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Ctrl+D )
当前位置:笔趣阁>都市言情>华娱之风起2005> 第399章 浮躁(二合一)

第399章 浮躁(二合一)(2 / 2)

而且接下来他还计划着,用炒作的方式推自己女朋友一把。

使命,传承,这些玩意,太高大上,也太遥远,他还不够格,只希望以后有能力了,尽量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多做些事情吧。

陆远有些恍惚地走到朱亚闻和罗进跟前。

朱亚闻见他靠近,迫不及待地将橘子递过去,笑道:“大满贯来啦,尝尝,味道不错。”

陆远拿在手里瞧了瞧,脑子里还在想着刚才的事,皱眉道:“你俩这么好心?丫不会是酸的吧。”

“怎么可能!”

朱亚闻担心他多想,一把抢过,掰开,将大的一份重新塞回他手里,小的那份一分为二,一半给了罗进。

罗进咽了口唾沫,迟疑不定,本着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的想法,一口闷掉。

朱亚闻只觉牙酸的很,却也毫不犹豫。

“真甜啊。”两人强颜欢笑,不露丝毫破绽,面部表情整齐划一。

陆远点了点头,正准备尝尝,师兄黄小明从外头进来,毫不见外的伸手:“哟,吃橘子呢,给我来点。”

“给,刚掰开的,还没来得及吃。”陆远没多想,递了过去。

罗进同朱亚闻对视一眼,造孽啊。

黄小明吃完,感动哭了。

打闹一番,几人坐下,黄小明注意到周围那些频频打量的视线,用余光瞥了眼身边的师弟。

陆远自然也感受到了,却也没太在意,早已习惯,并挥了挥手。

又瞟了眼从外头进来的张一某。

方才于洋进场时,只少数几人微微起身。

而轮到张一某,全场有近半数的人站起来。

当张导落座后,立即有不少校友、嘉宾把自己的请柬递过去,求个签名。

张一某微笑了一下,倒也没有拒绝。

陆远将这一切尽收眼底,能理解,毕竟张大导最近风头一时无两,一部小成本文艺爱情片《山楂树之恋》,票房高达1.5亿,谁不想与其合作呢。

而另一名大导演陈凯戨,则安静地坐在于洋身边,没有受到签名的困扰。

众人捧着校园杂志,大红色的银幕上,播放着60周年院庆新拍的纪录片。

先是张会君院长发表讲话,紧接着张一某和陈凯戨先后上台。

“今天是母校六十周年,刚才看了纪录片浮想联翩,我们中国的电影事业是由一代一代人这样走过来的,传承过来的,祝愿母校生日快乐。”

“站在这个舞台上,我很感慨,我又看到我们当年的老师,谢铁骊、谢飞还有于洋……他们都老了,但我们的母校却越来越年轻。”

“.”

“下面有请表演学院2002级优秀校友,陆远。”

“啪啪啪。”

陆远走上台,现场顿时变得躁动,礼堂后方或站或坐的同学们,好一阵窃窃私语。

他扶了扶话筒,沉声道:“大家好,我是陆远。”

“啪啪啪。”

底下从北电走出的演员,导演,编剧,以及受邀的嘉宾,眼里满是好奇。

对于这位,他们早有耳闻,今年下半年内地最红的男演员,没有之一。

也清楚对方的另一个身份,是今天到场的所有人中,青年演员的代表。

陆远缓缓道:“六十载弦歌不辍,薪火相传。六十载潜心耕耘,春华秋实。

首先,祝愿母校生日快乐。”

“刚才走进校园时,遇到许多师弟师妹,都在恭喜我,恭喜我成为内地最年轻的视帝大满贯获得者。”

“啪啪啪。”

底下人笑,学生们鼓掌,师兄老牛逼了,下半年又又又霸屏啦,陆霸可不是开玩笑的,现在谁还敢说北电学子不会演戏,自打这位师兄出头后,但凡和中戏对喷,搬出这位大神,无往不利。

等掌声暂歇,陆远摇了摇头:“对此我感到很荣幸,但这些成就离不开电影学院对我的栽培。

我一直认为在电影学院求学的经历是上天送给我的一份礼物,更是我人生的一个转折点。

小时候,我从来没想过自己会走文艺这条道路。

进了电影学院时,王劲嵩老师在大学的第一堂课上讲了这么一句话:学演戏先学做人。

这句话让我在之后的日子受益匪浅,直到今天,我仍然把这句话当作人生和事业的座右铭之一。

我觉得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做人比做事更重要。做人一旦做好了,你的性格和为人处世的方式,你对事物的好奇心,对前辈和影视作品的敬畏,都会让你在电影事业的道路上越走越好。

记得在学校的时候,每天早上起床后,老师会要求我们进行台词训练,也就是练嗓子,整整练了四年。

当时觉得这是一件特别辛苦的事。”

底下又笑,那些站在后头举着手机,照像机的学生们,感同身受的疯狂点头。

他喵的,每天早上去金字塔吊嗓子,可太痛苦啦。

陆远也笑:“只是现在回想起来,却很感谢老师的严格要求,那时付出的汗水为后来的台词表演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可以说,我能有今天的成绩是和母校的关爱与教导分不开的。”

“我以母校为荣!”

“啪啪啪!”

有学生大胆开麦:“师兄,怎么才能像你那么红!”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