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Ctrl+D )
当前位置:笔趣阁>历史军事>盛唐挽歌> 155.第141章 春潮带雨晚来急

155.第141章 春潮带雨晚来急(1 / 2)

第141章 春潮带雨晚来急

关税退税,这个在外人看来不起眼的招数,实则大有文章。

按照方重勇的设想,从西域来的奢侈品只要进了敦煌,那不狠狠宰一笔,简直对不起奢侈无度的基哥,对不起众多挥霍无度的长安权贵们。

但是这样竭泽而渔的套路,其实弊端也很大,并不是方重勇的初衷。

细水长流才是王道嘛,吃相不能太难看了。把西域胡商们压迫得太狠了,那帮人就会倒向吐蕃,这样做就是掀桌子,会适得其反。

在赚钱的同时,将这些西域胡人牢牢绑在大唐的战车上,才是一个边镇刺史该办的事情。

所以重税虽然是照收不误的,不过呢,如果商人们能把粮食和布匹这种必要物资运到敦煌来,那么就可以给他们“退税”!根据商品种类的不同,退税比例亦是不同。

联系到沙州距离长安两千里以上,一来一回做一趟生意,起码几个月过去了。而且这几个月当中,如果胡商们出意外了,那对不起,这笔税款就自动充公了。

因为退税人和退税文书必须一一对应,不可由他人代劳。

而且就算商人们最后拿到退税,方重勇也完全不亏。在这几个月时间里,税款可都是存留在沙州府衙,可以任意使用的。

朝廷的开支,一年比一年多。我在敦煌当刺史,已经算是捞钱能手,尚且觉得府库不够支取,更何况别处呢?

地方官吏用普通的办法捞不到钱,那只能想着法子去捞偏门了。这世道只会越来越坏,直到有人站出来揭竿而起!”

只要他方衙内蠢一点,怂一点,必要的时候装装傻子喊一喊救命,那么……好像并不需要他这个毛孩子过得太辛苦啊!

感觉到身后传来熟悉的脚步声,有个人在方重勇身边坐下,于是他顺势揽住对方的肩膀感慨道:“以后跟着我去长安,我让你过好日子,不必像现在这样颠沛流离了。”

方重勇整个人都不好了,他千算万算就是没料到,原来缺水缺得丧心病狂的敦煌,居然也会发洪水!

还好他没有继续发问,暴露自己浅薄的认知。

现在方重勇就是主心骨,天塌了有高个子顶着,那当然要听他的,不然还能怎样!

半个时辰之内,本官要在沙州城墙的签押房内看到你们,还有你们的部曲!”

拿钱办事嘛,这点小事对他们来说轻而易举。没什么人会傻乎乎的出来阻止,说什么这么玩不合规矩。

方重勇意味深长的暗示道。

……

“唉,我也想呀,不过看郎君这样,大概是不太可能了。”

什么叫生意好做?有省钱的渠道优势,生意自然就好做,这种事情懂的都懂,无需赘言。

其他本地大姓的代表跟他一样,同样的不明所以,又面色忧虑乃至惊恐。

可千万别坏了他在沙州的大事才好。

“方节帅虽然被贬岭南为节度使,但相信起复只是迟早而已。方使君也不必太过忧虑。作为同乡的我们,都会站在方使君这边的。”

“发洪水了?”

张氏大宅堂屋里的本地大姓代表,似乎对这么大的雨也感觉惊诧无比,一个个都面露讶色。甚至年纪比较大的人,还显得有几分慌乱。

入夜之后,方重勇带着一行人来到张氏的宅院,天空中居然下起了豆大的雨滴,随即越下越大,形成了暴雨!

不不不,这只是免税额度而已!

严庄已经在罗城内打听到了,今年春天的时候,灵州城内确实发生了一系列的大事。

家人们谁懂啊,为什么沙漠里面会发洪水啊!

