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Ctrl+D )
当前位置:笔趣阁>历史军事>仙侠版水浒> 第292章 缓兵计

第292章 缓兵计(2 / 2)

耶律淳的王妃萧普贤女,才三十多岁,她是一个很有野心的女

人,而且他与耶律延禧有仇。

——几年前,耶律章奴与萧普贤女的弟弟萧敌里密谋废掉耶律延禧立耶律淳为帝,不想,耶律淳并不接受,他审时度势后,将萧敌里等人斩首,并将首级送给了耶律延禧。一同被耶律淳送给耶律延禧的还有萧普贤女。所以,此前萧普贤女一直被耶律延禧囚禁在辽上京。后来辽上京失陷,耶律延禧又将萧普贤女囚禁在辽中京。直到前不久,萧普贤女趁辽中京混乱之际逃出辽中京,逃回燕京。

萧普贤女恨耶律延禧,她觉得,辽国到了如今这般大厦之将倾、狂澜于既倒的地步,全都是因为耶律延禧昏庸所致。

萧普贤女也恨耶律淳,她觉得,若不是耶律淳优柔寡断、妇人之仁,而是跟他们一道夺了耶律延禧的皇位,辽国肯定不会落到今日这般田地。

如今,耶律延禧这个辽国的皇帝在辽国濒临亡国之际不见了,杳无音信,萧普贤女觉得,这正是废掉耶律延禧立耶律淳为辽国皇帝的绝佳机会。

而耶律淳如今已经六十了,身体还很不好,关键耶律淳的独子早就死了,如今只剩下一个女儿,也就是天寿公主耶律答里孛,如果耶律淳登基称帝,再不幸死了,那么大辽帝国的最高统治权有可能()

就会落到萧普贤女的手上,到那时,萧普贤女就能成为大辽太后萧燕燕第二了。

与此同时,辽国的宰相李处温也联系好了奚王萧干、辽国十一曜大将等人准备拥戴耶律淳。

萧普贤女与李处温一拍即合。

这日,李处温、萧干、耶律大石(即耶律得重,得重是他的字)、李处能、李奭、左企弓、虞仲文、康公弼、曹勇义等蕃汉百官、诸军头领、僧人道士以及父老乡亲等数万人,陆续汇聚到燕王府大门外。

李处温、耶律大石和萧干代表番汉百官走进王府,请耶律淳到大门外接受百官朝拜之礼。

耶律淳坚辞不受。

耶律大石说:“今大辽就好比一艘大船,没有了舵手船怎么航行?若大王不肯当这个舵手,这艘船很快就要沉了,大王忍心看这一船人都落海而亡吗?”

萧干说:“目前只有大王是大辽帝室最有威望的人,大王登基称帝,顺天意,称民心,请勿推辞,大辽已别无选择!”

李处温说:“登基并非篡位,唐朝安史之乱时,皇帝李隆基逃离长安,太子李亨在灵武自行登基为帝,后他组织力量,终于平定叛乱,恢复大唐河山。现今大辽也面临同样的形势,大王若不登基,百姓何归?”

萧普贤女也对耶律淳说:“今国家还未灭亡,可皇帝却找不到了,这不是荒唐吗?如此下去国运岂能久远?大王乃燕京城里辈分最大、威望最重、职务最高的皇族,理应由大王继承皇位。”

在萧普贤女的劝说下,耶律淳在李处温、萧干、耶律大石陪同下走出大门。

这时,守候在大门口的李处温之子李奭,迅速将一件赭色袍子披在了耶律淳身上。

台阶下的番汉百官和数万名百姓都一起山呼拜舞,热烈庆贺。

望着眼前跪在地上不肯起来的数万官民,耶律淳只好点头答应。

于是,番汉百官上尊号,称耶律淳为天锡帝。

耶律淳任命李处温为太尉,萧干为北枢密院使,耶律大石为西南路都统,左企弓为司徒,曹勇义知枢密院,虞仲文参知政事,张琳为太师,李处能直枢密院,李奭为少府少监,驸马都尉萧旦知枢密院事等,封萧普贤女为德妃,改怨军叫常胜军,改元建福并实行大赦,降耶律延禧为湘阴王。

