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Ctrl+D )
当前位置:笔趣阁>玄幻魔法>大夏伶仙> 第361章 洛宁,接旨!

第361章 洛宁,接旨!(2 / 2)

可是洛宁却似乎没有看见一般。

很快,倭军就下降到百万以下,接着是五十万…三十万…二十万…

直到下降到十几万人,洛宁才打出一个兵道手诀,命令亡灵战士停止杀戮。“投降…投降!”

“饶命…”

这最后的十几万人本来麻木了,只等着被斩杀。可是此时阴兵停止杀戮,又纷纷下跪求饶。

洛宁笑道:“这十几万人,就留给英子,让她来维持局面。”

陆翩翩点头,“我们没法驻扎倭国,是要给英子留点家底,不然她手中没兵,镇不住。”

倭国的精锐兵力几乎丧失殆尽,只剩下这十几万人了。

而倭国真人全部折损,强者高手也损失惨重。

英子有这十几万精兵打底,也能控制局面了。

洛宁却是叹息一声,“可惜剩下这么多的千里马,却无法运回西藩。”

周围观战的倭人,见到幕府全军覆没,顿时魂飞天外,作鸟兽散。

任谁也想不到,声势浩大的大津之战,仅仅半天工夫,就以幕府大军全军覆没落下帷幕!

一百五十万大军,这么多的强者啊,就这么葬送了啊。

只要不是白痴就都知道,幕府完了,神国也完了。

不但幕府要灭亡,就是神国的脊梁,也彻底被打断了。

原以为神国多么强大,似乎战无不胜。原来,神国竟然如此脆弱,如此不堪一击!

