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Ctrl+D )
当前位置:笔趣阁>历史军事>仙侠版水浒> 第208章 得不到的在骚动

第208章 得不到的在骚动(2 / 2)

赵佶准奏,降下圣旨:着枢密院立即差人赍敕前往汝宁州星夜宣取呼延灼。

当日朝罢,枢密院便拨一员军官,赍擎圣旨,前去宣取呼延灼。

当日起行,限时定日,要呼延灼赴京听命。

呼延灼听了圣旨之后,火急火燎地收拾了头盔衣甲,鞍马器械,带着三四十个随从,一同离了汝宁州,星夜赴京。

于路无话。

只说,呼延灼到了京师后,径直来见高俅。

高俅看那呼延灼仪表非俗,正是:

开国功臣后裔,先朝良将玄孙。家传鞭法最通神,英武惯经战阵。仗剑能探虎穴,弯弓解射雕群。将军出世定乾坤,呼延灼威名大振。

高俅大喜,并于次日带着呼延灼上朝去见赵佶。

赵佶也见呼延灼仪表非俗,喜动天颜,赐给呼延灼踢雪乌骓一匹。

呼延灼谢过恩,又随高俅再到殿帅府,商议起军剿捕梁山好汉一事。

呼延灼道:“恩相,小人观探水泊梁山兵多将广,拥有众多一流炼气士,不可轻敌小觑。”

顿了顿,呼延灼又道:“且贼居水泊,非船不能征进,我若只以马步军征剿,恐将失利,中贼诡计,还须得圣旨教水军同去,水陆并进,船骑同行,方可指日成功。”

高俅听言,为难道:“今我大宋只登州水军勉强堪用,可亦不过一二千之众,嗯……不然,将军先去剿那梁山贼寇,看他出战与否,若不出战,我再为将军调集水军,助将军强攻,如何?”

呼延灼也知道,赵宋王朝现在严重缺少水军,只能说:“好罢,但小人还欲乞保二将为先锋,同提军马到彼,必获大功。若是误举,甘当重罪。还望恩相成全。”

高太尉问:“将军所保谁人,可为前部先锋?”

呼延灼禀道:“小人举保陈州团练使,姓韩名滔,原是东京人氏,曾应过武举出身,使一条枣木槊,人呼为百胜将军,可为正先锋。又有一人,乃是颍州团练使,姓彭名玘,亦是东京人氏,乃累代将门之子,使一口三尖两刃刀,实力出众,人呼为天目将军,可为副先锋。”

高太尉道:“若是韩、彭二将为先锋,何愁狂寇哉!”

当日高俅就殿帅府押了两道牒文,请枢密院差人星夜往陈、颍二州调取韩滔、彭玘,火速赴京。

没几日,韩滔和彭玘就到了京师,然后来殿帅府参见了高俅和呼延灼。

高俅问道:“你等三路,总共有多少人马?”

呼延灼答:“三路马军共计五千,连步军数及一万。”

高俅道:“你三人亲自回州,拣选精锐马军三千,步军五千,约会起程,收剿水泊梁山。”

呼延灼早就打听清楚了,水泊梁山有兵马一二十万。

高俅让他就带八千人马去围剿水泊梁山,这跟去送死有什么区别?

所以呼延灼说:“此三路马步军兵,都是训练精熟之士,人强马壮,本可不必殿帅忧虑,奈何梁山贼寇过多,传闻有大小贼几十万,我等不足一万兵马,恐难取胜,乞恩相再多调集三五万大军,方能剿灭此贼。”

高俅听言,很是为难!

高俅为什么为难?手上有八十万禁军的他,难道调不出来几万人马?

肯定不至于如此。

高俅手上还是有点能战的人马的。

可问题是,高俅手上这点能战的人马,得为赵佶收复燕云十六州时刻准备着。

——要是赵佶要收复燕云十六,高俅这个掌管八十万京畿禁军的国防部长,派不出几支能打的人马,那高俅的麻烦可就大了。

八十万禁军全都要为收复燕云十六州做准备?

那个……实际上,赵宋王朝的京畿禁军,根本就没有八十万这么多。

当然,你要是看账面上,八十万,只多不少。

但实际上,这八十万禁军,连三成都不到,那些缺口,全都被赵宋王朝的各级官吏吃了空饷。

有人可能会说,就算京畿禁军只剩下二十多万,也不至于无法给呼延灼出三五万军队吧?

《靖康要录》载:高俅身为赵宋王朝的国防部长,却拿军营的地皮盖私家别墅,把禁军当作匠人,平日里根本不训练,只干匠人的工作。如果士兵没手艺,就得自己的钱再雇工匠;士兵没手艺也没钱,只会打仗,那对不起,京畿禁军不要这种吃闲饭的人。

这样一来,京畿禁军自然纪律废弛,将不知兵,无兵可用。

实际上,高俅将京畿禁军变成各种各样的匠人,最主要的还不是为了他自己干房地产方便,而是为了帮赵佶修建宫殿、修建艮岳万岁山。

这样一来,除了高俅预留出来的那些准备帮赵佶收复燕云十六州的京畿禁军将士,高俅手上剩下的那些“京畿禁军将士”,全都是手艺人,根本就打不了仗,高俅也舍不得派他们去打仗——他们要是死光了,谁去给赵佶修园子?

毕竟是体制内的人,呼延灼对京畿禁军的情况多少知道一些,所以,犹豫了一下,他只能说:“不然,便只能走精兵路线了。”

高俅问:“甚么精兵路线?”

呼延灼道:“小人探听过了,梁山贼寇之所以屡战屡胜,皆因其以具甲重骑兵开路,小人准备打造三千具甲重骑兵,再将其连在一起,制成连环马,或许能战而胜之。”

高俅大喜:“将军真良将也!”

呼延灼道:“此法虽好,却需三五千套人马具甲,及众多相应的军器。”

高俅大手一挥:“既是如此,伱可就京师甲仗库内,不拘数目,任意选拣衣甲盔刀,关领前去,务要军马整齐,好与对敌。出师之日,我自差官员来点视。”

呼延灼领了钧旨,带人往甲仗库,选讫一等铁甲五千副,一等马甲五千副,一等头盔五千顶,长枪二千根,衮刀一千把,神臂弓一万,箭矢不计其数,都装载上车。

临辞之日,高俅又主动给呼延灼拨与好马三千匹。

接着,呼延灼、韩滔、彭玘各自回到本州取来兵马。

不几日,三千具甲骑兵及五千武装到了牙齿的精锐步军,浩浩荡荡杀奔梁山泊而来……

……

(本章完)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