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Ctrl+D )
当前位置:笔趣阁>历史军事>盛唐挽歌> 157.第143章 没那么简单

157.第143章 没那么简单(1 / 2)

第143章 没那么简单

砰!

一颗体积巨大的石头,砸到了方重勇所居住的院子里,溅起一阵尘土。

这已经是府衙范围内落下的第五个巨石了!方重勇的卧房顶上都被砸了一个大窟窿。

自从第一天攻城不顺以后,吐蕃人就对小城围而不打,然后随着他们后续辎重部队的就位,以及利用从寿昌县找来的木料石料。吐蕃人在小城外,打造出来十七台看上去蔚为壮观的抛石机。

吐蕃人将其命名为“抛楼”!

这玩意的主要结构,是在木架上安装一个十分粗壮的横轴,然后轴的中间穿有一根带韧性的长木杆,杆的一端连上一个,由皮革制成,几十根绳索连接的皮窠,里面可以填装石块。

最后在使用的时候,利用杠杆原理,几十个人听号令一齐拉动,将皮窠中的石块抛入城内。

府衙书房里,阿娜耶若无其事的给方重勇煮茶,好像院子里那块大石头,刚才根本不会落到书房里一样。

“吐蕃人知道我们不好对付,攻城要死很多人。所以他们现在,就是在用这样的办法来恐吓我们,希望我们屈服。”

方重勇一边说,一边抿了一口茶,差点给整吐了。

阿娜耶自幼就家庭条件一般,不太讲究贵族们才讲究的细节,煮的茶确实没有郑叔清的侍女煮得好喝。

因为战事突然,城外居住的很多百姓都被吐蕃人俘虏了。不过吐蕃人没有让他们当“敢死队”攻城,也没有将他们随意杀死,而是将这些农户们组织了起来,让他们在田间劳作。

如果城内各处的坎儿井都塌陷了,那么吐蕃人的目的也就完全达到了。

但他们把石块丢到本地大户家中,则有些不合常理了。

很显然,猜出吐蕃人围点打援并不需要太高的智谋,稍微有点军事常识的高级将领就能推测出来。

吐蕃人对于杀死大唐高级将领并无多大兴趣。原则上说,大唐公主外嫁吐蕃,双方还是“亲戚”。此前大非川之战惨败被俘的一系列唐军高级将领,后来也多半被大唐赎回了。

吐蕃人的目标是坎儿井,这种事情是瞒不住的。一旦被城中百姓知道,必然会人心浮动,这或许正是吐蕃人希望见到的。

听到这话,王思礼一愣,随即面色黯淡下来。

方重勇斩钉截铁的说道,完全没有退让投降的心思。

方大福微微动容,随即点点头道:

当然了,一个十来岁孩子能说出来,还是很不简单的。

王思礼还未说完,方重勇就抬手打断他的话,语气冷峻的反问道:“但是城中的草料,烧火用的白刺、柽柳,应该支撑不了那么久吧?”

以方重勇的身份来说,跟吐蕃人py交易一番,离开沙州并不需要费多大的事。

而敦煌这里年蒸发量可以到2000毫升以上,发动本地百姓在家中储水毫无意义,会被白白蒸发掉。城外的吐蕃人扎营在甘泉水边,并不缺乏水源,起码在沙州耗上几个月,在断流期到来之前一直待在城外毫无问题。

吐蕃人的那点肠子,还用多说么?

因为这里烧火做饭用的不是木柴,而是更不耐烧的沙漠灌木。

之前听方重勇描述了一下沦为吐蕃人的女奴会有什么待遇之后,她便对吐蕃没有什么好念头了。

如果吐蕃人是真的想放他们一马那就罢了,只可惜方重勇觉得吐蕃人的目的根本就不是为了“统战”。

城中存粮,目前还够支撑一年,不如静观其变……”

方重勇指了指桌案上这一叠劝降信说道。

“我若是躲起来,城中就要乱套了。正因为我还在府衙里办事,所以城内大户也好,百姓也好,胡商也好,都知道我没有放弃这座城。

“这些吐蕃人,是在做什么?”

他发现吐蕃人投石头的方位,并不是没有规律,而是分布位置都非常接近城内各处坎儿井的入口。

这一幕,确实震撼人心。

现在这情况,是他想走就能拍拍屁股走人的么?

对于西面的沙州等地,则是围而不攻,能投降最好。真要打的话也没必要强攻,耗死沙州城内军民就行了。

这种情况,如果站在侵略者的视角看,很有些不同寻常啊!

这种小套路,方重勇早就洞若观火,也就哄哄没脑子的丘八了。

譬如说吐蕃人轰击府衙是应该的,可以解释说他们想不战而胜,甚至想砸死本州刺史,让这里群龙无首。

“使君,其实你回中原还是无碍的,没必要做到这一步。”

“吐蕃人这是在向我们展示,他们对沙州志在必得,所以不想耽误农时,作茧自缚。”

吐蕃人为难一个十岁孩子,传出去有损赞普(吐蕃的王)的威名,实在是犯不着。

最近是每开一次条件,给出的待遇就会优厚一点点。那样子就像是算准了方重勇一定会答应一般。

“坎儿井本身不会被毁,只是上面搭建的屋舍被毁了,或者入口被堵住了。吐蕃人打,我们就来修!

吐蕃人砸坏多少,我们就修多少。这件事我亲自带队来办!”

小城顾名思义,面积确实比罗城小很多。吐蕃人使用抛楼,同样是经验丰富。不说指哪打哪,基本准头还是靠谱的。城内的坎儿井入口全部被堵住或者塌陷,在方重勇看来只是时间问题。

攻敌所必救,才是兵法要义!他们选择围点打援也就不足为奇了!

方重勇以自己阴暗的想法推测,吐蕃人大概是想一战消灭河西唐军主力,之后一路向东,待攻克凉州后,再固守待援,让国内的吐蕃军源源不断的来到凉州。

而且难怪唐人煮茶要加盐的,这制茶工艺不到家,确实不加盐提鲜就不好喝了。

“那是自然。”

方重勇一脸无奈的反问道。

方重勇沉声问道。

沙州气候特殊,灌溉是必须的。如果在需要浇水的季节不浇水,那么这一年的收成就全没了。吐蕃人居然照顾沙州本地的农时,把抓到的沙州百姓集中起来,在城外的农田里耕作。

王思礼将方重勇拉到一旁,小声嘀咕道。

唯一的解释便是,如张氏这样的本地大户,家中便有坎儿井!

吐蕃人压根就没想接受方重勇他们的投降。这帮人打的主意,还是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想神不知鬼不觉的断沙州水源!

“郎君,知道吐蕃人想做什么还不行,得想办法阻止他们才行。今日坎儿井已经被毁了一座,整体都塌陷了。清理过后,能不能用还不好说。”

吐蕃军如今开出来的条件,确实很优厚了。

围点打援,援兵不来的话,就强攻沙州剩下的这两座城,吐蕃人的算盘打得很响。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