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Ctrl+D )
当前位置:笔趣阁>都市言情>我,刘辩,三兴汉室> 140.第139章 鲜卑入寇

140.第139章 鲜卑入寇(2 / 2)

诸部首领们面面相觑,他们是很厌恶侵扰他们土地的鲜卑人,但他们只愿意守护自己的草场。

虽然鲜卑入侵在先,但像现在这样由汉室的官员集合起来主动进攻鲜卑人,得给钱。

董卓怒道:“尔等以为当单于能只享有好处而不承担责任吗?若无能功绩,凭什么当单于?”

那些靠近北方要先面对鲜卑人的部族首领最先着急起来。

这时,于夫罗跳了出来:“既然是反击入侵我等家园的鲜卑人,我于夫罗身为右贤王岂能落后于人?只是我有一言,想说给诸位一听……尔等皆道王庭只听汉室之命,不顾匈奴人死活,可如今尔等离开王庭一年有余,现状如何?去年冬日大雪,牛羊冻死无算,今年诸位的部众可有饿死的?我告诉尔等,王庭之众没有!只因有汉室之粮。”

归根结底,经过多年的接触影响,南匈奴人已经离不开汉人的帮助。

抢又不敢抢,获得物资的方式只能靠赏赐、交易,可得不到汉室的承认,交易的方式只有走私,不得不面对豪强和商人比之前生活在王庭统治下时更加残酷的压榨。

独立的生活一点都不美好。

否则,这些分裂的匈奴诸部也不会整日想着让须卜骨都侯获得汉室的承认了。

有部族首领听到此处,大着胆子问道:“汉室已经恢复赏赐了?”

要是能恢复往常,那他可就不犹豫了。

当然没有!

但于夫罗依旧肯定道:“汉室只是一时受挫,要不了多久就会强大起来……”

在董卓的提醒下,于夫罗回到了正题。

他喊道:“鲜卑与我等世仇也,若我立功最多……尔等可愿听我号令?”

这时,于夫罗事先收拢的人起了作用,在他们的迎合下,于夫罗一时之间仿佛成了众望所归。

当然,真的众望所归是不太可能,王庭与诸部的矛盾不是这么容易解决的。

但在此时选择拒绝的部族首领已经成了少数派。

董卓见时机差不多了,又宣布道:“如有不愿者,尽可以带着部众离开,老夫绝不阻拦。愿意与老夫一同迎击鲜卑者,由老夫供给粮草,战而胜之后,朝廷定有赏赐!”

说是绝不阻拦,但众人看着董卓半眯着眼睛缓缓扫视的模样,谁会当真?

事实证明,匈奴人中还是有勇士的,而董卓也真的如约放其带着部众离开。

如此之后,接二连三地有人离开,等到最后董卓估算了一下,走了不到四分之一。

大都是活动区域在南边的部族,董卓早就安排了人记录他们的来处。

对于北边的部族来说,哪怕汉室不集结他们,他们为了生存也是要和鲜卑人作战的。

就在董卓发挥自己的手段,纵横捭阖,解决了这一场由他亲手造就的危机没两日,他正带着汉匈军队准备迎战鲜卑。

董卓认为自己的应对非常好,对于他来说,想要让于夫罗在对鲜卑的战事中立下首功,不算难事。

从军多年,他这点自信还是有的。

然后他得知了消息,朝廷的援军到了。

“新任使匈奴中郎将曹操见过将军!”

不仅董卓愣了一下,听完此话,正在军中的王柔也是一脸懵逼,曹操是使匈奴中郎将,那他是谁?

然后王柔才从他的继任者手中拿到朝廷的诏令,调其入雒阳,为议郎。

(本章完)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