从此,本就摇摇欲坠的辽国,分成了两大势力范围。

耶律淳拥有燕云十六州、平滦营三州以及名义上拥有上京、辽西等地。

而耶律延禧则拥有沙漠以北的西南路和西北路招讨司诸蕃部族。

江鸿飞简单地跟乔道清介绍了一下辽国目前举步为艰的形势,然后说道:“鉴于辽国形势如此,我才与赵宋议和,将军队抽出来,准备率军北上收复燕云十六州,为我汉人夺回这块已经失去了二百多年的疆土,教我汉人不再受胡虏的威胁。”

听江鸿飞说,他跟赵宋王朝议和,是为了北上伐辽,乔道清非常诧异,他道:“辽强盛时疆域幅员万里,整个草原皆在其统治下,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寨主以一寨之力去伐辽……”

后面的话,乔道清虽然没有说出来,但他的意思已经很明显了,那就是,水泊梁山是不是有些螳臂当车、自不量力了?

江鸿飞总不能说,现在辽国连五万人马都没有,我是去捡大漏的?

江鸿飞豪气干云地说:“大丈夫有所为有所不为,失去了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不知还得过多久,我汉人还得受胡虏骚扰、勒索多久,我汉人才能收复燕云十六州,才能拥有一个安全的边境,江衍断不会放过这个机会!”

虽然乔道清不看好江鸿飞的想法,但他很佩服江鸿飞的勇气,觉得江鸿飞真是一个大英雄、大豪杰,在这方面,田()

虎确实是跟江鸿飞比不了。

同时,乔道清也接受了水泊梁山跟赵宋王朝议和的理由。

这时,江鸿飞主动说起:“实不相瞒,乔道长今日不来我这里,我亦准备这两日派人去你家商量,在我率大军北上收复燕地七州的同时,田虎兄长也派兵北上去收复云地九州,我二人共同完成收复燕云十六州这个壮举,如何?”

乔道清很心动,可他知道,田虎绝对没有这个魄力。

而且,最近田虎都让种师道给打出潼关了,田虎应对种师道都已经焦头烂额了,哪还能向辽国这个曾经叱咤风云的草原帝国开战?

搞清楚了水泊梁山和赵宋王朝议和的原因,乔道清没有就此罢手,而是再度发难:“那贵寨与赵宋议和,以大河为边界,是何意?”

不用江鸿飞指示,柴进就站起来顶雷道:“此事怨我,是我没看出赵佶君臣离间你我两家的阴谋,草草地就签署了和约,哥哥已然将我骂了,教我尽快去你家做个解释,可我近来正在担任武举考官,准备等此事了了,就去你家做出解释,消除这个误会,不想道长却先来我家了。”

有了柴进的铺垫,江鸿飞才开口道:“柴进贤弟做事不认真,我已然训斥过他了,若是田虎兄长觉得我家与

赵宋签得这份和约有问题,待我伐辽回来,定去找赵宋改了这和约,如何?”

“这……”

乔道清不是不怀疑这是江鸿飞和柴进的缓兵计。

可江鸿飞前面已经说得很明白了,那就是,现在的辽国非常虚弱,他准备集中全力去伐辽,收复燕云十六州。

值此关键时刻,田虎要是逼江鸿飞找赵宋王朝改和约,首先显得田虎太小家子气了,其次也容易让水泊梁山制定好的战略战策再节外生枝。

而且,老实说,江鸿飞愿意给田虎个交代就已经是人情了。

别忘了,江鸿飞和田虎都是强盗,两家相互火并,那可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

以乔道清对田虎的了解,只要田虎有火并江鸿飞的能力,绝对会毫不犹豫地火并江鸿飞,然后席卷天下,完成大一统。

这么一看,江鸿飞愿意跟田虎解释,还表示,如果田虎坚持,他打完辽国,就去找赵宋王朝改和约,真是已经做到仁至义尽了。

而江鸿飞都已经做到这种地步了,田虎如果还抓着这件事不放,那纯粹是想跟江鸿飞撕破脸。

想明白这些,乔道清只能是悻悻地无功而返……

……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