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Ctrl+D )
当前位置:笔趣阁>历史军事>仙侠版水浒> 第二百一十章 匹夫无罪,怀璧其罪(新年快乐!!!)

第二百一十章 匹夫无罪,怀璧其罪(新年快乐!!!)(2 / 2)

后来,滕府尹回来升厅,叫林冲除了长枷,断了二十脊杖,唤个文笔匠刺了面颊,量地方远近,该配沧州牢城。

而此事,到那还没有完。

不久之后,得知是孙定坏了他事的高俅,找了个机会,将孙定刺配去了沙门岛。

自那次杀鸡儆猴了之后,开封府的官吏,再没有人敢跟高俅对着干。

所以,有了高俅派人打招呼,徐宁家不论花多少钱打点,都跟石沉大海一般,一点用处都没有。

后来,真熬不住了的徐宁,只能借着徐娘子来探监的机会跟徐娘子说:“教徐安将我家祖传的雁翎圈金甲送去高太尉府上,或许能救我一命。”

徐娘子回家照办。

得到了雁翎圈金甲的高俅,本想不再置徐宁于死地。

可陈典却提醒高俅:“恩相忘了林冲乎?”

经陈典这么一提醒,高俅想到林冲那个他纵虎归山后,处处跟他作对,还嚷嚷着要打到京师取他狗命的例子。

于是,高俅派府干去暗示滕府尹,赵佶愤恨徐宁暗通水泊梁山,必须重判。

滕知府于是当厅除了长枷,读了招状文案,判了徐宁四十脊杖,令两个差解公人将徐宁直配沙门岛……

江鸿飞得知此事了之后,命令汤隆等人将徐宁的家眷尽数接到水泊梁山,又命时迁率领走报机密特种营去高俅家一趟,将徐宁的雁翎圈金甲取来,为了方便时迁,江鸿飞将自己的乾坤袋借给时迁使用,还有派人去除掉陈典这个小人,将这个人情做足。

……

《宋史·刑法志》说:“罪人贷死者,旧多配沙门岛,至者多死。”

简单的四个字“至者多死”,让人对沙门岛的恐怖有了无尽的想象空间,换句话说,一旦被“刺配沙门岛”,基本上就意味着死亡。

宋仁宗时,京东路转运使王元举就上书讨论刺配沙门岛的弊端。王元举说朝廷一年刺配到沙门岛的犯人有三百人,十年就是三千人,可现在只剩下一百八十人,其余的都死了。

从中可以看出“刺配沙门岛”犯人的死亡率有多高了,而且这剩下的一百八十人极有可能还是近期刺配至沙门岛的犯人。

也就是说去了沙门岛不是九死一生,而几乎是十死无生。

按照汤隆他们传回来的消息,徐宁去沙门岛,已经走了三个多月,去除在路上的时间,徐宁只怕也已经在沙门岛待了两个多月。

这么长时间过去,徐宁不说已经死了,也有可能随时死去。

所以此事宜快不宜迟。

于是,江鸿飞便将水泊梁山的所有治理和发展的事交给了王伦,统兵对战宋军的事交给了许贯忠总览,亲自率领亲卫军、背嵬军、踏白军、破敌军、马八军前往登州。

按说,打一个沙门岛,根本无需动用一两万多大军,更无需江鸿飞亲自出马。

可江鸿飞考虑到,赵宋王朝目前阶段唯一能动用的水军就是登州水军,也就是平海军和澄海军。

赵宋王朝总惦记来打水泊梁山,先派来关胜,又派来呼延灼。

这种情况下,赵宋王朝早晚得将其唯一的水军登州水军给调过来,毕竟,没有水军根本就打不了被八百里水泊保护起来的水泊梁山。

所以,别看登州水军不怎么强,但它的确是水泊梁山为数不多的威胁之一。

正赶上要去救徐宁,江鸿飞跟几位军师一商量,索性来个先发制人,先将登州水军给消灭了。

也正是因为有这样的打算,江鸿飞才亲自走这一遭,并带上了足够碾压登州军的人马,兵发登州。

从水泊梁山前往登州,有三条道可以走。

第一条是走水道,先由北清河入海,再走海路到沙门岛,这样的好处是可以避开沿路官兵,弊端是江船不能入海,得在青州再换海船。

第二条是走陆路,但这中间隔着众多州府,小两万大军招摇过市,难免会打草惊蛇。

第三条道便是,先走水路到青州,再从青州换陆路,这样最快,而且,不但可以节约些时日,还可以绕过好几个州府。

如果青州没在水泊梁山的手上,江鸿飞多半会走第三条路。

可青州,尤其是临海的青北地区,早已经完全在水泊梁山的掌控下了。

所以,江鸿飞选择第一条路和第三条路混合来走。

所有的事情都定好了之后,小两万大军,五百人马一船,共计不到四百艘大船,浩浩荡荡地从北清河来到了青州港口。

到了青州后,江鸿飞派背嵬军去打平海军,为了保险起见,江鸿飞派孙静跟背嵬军一路;派踏白军去打澄海军,为了保险起见,江鸿飞派朱武跟踏白军一路;另外,破敌军负责接应背嵬军,马八军负责接应踏白军。

不想,孙立却主动跟江鸿飞请命,由他马八军来打澄海军,理由是他更熟悉登州的道路,也更熟悉澄海军,免得因为不熟悉道路等小事而耽误水泊梁山的大事,教澄海军逃到了海上,成为水泊梁山的心腹大患。

江鸿飞之所以带孙立和马八军过来,就是因为孙立熟悉登州的一切。

而且,孙立说得很有道理。

于是,江鸿飞临时将马八军和踏白军的任务给对调了,并让孙立给背嵬军找点向导。

主攻任务没了,只剩下接应,这惹得卢俊义看孙立都不是好眼神。

可孙立全然不惧。

孙立心道:“统兵打仗,可不是看个人的武力,而是看带兵能力,别以为你几个实力强大,所统兵马又是精锐,便能强过我,大家熟强熟弱,手底下见真功夫!”

其实,有这样想法的人,可不只孙立一个。

如今,水泊梁山之势,由于江鸿飞实行“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策略,在外面虽然不显,但知道水泊梁山到底积蓄着一股怎样强大实力的梁山好汉,如今全都憋着劲立功。

毕竟,在梁山好汉看来,水泊梁山进可以夺取天下,退还能建立一小国,左右都能成为开国功臣,这谁不想更进一步?

而送走攻打登州水军的四支马军后,江鸿飞率领亲卫军登上萧嘉穗早就准备好的海船,亲自前往沙门岛救人……

……

(本章完)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