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Ctrl+D )
当前位置:笔趣阁>都市言情>华娱从2004开始> 第332章 如果好莱坞要翻拍,可以邀请我去执

第332章 如果好莱坞要翻拍,可以邀请我去执(2 / 2)

监制或制片在目前的国内电影市场,往往承担的是一个平衡多方利益和服务的角色。

三者构成金字塔结构的顶端。

按照理想化的愿景,是应该相互配合、并相互制约,形成利润、品质和管理的完美融合。

换言之,导演中心制下,导演的话语权尽管最大,却也要认真考量制片人的声音。

好比张一谋与新画面的张卫平,冯小钢与华宜的大小王一样。

两位大导演虽然在各自执导的戏中话语权最大,但是使用哪些演员或者其它各方面的事情.出品人或者制片人同样有绝对的话语权。

其实,在中国电影市场发展的初期,有一定品质的国产电影产量是极其有限的。

风险主要集中在导演是否具备影像叙事的能力以及题材的选择上。

这个阶段,只要艺术创作达到一定的高度同时兼顾影像叙事的连贯性,基本上就能从市场上获得收益。

简而言之,千禧年前后,观众观影主要看导演是谁,再看主演阵容,以此判断一部电影的好坏,并决定是否走进影院买票。

自2008年后,观众对国产电影的需求开始趋向多样化,很多观众的观影目的不再是为了看一部“某个导演的好电影”,而是会选择观看的是“自己想看的那一类电影”。

自此,电影从“产品时代”正式迈入了“营销时代”。

于是,一批拥有市场思维、对市场需求判断比较准确的“制片人式导演”开始步入前台。

这一点,在2013年的中国电影市场体现的尤为明显。

而制片人式导演,可就拥有绝对的话语权,一切都是导演说了,制片人不过是帮助导演管理剧组的打工人。

至于出品方,虽也有话语权,但一般只是投钱。

一切,听导演的。

而在“制片人式导演”的时期,因由又进入了流量时代,随即产生了“大牌演员中心制”。

简而言之,就是带资进组的大牌演员说了算。

其中的代表性人物有很多,赵燕子、章紫怡等等都是。

比如说赵燕子出演《画皮》,本来是给周讯作配,硬生生让剧组修改剧本抬升她的戏份,与周讯担任双女主。

又比如章紫怡,出演《攀登者》这部戏,本来她的戏份并不多,同样硬生生要求修改剧本,然后将一部正能量的大男主影片搞成爱情片。

可以说,自08年后,国内是导演中心制、制片人中心制、制片人式导演中心制、大牌演员中心制并存。

会分为这四种,主要是看导演、演员的咖位,以及剧组资金的来源。

.

不过不管怎样,好莱坞那边是制片人中心制。

简单来说,好莱坞那一套走的是资本化流程,谁出钱,谁就是爷。

制片人手里拿钱,他组织编剧,开写,然后拍,再跟后期,甚至宣发也要盯着。

如果导演名声不够响,很多时候只能相当于剧组演员的表演老师。

制片人手里的剧本,有时分镜都给规定死了,导演的创作空间非常小。

这还是其一,其二连电影的剪辑权都没有。

当然,好莱坞也有大导演也能像中国的导演那样不仅能随便改剧本,还有剪辑权等等。

只不过,这是少数。

大部分导演,基本是工业流水线中的只负责教演员演戏、且按照剧本拍好影片内容的打工人。

“对,那边有制片人想将《调音师》翻拍成英语版本。”巩莉笑着说。

梁家灰和周海味听到这话齐同看向王树,好奇的等待着他的回答。

在两人想来,《调音师》能被好莱坞的制片人看上,同样也是证明这部电影极为优秀。

王树闻言思索了一下,道:“如果能合作的话,也不是不行”

“合作?”巩莉心头诧异。

她以为王树有心投资,可好莱坞的制片人不仅有拉投资的人脉,同样也不会用一棵树公司的资金。

因为太麻烦了,没必要。

除非是拉不到投资的情况下,才有可能。

王树心知巩莉想岔了,他笑着说道:“我的意思是我就是导演,并且剧本不仅是我写的,华语版本的《调音师》也是我执导的。”

“如果你所说的制片人真有想法,完全可以帮我搞定赴美的工作签证,邀请我去执导好莱坞版本的《调音师》。”

王树说到这里稍稍一顿,再道,“我想.这个世界上.应该没有人比我更适合执导这部电影吧?”

原时间线中,贾灵的《你好李焕英》被好莱坞购买改编权改编成好莱坞版本的电影,并邀请贾灵前去担任监制。

诚然,好莱坞大把的导演,一般情况下本就不会邀请贾灵前去执导。

可就算邀请贾灵,贾灵也玩不转。

因为《你好李焕英》,贾灵实际只是挂名导演,真正的成功在于她有十几个专业的副导演辅助拍摄。

她本身,并没有过硬的导演实力。

王树与贾灵不同,他有。

并且,剧本还是他本人写的,再加上他已经拍过一次。

若是再拍,不过是换一批演员.重拍而已。

不仅能得心应手,或许还能比原版更为精进。

巩莉听到王树所说的话,先是错愕,而后又是恍然,以及一副之前怎么没想到的样子。

梁家灰与周海味同样没想到王树会这么回答,也是无比惊讶的看着他。

如果王树真的受邀前往好莱坞执导英语版本的《调音师》.

这岂不是

巩莉将各种情绪平复下去,她深深的看了王树一眼,同为中国人(巩莉目前尚未入籍新加坡),当然希望好莱坞有来自内地的大导演。

这样也能报团取暖。

她道:“哎!我之前怎么没有想到?”

“王导就是导演,且就是《调音师》的编剧加导演。”

“既然好莱坞那边想要翻拍,完全可以邀请王导亲自前去执导!”

周海味听到这话,在一旁附声,“对!全世界没有比王导更为了解《调音师》剧本的导演了,由王导亲自执导最好不过。”

(本章完)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