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Ctrl+D )
当前位置:笔趣阁>历史军事>四国演义系统> 第11章 塞满刺史府

第11章 塞满刺史府(2 / 2)

张绣和张任没想到师父就这样把他们丢给了苏宁。他们正有些不知所措,还好关羽发现及时,主动与他们攀谈起来。

张任还因为比武的时候,自己杀红了眼而攻击木枪损坏的苏宁,而要求关羽转达他的歉意。

关羽一笑置之,心想苏宁如果连这点心胸都没有,那他的志向也不会有太多人来支持。

正在这时候,苏宁带着汉斯·爱因斯坦来到他们跟前。

张绣看到这个高鼻深目的家伙,惊奇的蹦了起来:“这里怎么会有骊靬人?”

苏宁微微一愣,才想起来甘肃一带的“罗马人后裔”。他们曾经不止一次的出现在新闻报道上,更是在各种文艺作品上露脸。但实际上,这些罗马兵团流落到汉朝的后裔,其实只不过是西域人内迁之后的结果。相关说法,在学术界也不是主流认知。

不过,张绣的说法倒是给了苏宁一个好点子,这厮就坡下驴,干脆谎称道:“这是我的一位骊靬人朋友。他叫汉斯·爱因斯坦。”

关羽闻言大怒:“汉斯,汉死,我大汉还没死!”

苏宁登时无语。

还是张绣这个凉州人出来解释道:“骊靬人取名字,并不按照中原传统,而且他们也有自己的语言,所以听起来很是怪异。不过他们居住在凉州已经数百年,对于汉朝的忠诚,已经和凉州人没有区别。”

苏宁在心里为他竖起大拇指。这结论下得太妙了。和凉州人对汉朝的忠诚一样——凉州人有多少忠诚?99%?还是99‰?

恐怕是后者吧。

不过汉斯对汉朝的忠诚要比他们高多了——和苏宁一样,高达100‰。

请注意,这个数字读作千分之一百。

当然,关羽并不知道这一点,他听说这位“骊靬人”对大汉也很忠心,也就接受他了。

不过苏宁最终没把他交给关羽来安排。这件事情还是自己来做吧。梁鹄那座刺史府里还有很多空房,作为他的徒弟,有这样的优质资源不利用,那简直就是浪费了。

想到这里,苏宁不禁有了一个疯狂的想法。一个人去住那些空房子,未免有些浪费了。

他要再去召唤几个人出来。

于是他随便找了个借口,让关羽全面接手招生工作,自己找了个安静的地方,闭上眼睛开始问答召唤。

首先,准备开办学校的苏宁,需要一大堆教育家。

虽然名单是按照首字母顺序排列的,但苏宁的脑子里,可是装着全球教育史。

拿起教育是这串糖葫芦,就不能忽略孔子,哪怕在时间范围内也是如此。但苏宁可不准备召唤他,若是有一天需要一个武将或者大力士,这厮或许是个不错的选择。

孟子、荀子,以及同时代西方的几位先哲,来了也只能拖后腿,索性就从秦汉时代开始找。如此,王充就是个不能绕过的人物。

不同于争辩“性善论”和“性恶论”的孟子荀子,这厮直接掀桌子,声言人的品德学识“在化不在性”,主张重视后天教育。并认为教育“譬犹练丝,染之蓝则青,染之丹则赤“,同时,师德的建设也很重要,所谓“蓬生麻间,不扶自直,白纱入缁,不练自黑“。比起三国时代,只知道要求言行符合“礼”的郑玄,要更具积极意义。

王充并不是个声名远播的人,他的相关题目只有五道。苏宁轻松搞定。

稍后,主张激发儿童兴趣,反对体罚学生的古罗马教育家昆体良;实行寄宿制、“分斋法”的北宋教育家胡瑗;详细阐述了班级授课制以及相关的学年制、学日制、考查、考试制度的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建立京师大学堂的晚清学务大臣,胡瑗分科教学的近代实践者孙家鼐;将竞技游戏推广到学校之中,并造成深远影响的英国体育教育家阿诺德,在苏宁的召唤之下,接连踏上了东汉末年的土地。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