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Ctrl+D )
当前位置:笔趣阁>科幻灵异>回到史前当野人> 第204章 草原尽头的敌意

第204章 草原尽头的敌意(1 / 2)

第204章 草原尽头的敌意

“咻!”

“咻!”

张天将双指放到舌下,舌头往回折,嘴唇贴着双指紧闭,吹出响亮的口哨。

这是出发的信号。

众人熄灭火堆,收拾行囊,在草甸里打滚的三只小猞猁听到哨声和两脚兽妈妈的呼喊,探出头来张望两眼,不远不近地跟上大部队的脚步。

枭第不知道多少次模仿张天的手势吹哨,他鼓起腮帮子,使出了吃奶的劲,却只发出喑哑的呜呜声。

失败的不止他一个。

所有人都对天别具一格的吹哨方式和格外响亮的哨声充满好奇,但只有一小部分人学会了,他们总是抓住每一个机会炫耀自己从天空祭司那里学来的“加密通信”。

天空祭司说,根据哨音的长短和次数,吹哨也可以像语言和手势一样传递信息。

比如两声高亢悠长的哨音,就是出发的意思。

众人继续赶路。

距离离开河谷营地那天已经过去两个多月,阳光依旧毒辣,张天和林郁估计,这时候就算没有进入八月,也已经在七月份的尾巴了。

除去途中滞留的那二十来天,他们已经跋涉了一个半月,按照日行五十里的乐观估计,他们此时应该在首都吃香喝辣了,但事实是,他们还没有走出草原。

道路平坦不算难走,他们的行进速度也不算慢,一天就算走不到五十里,三十四里地还是有的。

阻碍他们前进脚步的,是河流。

草原上不仅草甸丰沛,水系也很丰富,一条条河流自西向东横贯整片草原,俨然一头头穷凶极恶的拦路虎,不,比拦路虎可怕得多,猛兽再凶悍,也是血肉之躯,而河流是不可战胜的,是每一个旱鸭子的噩梦。

一些浅而窄的河流,众人还可以手挽手趟过去。

碰上大而宽的河流,除了造船渡河,没有别的办法。

每次造船渡河都会耗费大量的时间,并且需要进行反复的激励和动员,令这群旱鸭子克服恐惧。

对于终年生活在山里的族人来说,船是个新鲜玩意儿。当他们看到天将造出的木筏扔进河里,并纵身跳到木筏上,女人顿时发出惊叫,男人冲上来试图营救。

随后发现天稳稳地站在木筏上,丝毫没有要落水的迹象,都大为惊讶。

张天的亲身示范证明了木筏的承载能力,即便如此,说服族人划船渡河仍然费了他一番唇舌。

万事开头难,迈出了第一步,之后再遇到同样的情况,不需要张天吩咐,族人们都自觉主动地伐木造船。

水源充足的地方通常生长着树林,没有也无妨,还有巫师大人,现场植树造林便是。

所幸一路走来,碰到的河流最宽只在二十米左右,而且水流大多缓慢,只要操作得当,想翻船都难。

离开山上部落不久,他们便再一次碰到了“拦路虎”。

林郁撒下一把种子,转眼催生出一小片树林。

头一次见识撒种成林的阿巴惊呆了,简直想要给巫师大人跪下磕头。

随后,他看见男人们掏出石斧开始伐树。

阿巴注意到,那个名为虎爪的男人砍得最快,他手中的刀具明晃晃的反射出耀眼的银光,很不寻常,砍树跟割草一样,实在惊人!

那个叫虎头的壮汉手持一把不知道用什么材料制成的铲子,效率也不遑多让。

一棵棵树木被砍倒,进而被剔除枝叶,砍成小段的圆木。

女人们从背篓里取出绳索,将圆木捆绑成筏。

乌鸦、豹肝和阿巴看着忙碌的众人大惑不解。

打听后才知道,原来他们在制造一种名为“船”的东西,船可以载他们渡河。

“你们……不会游泳吗?”阿巴问乌鸦。

“游泳是什么意思?”

看着一头雾水的乌鸦,阿巴咧嘴笑了起来。

等木筏下水,众人上船,阿巴突然一个猛子扎进河里,溅起水无数。

所有人尽皆傻眼。

离阿巴最近的乌鸦连忙高举双手,大声解释:“我没推他!他自己跳的!”

这老头怕不是活腻了……

众人刚冒出这个念头,便听“哗啦”一声,一颗浑圆的脑袋冒出水面,已在五米开外。

阿巴吐出嘴里的水,扭头看见一张张惊愕中略带慌张的面孔,高兴极了。

“我在岸上等你们!”

他大笑数声,像一把剪刀剪开河面,以不算优美但很有力的姿势划水而去。

众人望着如同鱼儿一样在水里渐游渐远的阿巴,目瞪口呆。打这以后,人们见着这个成天笑呵呵的老头,目光里都带着几分敬意。

也是在这一刻,乌鸦明白了游泳的含义。

渡河上岸后,乌鸦和豹肝提到嗓子眼的心终于落回肚子里。

两人感到十分庆幸,他们在冷天的时候跨过了许多条河流,那时的河流都冻结了,和平地一样坚实,他们从来没有考虑过解冻后该怎么渡河。

还好是和老乡同行,不然他们根本不可能走出这片草原。

……

当他们再一次渡河上岸后,仿佛无边无际的草原终于显露出它的尽头。

草原的尽头是森林。

阿巴很得意地宣告:“森林!我说过了,草原的尽头是森林!我没有说错!”

经过这段时间的勤学苦练,他的语言水平突飞猛进,日常的交流已经不成问题。

其实众人从来没有质疑过他的说辞,因为巫师大人早就说过了,在穿过草原后,还要穿过一片森林,才能抵达桃源之地。

到达这一带,便进入林郁熟悉的地理环境了。

位于燕山以北,赤峰境内和辽西地区的史前遗址是我国北方最重要最具代表性的考古学文化之一。

从8500年前的小河西文化,到兴隆洼文化,到赵宝沟文化,到小河沿文化,再到红山文化,数以千计的先民曾在这里定居,建起房屋和营地,传承延续了四千多年,发展出高度发达的玉石制作工艺,以及对天地和对祖先的崇拜。

也是在这里,出土了我国最早的龙形玉器,有着中华第一龙之称的玉猪龙。

这些事,就连张天这个外行也有所耳闻,科班出身的林郁更是了然于心。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