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Ctrl+D )
当前位置:笔趣阁>历史军事>仙侠版水浒> 139.第139章 新年快乐!

139.第139章 新年快乐!(2 / 2)

有人总结,古代读书人一共有四种:

一是读书做官,这是读书人最崇高的理想和信念;

二是歌功颂德,为有权有钱有势力的人歌功颂德来换取自己的利益达到个人目的;

三是告密,出卖别人为达到个人目的铺平道路;

四是嫉贤妒能背后整人,使用阴谋诡计去害别人,达到目的之后便开始小人得志,在害别人的同时还嘲笑那些不如自己的人。

黄文炳可以说是把这四条都占全了。

就是这么坏的一个读书人。

黄文炳一看宋江题得这首诗,就知道是反诗。

——敢拿自己跟黄巢相比,那不是想造反,想干什么?

黄文炳拿给蔡九一看,蔡九也觉得这是反诗。

也是宋江倒霉。

就在前不久,彗星突然出现在了汴梁城的上空。

街市又有小儿谣言两句道:“耗国因家木,刀兵点水工。”

正好应在了“宋江”这两个字上。

得了戴宗通风报信和出主意的宋江,起初还想装傻充愣蒙混过关。

可惜被黄文炳识破。

黄文炳让蔡九对宋江用大刑,将宋江打得皮开肉绽。

宋江挺不住这皮肉之苦,只能被屈打成招。

蔡九和黄文炳破了这么大的案子,自然赶紧让戴宗去跟蔡京报喜,顺便问问蔡京,到底是将宋江押送到东京汴梁城行刑,还是就地处斩?

宋江知道他自己这次麻烦大了,便托戴宗绕道去一趟乃头山,让晁盖想办法救他。

出于义气,戴宗去了乃头山,将事情的原委如此这般跟晁盖等人说了一遍,求晁盖务必救宋江一救。

吴用听后,看了一眼晁盖,然后说道:“此事易也。现今蔡九差院长送书上东京去,讨蔡京回报。只这封书上,将计就计,写一封假回书,教院长回去。书上只说教把犯人宋江解赴东京,问了详细,再行处决示众,断绝童谣。等他解来此间,我这里自差人下山救了宋江哥哥。此计如何?”

晁盖等人都觉得此计大妙,而且,好的是,萧让和金大坚就在乃头山上,干活的人都是现成的。

吴用亲自与萧让商议写蔡京字体回书,去救宋江。

而金大坚则趁着这个机会刻了蔡京的印章。

假书信伪造好,戴宗揣好书信,辞别了乃头山上的一众头领,取四个甲马,拴在腿上,“嗖”得一下子就消失在了原地,很快就跑得无影无踪了。

戴宗走后,乃头山上的一众头领继续吃酒。

一个时辰后,吴用突然叫了声:“坏了!”

晁盖等人不解:“甚么坏了?”

吴用道:“你众人不知。我们这封书信倒送了戴宗和宋公明性命也。”

萧让道:“小生这字写得没问题啊,就是蔡京来了,亦得说这字是他写的。”

金大坚也极为自信地说:“小生雕的名章,亦无丝毫差错,怎会害了宋江哥哥、戴院长性命?”

吴用看向金大坚:“我来问伱,你那名章上刻得甚么字?”

金大坚答:“翰林蔡京。”

——蔡京是翰林承旨出身,后来,虽然他官越做越大,但章用得一直都是这个“翰林蔡京”章。

吴用道:“就是这四个字,必要了戴宗及宋江哥哥性命!”

金大坚不解:“小弟每每见蔡太师书缄,并他的名章,都是这个。今次雕得无丝毫差错,如何有破绽?”

吴用道:“你众位不知。现今江州蔡九知府,是蔡京的儿子,如何父写书与儿子却使个讳字名章?”

吴用的意思是,父亲给儿子写信,不可能把自己是干什么的也一并说了。

萧让道:“这确实是一处破绽,可蔡九未必能看得出来罢?”

吴用道:“蔡九看不看得出来,我不知,但那黄文炳定能看得出来!”

晁盖一听,赶紧道:“快使人去追戴宗,再重写一封!”

吴用苦笑:“以他那速度,人现今只怕已在五百里之外了,如何赶得上?”

晁盖急道:“这该如何是好?我等岂不是害了宋江贤弟及戴院长?”

吴用说:“如今唯有劫法场,才能救了宋江哥哥。”

晁盖听言,果断道:“那还有甚么好说的,孩儿们,随大王我兵发江州!”

众多好汉得了将令,各自准备行头,连夜下山,望江州而去……

简而言之。

乃头山众位好汉到了江州后同李逵一块劫了法场。

与此同时,由张顺牵头的白龙庙英雄小聚义,也在研究怎么救宋江。

两伙人撞到一起了之后,恰好被官军给发现了。

宋江这段时间结识的戴宗、李逵、张顺、张横、穆弘、穆春、李立、薛永、侯健等九位好汉皆受此事连累,只能追随宋江去投乃头山。

值得一提的是,受了无妄之灾,让宋江彻底黑化,所以他带着乃头山的一众好汉和他新结识的一众好汉,智取无为军,活刮了黄文炳,彻底没了后路,只能上乃头山成了乃头山的二当家。

至此,乃头山有晁盖、宋江、吴用、公孙胜、李应、刘唐、縻貹、萧让、金大坚、杜兴、白胜、秦明、黄信、燕顺、王英、郑天寿、孔明、孔亮、石勇、戴宗、李逵、张顺、张横、穆弘、穆春、薛永、李立、侯健等二十八位头领,实力直追水泊梁山、摩尼教、龙虎山、房山。

见乃头山如今这么红火,晁盖是打心底里高兴!

晁盖以为他终于见到了实现他吹过的牛逼也就是让乃头山赶超水泊梁山的曙光!

与此同时,晁盖越发地觉得,当初他选择带人离开水泊梁山自立门户是一个正确的决定。

晁盖又看向吴用,心想:“当然,也多亏了吴学究,若不是他的众多谋划,我峰山也不能有今日。”

念及至此,晁盖对吴用说:“现今我峰山形势大好,追上水泊梁山指日可待!”

其实,晁盖心里想的是:“赶超水泊梁山指日可待。”,但他觉得自己说话还是收着点,显得有城府一些。

见晁盖连乃头山和水泊梁山之间的差距到底有多大都看不出来,吴用对晁盖越发地失望。

“我等还需努力啊。”吴用随口应付了一句,然后看向正朝着他和晁盖走来的宋江,心道:“不知此人如何,可能与江衍一斗?”

见宋江走近了,晁盖又不吝夸赞地对宋江说:“我峰山能有今日这般红火,皆贤弟之功也。”

宋江拜道:“小弟有甚么功劳,皆众兄弟抬爱罢了。”

晁盖板着脸道:“诶~!贤弟无须自谦,谁人看不出来,若不是他们皆敬爱贤弟,哪能上山聚义,使我峰山有了近三十位头领!”

宋江笑笑,默认了这都是他的功劳,然后转移话题道:“哥哥,小弟有一个不情之请。”

一旁的吴用心道:“来了,这位出招了。”

晁盖大方地说道:“皆是自家兄弟,甚么请不请的,你直说,为兄照办便是。”

宋江听言,也没再跟晁盖客气,而是直截了当地一指他们头顶上的“聚义厅”牌匾,说道:“小弟想将这聚义厅改成忠义堂……”

……

(本章完)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