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Ctrl+D )
当前位置:笔趣阁>历史军事>仙侠版水浒> 第三百零四章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第三百零四章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2 / 2)

虽然所属世界不同,但道理是相同的。

不管江鸿飞愿不愿意承认,金军都是这个时代最强大的军队。

而只要江鸿飞拿下燕云十六州,江鸿飞就势必要跟金人做邻居。

偏偏,金人还狡诈、贪婪、凶悍。

江鸿飞要想击败金人,就势必要学朱棣,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亲自跟金人死磕。

再者,以江鸿飞目前的地盘来看,也确实没有比燕京更适合当首都的地方了。

所以,早在北上之前,江鸿飞跟自己的一众臣子就商量过了,要定都在燕京。

而且,就像之前韩昉所说的那样,燕云地区这一带,居住人员成分十分复杂,有许多契丹、奚、渤海等人,不全是汉人。

关键,就是燕云地区的汉人,都跟内地的汉人有所不同。

燕云地区这里的汉人,有一种特殊的称呼——汉儿。

汉儿,最初是古代少数民族对汉人的称呼,如汉乐府中有诗说:“我是虏家儿,不解汉儿歌。”,唐诗中也有“汉儿尽作胡儿语,却向城头骂汉儿”的诗句。

最初,“汉儿”这个词语与“汉人”同义,并无褒贬的意味。

但在辽国获得燕云十六州后,特别是在大辽帝国与赵宋王朝对峙期间,辽与宋对分属于两国境内的汉民的称呼开始发生了变化。

具体就是,辽人称呼宋朝境内的汉民为南人,而称呼本国境内(主要是燕云地区)的汉民为汉儿。

宋人也称呼辽国境内的汉民为汉儿,有时还骂他们为番人。

辽、宋以及后来的金国,对燕云地区的汉民都一致称呼为——汉儿。

这表明,汉儿已演变成一种带有蔑视口吻的特称,这也反映出辽、宋和金,都对燕云地区的这些汉民很不信任。

这可不是小事。

历史上,宋人当面以“番人”来辱骂燕云地区的汉儿,又因赵佶君臣的不作为,宋人与燕云地区的汉儿之间严重缺乏认同感,宋人视汉儿“非我族类”的情绪是很强烈的。这样,也必然使得燕云地区的汉儿无法在宋人那里找到归属。于是,汉儿其心益贰,俟衅且发,最后导致他们纷纷叛宋投金。

这样的结果就是,金人本来不具备灭宋的实力,但在汉儿的帮助下,靖康之耻发生了。

甚至,后来的宋金之战,有很大程度都是汉人之间的内战。

到了蒙元时期,更是出现了四等人制度,使得汉人彻底分裂。

要不是出了一个朱元璋,那么汉民族就要彻底被分成两个。

而江鸿飞将都城建在燕京,施以合适的民族政策,才能彻底收复燕云十六州,避免汉人分裂。

总之,燕京这里是江鸿飞给自己选的都城,所以,李逵提出来的,硬打,然后大开杀戒,肯定不行。

——杀戮是不可避免的,问题是,杀谁,这得好好抉择和计划。

李应帮江鸿飞回答了李逵后,李逵嘟嘟囔囔道:“不打,那个姓萧的娘们还能白白把燕京城给我们?”

李逵这话糙但理却不糙。

所以,一时之间,众人全都陷入了沉默。

见没有人说话,郭药师献策说:“若微臣所料不错,过几日,萧太后必派兀颜光率领辽国十一曜大将、二十八宿将军引辽兵倾国而来,与我梁山军决战。那时,燕京城内必然空虚,我们可趁此时机,绕道捣虚而入。我建议,选派一支轻骑兵悄悄东去,从固安渡河至安次,然后直插燕京。燕京城内汉民,若获知王师来到,必为内应,如此则燕京可兵不血刃而得。”

李逵知道江鸿飞不待见郭药师,因此骂道:“放你娘的屁,契丹人有那么傻,放着坚城不守,出来与我梁山军决战找死?!”

江鸿飞将脸一沉,呵道:“铁牛,你怎么跟郭参谋长说话呢,还不快与我赔罪!”

江鸿飞发话了,李逵不情不愿地冲郭药师一抱拳:“俺早上吃屎了,说话臭,你便当没听过吧。”

郭药师赶紧赔笑道:“李将军有所不知,契丹人不擅长据城而守,他们与敌人交战,多数都是在战场上以弓马与敌人决胜负,只有辽人当中的汉儿军喜欢据城而守,可汉儿军又很难占据辽军的主导地位,再者,辽国十一曜大将、二十八宿将军可布置太乙混天象阵,此阵最为凶险复杂,是辽国的杀手锏,但此阵要求颇多,仅精兵,便需要二十万,关键此阵需得在空旷之地才能摆下,他若是据城而守,如何能使出他最后最强的手段?”

解释清楚李逵的疑惑,郭药师才笑着说:“李将军不知道个中原委,才错怪了药师,不知者不怪。”

李逵张了张嘴,面对好脾气的郭药师,他竟然哑口无言,最终只能用鼻子“嗯”了一声。

也真不怪一贯极能胡搅蛮缠的李逵,都不说话了。

首先,郭药师的态度是真好,伸手还不打笑脸人,哪怕浑到李逵这种程度,见郭药师都这么贴脸说话了,也不好当众再骂郭药师了。

关键,如果真是这样,那么郭药师的主意就可行了,李逵虽然浑,但他不蠢,哪能不知,他再闹下去,耽误了江鸿飞的正事,江鸿飞没准就收拾他了。

江鸿飞问郭药师:“这条路线你可熟悉?”

郭药师忙说:“微臣很熟悉,愿做向导,请国公放心。”

江鸿飞又问:“固安、安次一带,萧普贤女能不设防?”

郭药师回答说:“萧太后手中兵力有限,能凑齐布置太乙混天象阵的二十万精兵就不错了,哪还能将防线布置得那么长?从这里东去固安八十里,从固安再往东北行进一百三十多里,方能到达安次。这么远的距离,应该能跳出辽军的防线。”

江鸿飞又询问众军师、众将领、文武百官,大家都认为这是一个出奇制胜的妙计。

于是,江鸿飞批准了这个奇袭燕京的计划。

接着,江鸿飞就开始一一扫视众将,挑选去执行这个任务的将领。

就见,江鸿飞帐下的将领,此时此刻全都昂首挺胸,就差对江鸿飞说:“哥哥,就让我去执行这个光荣地任务罢!!!”

……

(本章完)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