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Ctrl+D )
当前位置:笔趣阁>都市言情>我儿阿飞,有剑圣之姿> 152.第152章 汪直下西洋

152.第152章 汪直下西洋(1 / 2)

第152章 汪直下西洋

成化十一年九月,自郑和最后一次下西洋,已然时隔四十二年,大明终于又再次组建船队,准备下西洋。

大明使节团正使,毫无疑问正是汪直,而随行护卫的军队,是南方军区的一个师,由王怜亲自率领。

大明一个师辖三卫,共一万六千余人。

除军队外,还有宋离和山佐天音这两位家将随行,柳玉茹也跟着王怜一起出海,准备去与老朋友们相聚。

王怜这个总兵出海,南方军区军务由副总兵与监军一起决断。

明军的监军,等同后世的政委,说是二者决断,实际还是各司其职。

副总兵管军务,监军管政务,互不干涉的同时,又互相协作。

之前郑和下西洋,主要目的是敦睦邻邦,宣扬大明威德,加强与世界各国的联系,其次才是开拓贸易,互通有无。

然这一次下西洋,首要目的是收集西洋各国的情报,为日后展开殖民统治,进而吞并各国做准备。

而明面上的名义,自然还是敦睦邻邦,开拓贸易。

所以这一次下西洋,除朝廷使节团和随行护卫的大军外,还有来自大明的各大商会,相当于后世的集团公司,总计一万五千余人。

故此这次下西洋的人数,达到了三万二千余人,大小海船共计五百余艘,比之郑和下西洋时的规模还要大得多。

商会以朱记为首,带队的是冷大,其次是快活城原财使,如今的柴记商会总掌柜金不换带队。

其他的还有欧阳喜、藏剑山庄、孙家堡等势力组建的商会。

而在商会中,有大量朝廷谍细,以及懂得西洋各国语言的人混杂其中。

他们在商会于异国建立据点后,便会趁机开始组建情报网,收集异国军事、政治、经济、人文等各方面情报。

朝廷没有瞒着这些商会,从一开始就是开诚布公,毕竟谍细的工作,也需要这些商会的支持,才能更方便的进行。

朝廷明言,国家给他们挣番邦钱财的机会,绝不在商业上对他们指手画脚,他们相助国家完成大业,如此便是合则两利。

毕竟国家强大了,他们挣钱的机会就会更多,在异国他乡的地位也会更高,商贾们自然没有拒绝的道理。

冷大已经从仁义山庄大庄主的位子上退下来,如今主持仁义山庄的人,已经是荆无命。

有徐若愚、马昭明、铁传甲、郭嵩阳、胡不归等铁杆拥趸辅佐,荆无命虽然才十七岁,却俨然已经是李天心第二,成为仁义山庄新的门面。

自成化九年冬那一场比武之后,他早已是威震天下,无人不服。

在仁义山庄的主持下,大明江湖始终井井有条,与朝廷不仅不再是对立状态,反而处处配合朝廷动作,将大明经营得铁板一块。

魔教贼子被一一抓出,中土很难再有他们的生存土壤。

而当他们退出中原,打算先在边城之地发展,却又遭到了神刀堂白天羽和万马堂马空群的针对,日子越发艰难。

唯有苗疆的一支,能在十万大山中偏安一隅,暗暗积蓄兴风作浪的力量。

……

南海上,汪直与王怜并肩立于旗舰船头,望着身后这庞大浩荡的船队,两人心里尽皆升起万丈豪情。

汪直感慨万千的道:“十年,不过短短十年,大明竟然能拥有如此气象,晋国公功高盖世啊。”

王怜笑道:“如果天心听到你如此称呼他,定会十分不悦。”

汪直闻言哈哈一笑,道:“说的也是,天心从未将权势地位放在眼里,他最看重的始终是朋友之谊。”

“若非如此,凭他这功高震主的夸张程度,便是龙大侠能容得下他,皇室与满朝上下也容不下他。”

王怜大为赞同,李天心不仅仅是以自己的所作所为,让整个朝廷视他为大明的擎天玉柱,同样也影响了皇帝对其他臣子的态度。

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因李天心的影响,使得朱见深这个皇帝,看待世事都有了一种超然的心态。

说得直白点就是,朱见深打心眼里觉得,自己跟这些凡人已经不在同一个层次,朝臣们所在乎的东西,在他看来毫无意义。

他对什么帝王心术,平衡之道嗤之以鼻,对结党营私,争权夺利的行为绝不姑息。

甚至在已经改成一个季度一次的大朝会上,对群臣明言,他不屑于使用什么帝王心术,更无所谓平衡不平衡。

对于朝臣他只有一个态度,能者上庸者下,只要能贯彻他的政令,荣华富贵和权势他都愿意放给他们,反正他自己本身就不具体管事。

但权势和富贵这种东西,他给他们的才是他们的,他不给他们也不能争不能抢。

如今的大明,早已不是世家大族可以动摇社稷的时代,一心追随他老朱家,好好为朝廷办事的,那都是他的朋友兄弟。

整天正事不干,就想着结党营私,争权夺利,搞什么党争的,他杀起来也绝不会手软。

总之就一个核心要点,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朱见深这样的心态,建立在他那一身惊世骇俗的武力上。

当他可以做到如曾经李天心所说,看不惯哪个国家,自己提把剑都能去灭了对方的大军,那还有谁能让他忌惮?

这种心态若是放在一个昏君身上,那必然是国家和满朝文武的悲哀。

可放在一个大有作为,又有绝世圣贤辅佐的皇帝身上,却反而是臣民之福。

因为他们无需担心皇帝搞一些骚操作,来败坏国家,在这样的皇帝手下,只要本本分分好好做事,家族便能繁荣昌盛。

否则只需皇帝一句话,再强盛的家族,也会在顷刻间灰飞烟灭,别说让国家动荡,怕是连点水都激不起。

正因如此,满朝朱红紫贵,对于那替他们收拾家中纨绔子的天凤女侠,由一开始的敌视憎恶,转变成了暗暗感激。

有一个英明无比的皇帝,他们只要尽心办事,便能享受到上层人士的生活,唯一能连累他们的,也就是家中那些纨绔子了。

只要纨绔子们安分守己,他们就不必担心哪天天降横祸,突然被撸下去。

不过也有有识之士,已经猜到天凤女侠出自宫中,很可能就是那位越活越年轻,以中年之身,诞下太子的原皇贵妃,现在的皇后娘娘。

那么神龙大侠的身份,自然不言而喻,本身龙凤双侠,就是一个再明显不过的寓指。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