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Ctrl+D )
当前位置:笔趣阁>都市言情>重生06,从拒绝校花表白开始> 345.第339章 风暴过处(1)

345.第339章 风暴过处(1)(2 / 2)

哪个老师能教出这种学生?可谓教师巅峰了好不好。他们现在只觉得方圆在回馈师恩。

为啥?

瞅瞅那边的篮球场,飞越餐饮捐的五十万建的!

当时还匿名呢,现在一切都说的通了。

尤其是参加过李响婚礼的几个老师……

【老板吩咐了,谁欺负车上的人,谁就得立正挨打!】

【我老板叫方圆!有本事找去吧!】

当初那个威风凛凛的女保镖说的话一瞬间在脑海中浮出水面。

瞧,通了,通透了。

哪个叫重情重义,什么叫师恩似海!

他们只恨方圆为什么不是自己班的学生。

周兴今天甚至打了一丢丢粉底,黄毛不见了,染黑了,还模仿起方圆剪了寸头。

小衬衫黑风衣,浩子兄弟今天倍儿帅。

他觉得自己重任在身,必须监督五中这个老校长帮老板把逼装圆咯。

这时,一个超胖的高个儿男人从人堆儿里挤了进来,走入校门,两手拎着至少十杯热奶茶。

路过张志远和周兴时,男人微微颔首,却依旧面无表情,浑身透着一股子阴郁。

周兴奇道:“这人是?”

张志远叹了口气,微微摇头:“一个老师,得病了,不用管他。”

胖子是刘寒,刘寒的确得病了,相思病晚期。

李响在时,他每天都给人家送奶茶喝。

李响走后,他依然每天买十杯奶茶,自己喝,喝不了就给同事喝。

短短一年间,曾经那个高大帅气的体育老师不见了,变成一个脱发发福的大胖子。

很多人劝他不要酱,但他控制不住,走不出来。

那个漂亮呆萌的同事离开了,他却走不出来。

身体素质不能再教体育课,他主动申请调到后勤,工资减半,只为留在这里,活在回忆里。

wwш● ǎ n● ¢ ○

东山电视台、东山晚报、晨报、东山都市报,以及教育局的几个领导都来了。

他们跟着张志远来到了高一三班的教室。

之所以不去高二和高三的教室,是因为高二和高三的在校生认识方圆,容易捣乱。

高一新生没见过他,只听说过此前有个牛逼哄哄的学长毕了业。

很多小男生九月份入校后就暗暗在心里对自己说,在此后三年一定超越那个劳什子大魔王,将校霸极限拉高,做大做强、再创辉煌。

但此时此刻,弱小且懵逼的他们统统被撵到了走廊里,看着校长和许多老师带着一堆扛着摄像机的记者们在教室里夸夸而谈,他们懂了,传说就是尼玛传说,他们终其一生都超越不了。

可至少……得让“五中娇花榜”重启吧?

不然这高中念的还有什么意思?

张志远指着靠窗倒数第三排的座位,冲着镜头说:“瞧,那就是方圆同学刚刚入学时坐的位置。

“那时他就是一个阳光开朗浑身灵气的男孩子,我一早就瞧出他以后有出息,所以才让最有才华和经验的陈婉老师当他的班主任……”

闻言,身边懂球的老师都懵了。

高一的方圆阳光开朗浑身灵气???

那时他明明装酷耍帅不说话,而且一身戾气好不好。

再说……陈婉有才华、有经验?那时她刚刚从业一年多……

张志远目光幽幽,似乎陷入回忆,淡淡说:“遥想当年,那孩子在课堂上认真学习的样子一下子就浮出来了,啧啧,时光飞逝、岁月如歌啊。

“呵呵,老了老了,爱絮叨。

“瞧!”张志远指向窗台上的那个花盆,“那盆文竹就是那孩子献给班级的,一晃三年矣。

“还有,你们应该都知道,方圆高二时曾经写过一首咏竹诗,还得了鲁迅奖呢。

“岁岁不觉苦,步步入云端……入云端,这孩子,早熟、小时候就有这志气呢。

“现在想来,可不就一步入云端了么。”

几个知道内情的老师更傻了,这花……不是您抓到他在水房抽烟,罚他买的么??

闵螳螂低着脑袋后退,隐入人群。

他怕极了。

他怕校长会突然指着他说:瞧,这就是那孩子当时在课堂上打过的老师……

——

时间还早,柯绍先送方圆去了美食街,然后自己开车去了学校,他需要提前跟校方交待事宜。

家楼下,方圆上了邹安的车。

消失一上午的邹安一直守在这。

“没走?”

“没走,一直在楼上。”

邹安说的是沈凝飞母女。

本打算是地下情玩一阵,但觉得不尊重对方,方圆还是决定在去学校之前,先见一下准丈母娘。

邹安没吱声,似乎明白他内心此刻的纠结。

方圆淡淡说:“给我根儿烟。”

“……”邹安劝道:“戒了就别捡起来了。”

方圆摇摇头,径直打开手扣,抽出一根儿荷花。

邹安无奈,给他递火。

方圆没要:“不抽,叼着找找感觉。”

【你们不合适,分开吧。】

【彩礼五十万,你拿不出来的。】

【或者能换个房子?】

【你都做不到的,这个年纪了,你们真的不合适。】

【是,除了你,谁都行。】

那时,方圆知道高彩礼也好、换房子也罢,不过是她刻意的刁难。

刁难来自于偏见。

看的东西越多,读的书越多以及重生后的乍然清醒,方圆明白了这个世界上根本就没有绝对的偏见。

就算是理论家,或者研究史学的专家,这些权威的理论也只是一种自我的见解。

见解来源于认知、成长环境,很主观。

听得多了,见得多了,兼听则明,人就会形成自己的一种“见”。

他现在很理解吴语,作为一个母亲,她是爱着自己女儿的,只是有些极端。

希望自己的孩子过上物质丰足的生活,这是当下所有家长的愿景,是钱本位的社会缩影,无关对错。

邹安问:“你打算怎么办?说服?”

方圆打开车门,丢掉烟。

“不说了,人不是靠讲话来生活的,认知不同,说是不行的。”

方圆准备顺着吴语的认知做,满足她的认知。

关车门前,他用手指点了车窗。

邹安说:“明白,准备好了。”(本章完)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