他依然要装作什么都不知道的样子:“臣斗胆,敢问陛下,是何人构陷臣?”

“倒也称不上构陷,是前将军的故吏袁绍,朕原本还以为是司徒公指使的,现在知道与司徒公无关,那就无碍了。司徒公记得回去后告诫一下朕的屯骑校尉,毕竟身居要职。”

“这知道的,明白是屯骑校尉不忘旧主,不知道的,可能还以为是屯骑校尉想要为前将军打抱不平呢?”

袁隗哪里听不明白,就算只是不忘旧主,也意味着这个屯骑校尉是不称职的。

“陛下恕罪,臣管教不严,致使侄儿张狂无知,做下错事。任凭陛下处置,臣绝无二话。”

明面上,何进是没有罪的,联系何进自然也没有罪。

但何进其实是可以有罪的,而袁绍自然也是可以有罪的。

别的不说,离间天家亲情,此罪可大可小。

“朕只是先同司徒公说这件事罢了,司徒公何错之有,何必请罪呢!”

“哦,对了,朕这里有前将军的亲笔信,司徒公可要一观。”刘辩说着,竟还真的拿起了信。

袁隗拒绝道:“陛下还能蒙骗臣不成。”

随后拜退。

此次见面,袁隗确认了一个早就有的猜测——“陛下果然不喜袁氏!”

可新君虽年少,却地位稳固,登基后便直接执政,黄琬、羊续这样的党人都对新君赞许有加,如之奈何啊!

……

见完袁隗之后,刘辩还要做另一件事。

在汉室,征辟官员有时会变成一场精彩的养望表演,而拒绝征辟便是其中的一环。

如以《孝经》平定黄巾的向栩,便屡次拒绝征辟,还干过骑驴入市、乞丐于人等等事,随着名望日增,其甫一为官便被拜为二千石。

实际上,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其实拒绝本身没有什么,刘辩的三个老师都有拒绝征辟的经历。

郑玄自不必说,这位是真心不愿当官,不然以他现在的名望,九卿乃至于三公都不在话下。

卢植也曾拒绝州郡征辟,后应征为博士。蔡邕初以琴鼓之技被征,称病推辞,后应司徒桥玄之征为掾属。

对于刘辩来说,他以公车为征,博士为引,拒绝之后就没下次了。

而且他还令州郡官吏以礼优顺、勿失其意,虽说强扭的瓜也能解渴,但这些大儒年过半百,万一因为强征出事了,得不偿失。

颍川距离雒阳甚近,其中接受了征辟的颍川荀爽、陈纪、韩融最先抵达了雒阳。

同为颍川人的庾乘拒绝了征辟,而比颍川稍远的陈留人申屠蟠同样拒绝了。

刘辩要先见一见这三人,根据见面的结果安排官职。

(本章完)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