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Ctrl+D )
当前位置:笔趣阁>历史军事>盛唐挽歌> 146.第134章 我以我血荐轩辕

146.第134章 我以我血荐轩辕(1 / 2)

第134章 我以我血荐轩辕

当年太宗勒石,写下五言诗记录会盟的地方,并不在灵州城内,而是在灵州郊外不远处,贺兰山脚下一处显眼的山丘上。

这里原本什么景致都没有,太宗灵州会盟后,当地官府在此修建了祭坛,以及亭台庙宇,每年都会祭祀供奉。

此时此刻,站在高处的祭坛上,李隆基看着山丘下密密麻麻,人数超过千人的铁勒诸部头领与使节们,心中感受到了太宗皇帝当年的豪情壮志!

今日,他终于登上了太宗当年的舞台,创造了与之不相上下的功业。

不,将来他还要超越太宗!达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巅峰!

现在李隆基觉得自己是无所不能的!

“昔日,太宗与铁勒诸部会盟于此,自此混元已降,殊未前闻;无疆之业,永贻来裔。古人所不能致,今既吞之。前王所不能屈,今咸灭之。斯实书契所未有,古今之壮观。

如今突厥小丑已灭,草原诸部,须各守其地,以子之礼侍奉大唐,我大唐则以父之礼待之。歃血为盟,立碑为证,永不相背……”

高力士扯着嗓子宣读着诏书,李隆基一言不发,昂着头眺望远处蜿蜒的黄河,只觉得瑰丽壮阔,美不可言。

这便是天下,这便是江山啊!

李隆基在心中暗暗感慨,随即黯然。

“将军有什么事情吗?圣人有何口谕?”

这其实也很好理解。

但这繁似锦,荣耀瞩目的一幕,却与杨玉环无关。

敦煌这边年蒸发量是降雨量是几百倍,完全靠着祁连山雪水与地下水维持绿洲生态,本地居民生存完全依赖于坎儿井和引水渠来灌溉农田。

此刻李隆基就想对着空旷的远方大喊一句:还!有!谁!

“饮血酒!”

大唐的神圣火焰,永远都不会熄灭!

……

那些享受不尽的珍馐美味,享受不尽的红粉佳人,享受不尽的歌功颂德,全都属于他。

方重勇忍不住感慨叹息了一声,他隐约觉得,开元是不是少了两年。按说,应该没这么快进天宝吧?

嗯,确实是的,替换完了以后,天宝二年就不必再走这个程序了,但今年必须要走程序。

“我等愿执子之礼侍奉大唐,世代恭顺,永世不背。”

然而当杨玉环离开宅院还不到一炷香的时间,门外就冲进来几个幽州军锐卒,将服侍杨玉环的宫女及宦官一个不剩,全都敲晕了!

很快,文士打扮的许远走进院子,对那几个士卒说道:“把这些人丢入黄河,动作要快。将来若是被发现,你们就咬死说是张十将(张巡)指使威胁你们这么做的。”

山丘下方的铁勒诸部使者躬身行礼齐声喊道,将早已准备好的血酒饮下。

另外一边,杨玉环跟着这位并不熟悉的将军出了城,越走越是感觉不对劲。因为他们一直都在沿着黄河的河岸在往西南方向走。而不是如对方所说的过河参加宴会!

皇帝发现心爱的妃子不见了,定然会一查到底。但是没关系,张巡已经做好了舍生取义的准备。这件事若是最后瞒不过去,便是他身死之时!绝不会牵连任何人!

就好像大唐从未与铁勒部产生过矛盾一样。

主人要驾驭这些狗,需要适当的安抚,合规的敲打,必要时还需要将某些刺头烹杀,以儆效尤。

丹青将会铭记他的丰功伟业。

杨玉环没想太多,对身边贴身伺候的宫女耳语了几句。

太真修士啊,你不要怨我,我也是为了天下人。红颜薄命,要怨就怨你长得太美吧。”

这样便会消耗大量的时间精力,使得李隆基这个大唐天子的生活质量下降。人生本来就已经苦短了,又怎么能把精力都消耗在这样无聊的地方呢?

大唐的江山,何止万里;从古至今,谁能有此功业?

可是,这些不同类型的狗,他们在办事的时候,也会闹情绪闹场子,胡乱办事或者办不好事。不会如主人心想的那样安分。

治理大唐,光靠他这个皇帝是不够的,还需要很多听话、好用、能干的狗。这些狗是用来为他打理国家,看家护院,撕咬猎物的。

她现在还是一个不能出现在正式场合的人,还只能以“道士”的身份存在,是李隆基力排众议将她安插在前来会盟的队伍里面。

地里的收成很让人捉急。

简单点说,就是将常规报表雕版印刷好以后,作为固定项目,只是少量涂改。而多余的新进项,再重新编排即可。

随即高力士接过宦官递过来的酒杯,送到李隆基面前跪下,将酒杯双手呈上。

但二十万张纸的数目,也太夸张了点啊!

刚刚到这里当代理刺史,就遇到类似的鬼事情,气得方重勇直骂娘。他想了很多骚操作,最后还是觉得老老实实走程序是代价最小的。因此不得不多了大量绢帛去置办府衙所需的新公章、新报表等物。

如果人可以多活两百年而不老不死,那该多好啊!

李隆基忍不住幻想世间有长生不老之法,他一定要得到。

李隆基在心中默默的作出了一个决定,他要“适当的”改变一下自己。

等理顺了沙州的政务,他就让严庄日常理事。青春期是长身体的时候,方重勇觉得,自己要大力气去打熬身体,去军营里面学学武艺和战术了。

这荣耀的一刻,来得太迟了,以至于让他感受到“夕阳无限好”的无奈酸楚。

……

会盟仪式结束的当晚,李隆基以铁勒人的习俗,在灵州以北的黄河对岸,举办了盛大的宴会,并亲自下场,与铁勒各部的头领们载歌载舞,现场气氛可谓是融洽到了极点!

换言之,杨玉环现在只是队伍里面的一个“普通”道士,理论上说,她没有任何身份,随便哪个丘八将她杀了,李隆基都不好在明面上动手报复!

更可怕的是,李林甫的政绩之一的“长行旨”,也得动一次大刀子!

开元二十四年的时候,当时为宰相之一的李林甫,以为计帐年年如此编造,劳民伤财,遂规定各地将常年稳定的收支部分编定以后,即年年遵照执行,不再改动,也不再编报,此一定不变的财政收支计帐即称长行旨。

看到这令人震撼的一幕,李隆基在得意之余,心中亦是暗暗警惕。

人生苦短,对酒当歌,好日子是怎么样也过不够的,如果可以,他宁愿这样的日子永远不要到头。

报表上都是有时间记录的,比如“开元xx”年。

为了天下,总要有人能够站出来!

前面有方节帅,今日便有他张巡。

铁勒诸部四分五裂确实可以揉捏。而且如果没有外力压迫,如果没有强大的外敌,那么他们很难形成一股合力。

把弄着手里的毛笔,方重勇自言自语的说道。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