大津之战的结果传到各地,整个倭国顿时笼罩在无边的阴云之下,

可是同时,又有无数的底层贱民,反而欣喜不已。

大津决战的结局,也奠定了英子女王的王廷基础。丧失力量的各藩,已经没有反抗新王廷的力量了。

十月初十,洛宁压着十几万俘虏和幕府将军,回到了平安城。

英子女王率领新任命的朝廷百官,恭恭敬敬的出城迎接,高奏凯旋乐。

洛宁还给自己加了大夏钦差大臣的头衔。英子女王率群臣当众向他跪拜,表示藩国臣服天朝上国之意。

当天,幕府将军丰德秀康,这个统治倭国百年的大人物,在平安城当着所有人的面,被处以斩首之刑。

丰德秀康等人死后,还被传首关东各藩,震慑不服。

同一天,镇西寺主爱染法王,在皇宫罗生门前的广场上,被处以元神凌迟酷刑。

原本高高在上、不可一世的爱染法王,当众哀嚎了几个时辰,才痛苦无比的魂飞魄散。

就是他的尸体,也被老鼠啃噬殆尽。

一千多从镇西寺被解救出来的女修,包括英子公主,见到爱染法王死的如此凄惨,道心才有所愈合。

第二天,英子女王在洛宁和陆翩翩的授意下,连接颁布诏书。

第一道诏书,改倭国为大夏瀛洲,尊大夏天子为君,自为臣属。

第二道诏书,以倭国为大夏瀛洲,废天皇僭越之号,更号为瀛洲王。历代所谓天皇,皆改为王号。

暂时,以瀛洲王兼任瀛洲牧。

瀛洲王廷每三年,遣王使去长安觐见,纳贡。

瀛洲王每十年,亲自入长安觐见天子。

瀛洲王册封世子、大婚、谥号等大事,皆须报天子。

瀛洲牧须由大夏朝廷委任。

瀛洲王驻平安城,瀛洲牧驻大宰府。

第三道诏书,废黜幕府。

第四道诏书,召回骚扰大夏海疆的倭国水师,改倭军为夏军。

第五道诏书,颁布《大义诏》…

一道道诏书,让不知道多少倭人怒火中烧。

可是,倭国大军损失殆尽,绝大多数强者也都陨落,根本没有反抗之力。

至于英子女王本人,根本没有王图霸业的野心。她对倭国,早就没了认同。

她想做的,只是得到陆翩翩和洛宁的认可,最后能收她为徒。

什么狗屁神国的存亡荣辱,她才不关心。

下了几道王命,英子女王就派遣使者,渡海去大夏,进长安觐见天子。

当然,使者的人选也需要洛宁同意。

洛宁和陆翩翩也知道,虽然眼下倭国没了反抗之力,可将来就不同了。

要想彻底控制倭国,将这个“瀛洲”消化掉,那就需要大夏朝廷接下来的措施。

这些年,倭国一直是大夏的敌人,对大夏沿海州郡多有荼毒。

他拿下倭国献给朝廷,如此滔天之功,就算换来的是大夏朝廷的猜忌,他也无所谓了。

……

一个月之后,洛宁和陆翩翩帮助英子稳固了局面,眼见瀛洲王廷的班子开始运转,就准备离开平安城。

这段时间,洛宁心中也很不是滋味。

因为每天,都有大量的亡灵战士怨念消散,轮回消散。

到了快离开平安城的时候,原本五十万亡灵战士,只剩下三万两千多顺利修成鬼道,其他四十多万阴兵,全部转世寂灭了。

说起来,它们得到超度和解脱,对它们而言是好事。

可是洛宁还是有些惆怅。

是这些亡灵战士,让他找到了兖州鼎的下落,还让他消灭了倭国大军,将倭国变成了瀛洲。

好在,还是有三万多阴兵有了机缘,成为真正的鬼修,拥有了阴寿,得以继续存在。

而且这三万多鬼修战士更加强大,很多都是八品鬼修,七品鬼修也有一千多。

它们能有这个机缘,当然也因为洛宁的祭祀大演。

洛宁暂时将三万多强大的鬼军留在平安城镇守,让陆翩翩统领。

然后他自己离开平安城前往北州的隐山。

奇怪的是,洛宁一离开平安城,整个平安城的红叶,居然一夜之间枯萎。

洛家用飞剑赶路,六万里的路程两天就到了。

第三天黄昏,他就找到了隐山中的一个太玄宫。

那个太玄宫隐藏在密林之中,原来早就荒废了,起码数千年没有香火。

这个废弃的太玄宫,估计就是倭国人自己都不知道。

若非借助亡灵的愿力的感应之力,洛宁就是在倭国找十年,也未必能找到这个地方。

洛宁进入荒废的太玄宫,放出神识搜寻,很快就感应到九州鼎独有的王道愿力气息。

就在废墟之下数丈深的地方。

洛宁顿时如释重负的松了口气。他打出几个挪移诀,挖开废墟,很快就看见了密室中的兖州鼎!

大小、气息、道纹和梁州鼎差不多,只是上面铭刻的地理山川和鸟兽不同。

找到了!

洛宁心中喜悦,但因为已经有了梁州鼎,此时也没了那种震骇。

洛宁收了兖州鼎,不禁自言自语的说道:“还有七只!”

又在附近搜寻了一边,没有发现其他东西。

只能断定,这个地方曾经是个很大的道场,后来被毁了。

洛宁离开隐山,两日后再次回到平安城。

陆翩翩见到他的神色,都不用问,就知道这男人顺利的找到了兖州鼎。

这次倭国之行,终于功德圆满。

该离开倭国西归了!

……

十一月底,洛宁和陆翩翩带着三万多阴兵,数百想回中原的女修,大摇大摆的离开平安城。

然后在神户出海,乘坐英子女王准备的船队,离开了改为瀛洲的倭国。

因为带着三万多鬼修和数百个夏人女修,两人无法使用飞剑,只能老老实实乘坐海船回去。

十日之后,船队来到落魄岛附近。

陆翩翩召回驻扎落魄岛的战舰,一起返航。

这一次,失魂落魄的倭国水师,根本不敢阻拦。

就是倭寇海盗,看到阴气如云的船队,也远远避开。

崇禛四年元月初五,船队终于回到了大夏扬州的入海口。

然而让洛宁意外的是,他一下船,就遇见了一个熟人。

蔡籍,蔡玄书!

“致远啊!”一身大红官袍的蔡籍看见洛宁,顿时笑容满面。

“致远兄在倭国干的好大事!陛下龙颜大悦,满朝皆惊啊!”

“陛下命我为钦差,专门在此等候你回国,我已经等了数日了。”

“洛宁,接旨!”

ps:本来倭国的事还有写几章,但大家不愿意看,评论很少,我就只能尽快结束了。

用“元寇亡灵”灭倭,我自以为是“神来之笔”,谁知读者没有什么反应,只能赶紧让宁哥回国。(本章完)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