三日之后,为了防止被损害了既得利益的西域大胡商做掉,方重勇将阿娜耶他们都安置在了小城的府衙后院,这里本身也是刺史应该居住的地方。

阿娜耶摇摇头说道,她从小就学医术,严重偏科,对于诗词文章什么的近乎文盲。

在场众人议论纷纷。

嗯?渣爹被贬官了?

对大家都好的事情,不是规矩也会变成规矩。

一切就麻烦张员外了。某公务在身,还要早些回去,这便告辞了。”

咚!咚!咚!咚!咚!

好像敲在大堂内每个人的心头。

他好愁啊,一直借着渣爹幽州节度使的虎皮。现在知道是自己老爹害死了杨玉环,这踏马要不要带妹跑路呢?

只要有本事的人,在边镇和地方,除了造反外,就是可以为所欲为。

“张员外及诸位族长,你们都考虑好了么?”

可以预料的是,大唐的基层只会越来越热闹。

“怎么会?”

……

正在这时,城楼的大鼓也响了起来。像是催命一般,响彻这寂静的夜空。

张悛微微皱眉问道,这回可真不在他意料之中了。

天子李隆基与草原铁勒诸部会盟立碑,十分成功。

渣爹被贬岭南,这踏马玩笑开大了。方重勇决定回去以后让严庄去打听一下消息,看看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如果不在敦煌这边策划大事,随便瞎混兜不住了,那么迟早也会被基哥调回长安,在家待业,不会有这些狗屁倒灶的事情了。

如今这世道,烈火烹油,已经安稳不了几年了。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方重勇无病呻吟一般的感慨道。

“为什么城楼的大鼓会响起来?”

“不好,甘泉水(党河)泛滥决堤了!”

中枢如今自顾不暇,李林甫能把基哥挖的坑填上,就已经是能臣干吏了,指望他解决大唐积压百年的大问题,那是不可能的!

张悛面带思索之色,微微点头,大体上听明白了方重勇的意思。

方重勇顺势掏出挂在腰间的团练使鱼符,在众人面前亮了出来!

虽然他心中慌得一比,但在外人看来,却是喜怒不形于色,稳得比泰山还稳。

反正他十来岁的时候,是没这种本事的。

敦煌本地产粮,年产量不过三十万石而已。因为依靠雪水灌溉,产量比较稳定,但农业收入确实很一般。这些本地大户们看着风光,其实只是麾下佃户与农田比较多而已,也未必有多少钱。

方重勇走出张氏的宅院,在无人的暗处,他身体已经软得不能动,被阿娜耶搀扶着,双腿都在发抖。

“怎么不会,又不是第一次了?”

为了“程序正义”而因噎废食,向来不是边军的作风。

但对于基哥来说,还远远不够。

方重勇自认为自己还不算缺德之人,可大唐十几万的流官,其中缺德之辈只怕如过江之鲫一样多。

只要进关出关的货物络绎不绝,不因为战乱而中断,那么这笔“浮在空中”的税款累积起来,就是一笔数目极为庞大的横财!足以解决敦煌本地日积月累下的财政困难问题。

“来了!吐蕃人来了,正在攻打城墙!”

阿娜耶小声问道,此时雨已经停了,天上连星星都看得到。

方重勇对着张悛深深一拜,随即起身便走。

“敦煌大户,有守土之功。府衙对你们给予一些优惠,也是应有之事。

“不懂就对了,就对了啊……”

“保险费的事情,我们都没有什么意见,坚决拥护使君办事。如果有不服管的人,那么绝对把事情做得干干净净的。”

众人一齐单膝跪地行礼道。

“使君之策,可谓是深谋远虑。只是,这些事情,事关重大,某不敢一人决定,能不能这样。”

减免得少,那本地大户对沙州府衙这边的命令,也就随便应付应付得了。

谁也没有那个实力。

张悛已经不是在暗示了,而是直接把他们心中犹疑的地方说了出来。

看起来少?

是不是因为他太能干了,所以才会遇到如此多的事情?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