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Ctrl+D )
当前位置:笔趣阁>历史军事>大明第一贡生> 第六百七十七章 狠人干狠事

第六百七十七章 狠人干狠事(2 / 2)

崔莺道:“三更天了……”

说话之间,崔莺还在帮张周研墨,这也是她的日常工作。

本来很早就休息的闺中之女,因为跟了张周还不到一个月时间,就成为一个夜猫子,而她似乎也开始适应半夜睡觉的习惯。

“肚子有些饿了,帮我拿一些吃的过来。”张周道。

“嗯。”

崔莺起身。

此时的她,多了几分期许。

因为在下厨这件事上,她是比较擅长的,毕竟崔莺只是崔元同父异母的妹妹,她的童年可不是只经历什么诗词歌赋、女红针织,她还要接触到不少日常杂事。

每次帮张周准备夜宵时,会让她有种成就感。

毕竟张周在外,很多时候都是风餐露宿,对于饮食什么的并没什么追求,而她的存在,就给张周改善了伙食。

连张周自己都觉得,正因为纳了崔莺,自己人在港口这边也是没什么忧愁,就算每天看起来是事务不断,甚至经常要熬夜出去视察,但一个月下来居然还长胖了。

人稍微一胖,就更适应安逸的生活,张周隐隐觉得,留在港口也没什么不好,不回京师,正好能躲个清闲。

……

……

半夜,孙上器知道张周没睡,还是过来做了打搅之人。

张周在崔莺相助之下,整理了衣服,又与同样为夜猫子的王明珊,一起到了接待客人的厅堂内。

孙上器引路带来一人,正是如今在朝中开始有呼风唤雨能力的杨鹏。

杨鹏先对张周施礼道:“咱家明日就要动身回京,本打算明日一早再来辞行,但知晓先生到如今尚未就寝,只好先来打扰。有些事也好提前说清楚,不必在人前谈事。”

说着,还往孙上器那边瞅一眼,大概的意思是,你在这里碍事了。

周点头。

孙上器也很识趣退下。

等厅堂内只剩下张周和杨鹏之后,杨鹏才道:“咱家能得陛下拔擢,到今日的位子上,公爷您也是相助良多,此番回京之后,以咱家所知的情况,东厂内要进行改变。”

张周道:“对此,杨公公不必与我商议。”

“不商议不妥。”杨鹏道,“公爷您该知晓,东厂在李璋李公公的打理之下,做事愈发张狂,跟头些年有些不同了。张狂有张狂的好,能震慑人心。陛下此番是想让东厂有所收敛,连带锦衣卫也要收敛其事。”

周再点头,表示同意这观点。

“可朝中很多人,吃硬不吃软,光是以怀柔之策,只怕难以赢得人心,所以咱家的意思,回去后也不能手下留情……可哪里该硬,哪里该软,还是需要您一点指点,这不在此处,也留了联系的地点……”

杨鹏笑眯眯说出这番话。

其实就是在提醒张周,以后他杨鹏可以帮忙做事,只要张周看不顺眼的,杨鹏能直接让其不好过。

问哪里该硬,其实就是间接相告,我不自行决定哪件事需要被强硬手段处置,我征求您的意见,等于说您指哪,我打哪。

张周道:“杨公公,你这么直接来问我,有些不合适吧?”

杨鹏笑道:“咱家是什么人,公爷您该清楚的。咱家绝不是那种忘恩负义之人,且咱家很清楚规矩,凡朝中事,涉及到东厂和锦衣卫的,一定跟您没什么牵扯。”

张周登时感觉到,杨鹏的手段可比李璋高多了。

这也是为什么杨鹏能在李广这种奸臣手下混事,后来又能跳脱到他这边,甚至还能得到皇帝的信任。

不是他会巴结,而是他会见风使舵,更因为他“讲原则”,说白了就是一条合格的看门狗,他不像李璋那样有强烈的表现欲,反倒是会小心翼翼做事,也懂得拿钱办事的道理。

同样都是小人,杨鹏可说是独树一帜。

张周点点头道:“若真有事需要相助的话,还要劳烦杨公公了。”

张周当然不需要有什么事,去直接求杨鹏办事,但很多事,间接是要靠杨鹏的。

比如说当朝中有人参劾他的时候,杨鹏暗中相助,等于说不用他张周出面,就可以压制一些舆论,民间也会传扬他张周有能力的一面……至少在他在朝中还有权势时,就不会被那么多人攻讦。

因为东厂和锦衣卫站在他这边,是能把舆论给带偏的。

当然若他张周真的倒台了,舆论如何也不是他张周,或是厂卫的人所能控制的,最终定义他忠奸的还是手拿笔杆子的文臣。

杨鹏笑道:“咱家走之前,还有件事,想征求一下先生的意见。”

“请讲。”张周道。

“李璋李公公那边……不知公爷您……是否信任呢?”杨鹏笑着说出个问题。

这问题,让张周细想,都会隐约觉得一股寒意袭来。

杨鹏这是想对李璋下手?

以杨鹏的觉悟,自然也明白,皇帝用到李璋的时候,对李璋可说是完全信任……现在把李璋给送到三边当差,并不是说李璋完全失去皇帝的信任,而更多是一种保护。

杨鹏很怕李璋未来回朝后,会再次将他杨鹏给压下去。

所以杨鹏为求自保,只能先下手为强。

这也跟李璋平时做事,不给人留活路有关……李璋的狠辣,是让杨鹏觉得很忌惮的。

之前没有起正面冲突,是因为杨鹏属于失势之人,而李璋根基不稳,再加上他张周回护他杨鹏,李璋不敢乱来。

但要说等李璋东山再起,到那时,李璋跟杨鹏之间的矛盾必定会公开化。

张周道:“李公公是为陛下做事的,我信任与否,有何关系呢?”

“哦。”

杨鹏就要琢磨这句话,张周是否要保李璋。

张周起身道:“杨公公,回京途中可要小心,你如今也算是身居高位,只怕有人会觊觎你的权位。且最近朝野中的事……比较难料,连我自己,也都说不好,哪件事做得不妥就会树敌。”

杨鹏笑道:“先生放心,咱家一定会小心。咱家还想多为先生办事,为陛下和大明朝,尽一份力。”(本章完)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