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Ctrl+D )
当前位置:笔趣阁>都市言情>基金会大游戏> 第208章 世界是个怪圈

第208章 世界是个怪圈(2 / 2)

实际上远不止。

基金会把除了通用的三个等级以外的其它等级,统称为“机密等级”。

它们在关键的档案中被创造出来,有些只被使用过一两次。

问一个人知道多少机密等级,是个鉴别他scp深度的简单方法。

thaumiel、ralized都是比较常见的,apollyon在scp社群内的知名度也不低。

而ar就是极其罕见的那一款。

ar,意为执政官、统领,它被用来指代那些理论上可被收容、但不得被收容的异常。

简单点说——

apollyon是过于强大导致的无法收容;thaumiel是被收容着,但可以被用来拯救世界或收容其它异常;ar是不能收容,如果你真的收容了它,世界才是要毁灭了。

“理性之潮”就是这样一个ar。

它的异常效应,它的存在本身,让这个世界得以维续。

“这个项目其实……”系统似乎想说什么,停顿之后又放弃了,“算了,你看了就明白了。”

与“公知”直接定义异常为一个国家不同,“理性之潮”将这一异常描述为人类的思考、交流、总结。

不,应该说是反过来。

它认为人类所有获取知识的行为,都是一种异常现象。

理性自混沌的邪恶里诞生,科学从思维的闪光中萌芽。

而后它们成为我们用以对抗外界的全部武器。

而这本身就是一种“异常”。

对于人类而言,理性是神话般的奇迹;对于世界来说,理性仅为不应有的失常。

极其概念化的描述,还有大片大片的朦胧语句,让读者很难理解其中的逻辑。

但关理很轻易就看懂了。

同时他也意识到了系统之前想说的是什么。

这个项目……很克苏鲁。

它的格式和用语都是scp化的,只有核心设定跟克苏鲁极度相似。

相似的冰冷宇宙,相似的灰暗历史,唯一不同的是两者的叙述基调。

那也是克苏鲁与scp最大的不同。

——前者是“虽然人类一直在挣扎,但并没有什么卵用。”

——后者是“虽然并没有什么卵用,但人类一直在挣扎。”

仅仅调换了语序,情感色彩却全然相反。

这篇“理性之潮”也是如此,它就是个建立在类克系设定上的反克苏鲁作品,特别黄金主义。

还真应了关理之前对文深忽悠的那些东西。

这该说是无独有偶还是命运使然?

别人都是从克苏鲁写出新怪谈,就它从新怪谈走向了克苏鲁。

还是在“克苏鲁正统作品”即将出现的当下。

“时因……”不论如何,关理记住了这个作者的名字,“我记得主系列里有一篇档案的名字也叫‘时因’?”

系统调取资料并总结道:“是的,scp-3200-时因,一片直径三亿光年且在逐年扩张的时空不稳定区域。”

“中文名,看来是国内的作者。”退出档案界面后,关理还注意到这一点。

虽然整个网站都配备了即时翻译机制,不过至少在用户名上面,他们得以保留原本的语言。

一个以中文写就的名字,代表其背后也大概率是个国人。

当然,这并不会影响什么。

所以关理只稍稍关注了一瞬,便将其抛之脑后,开始翻看tw系列其它文档。

用他第五系列的眼光来看,新的的基金会作者受主站第一系列影响最深,大部分档案都带有鲜明的“早期基金会”风格。

即结构简单,格式严整,主要靠异常设定的创意取胜。

也有一部分学习隔壁的系列,在超文本手法上玩出了花样。

整体质量依旧参差不齐,堪堪及格的很多,较为出彩的也不少。

关理顺着编号一路看下去,生生看出了手游抽卡的快感:打开档案之前,谁也不知道里面是不是篇神作。

这倒是跟翻基金会主系列时的感受没啥区别。

关理对系统的审核工作表示非常满意,还真心实意地夸奖了一番,然后就打算过河拆桥,“时间也差不多了,现在的scp社群应该能做到自我筛选。”

“那么开放编辑权限?”系统在后台做好了生成公告的准备。

“开放,和评分机制一起上线。”关理下令道,“还有tw系列的设定中心……也顺便开了吧,给他们加点儿写作动力。”

系统:“公告已发布。”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