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Ctrl+D )
当前位置:笔趣阁>历史军事>盛唐挽歌> 205.第181章 影子选手

205.第181章 影子选手(2 / 2)

这一招真踏马阴险,以烂招对烂招,也不知道方重勇是怎么想出来的!

一回生二回熟,郑叔清三下两下将第二件陈年旧案打发了。

“可是,去年京兆府不就受理了么?”

方重勇说过,跟别人合作办事的时候,见面分一半就是规矩。

这位中年人拿着甲字号牌,走进京兆府的大门。刚刚踏进院子里,就看到郑叔清已经坐在一张桌案前等着他了。郑叔清身后,还用木板搭了个横幅悬在约一丈高的位置,上面写着“秉公执法,明镜高悬”八个字。

他是被狗托叫来找京兆府衙门麻烦的,不代表他是个傻子,不明白是非曲直。

张光晟和那十个金吾卫士卒,顿时双眼放光,像是饿狼盯着猎物一般,在那些人身上扫来扫去,完全不像是在敷衍例行公事。

“京兆府也是地方官府,就是长安百姓的青天。

一来影响军队士气,二来减少兵员。这种事情帮忙了没好处,不帮忙京兆府也不可能拿节度使怎么样。

正当他沉思之时,张光晟小心翼翼的走进签押房,对方重勇拱手行礼道:“方将军,事情办妥了,非常顺利。预计我们再站岗三日,就不必再去了,京兆府衙门内自然有人眼红罚款,主动接手。”

跟河西那些刀口舔血,每个人手上至少都有好几条人命的百战丘八比起来,金吾卫的士卒都是些嫩嫩的小鸡。

“可是,这里面只有十个牌子啊。”

黑压压的人群就朝着京兆府衙门的大门冲进去。

每个月那点俸禄,都要淡出鸟来,喝酒都不够,还得时常由家里接济。

通过今日的观察他才发现,如今的金吾卫,真是个干啥啥不行,编制和任务分配都极为尴尬的所谓“辣鸡禁军”。

绿袍小官指了指身边箩筐里用小木板做成的号码牌说道,上面写着“甲”“乙”“丙”“丁”等以“天干”命名的牌子,只有十个。

郑叔清自信满满的说道,他对于方重勇出的馊点子,有着盲目一般的自信。

郑叔清一副公事公办的嘴脸,程序上挑不出一点瑕疵。

不一会,又一个人进来,这回是通奸案。老婆跟一个和尚通奸以后跑路了,等苦主发现以后,和尚已经云游四海去了,老婆是死是活不知道,反正就是找不到人了。

陈年旧案为什么难审理,其实问题不在于案件本身,而是当时的人证物证和凶手,可能都难以追踪了。就拿这件案子来说,本身并不复杂,就是一个叫王二的人,偷偷的剪了苦主家耕牛的舌头,卖给了酒肆换钱。

……

你说他们是类似特警的准军事部队吧,装备同样也是好看,完全不方便用来抓贼。至于破案之类的就更别提了。贼人看到盔明甲亮的金吾卫士卒靠近,早就跑没影了!

从今日的情况看,方重勇这些歪招还真踏马好用啊!以前金吾卫的人叫半天都不动,现在一个个如同猛虎潜伏,死死盯着门外那些人。

别的不说,光这个脸皮厚度,就不是普通人可以比拟的。

而苦主们,又拿不出执行政务的成本。

有这个规矩,他们在京兆府衙门附近收罚款,就是得到京兆府庇护与支持的合法行为。是受了京兆府尹郑叔清“委托”的公务,而不是私下里索贿的私事。

回想着这些“老谋深算”的嘱托,郑叔清揉了揉自己的手腕,脸上忍不住露出冷笑。

绿袍小官木然点头说道,面无表情。

如果不想挨打,多交一贯。

现在你若是要再告发王二,那么本府只能将卷宗退回到长安县,让长安县县令补齐物证人证后,再来审案。”

这位小官木然点头,终于理解为什么郑叔清可以当四年多的京兆府尹,而别人却只能当半年最多一年的京兆府尹了。

“去年的时候,隔壁王二,用刀割了我家耕牛的舌头,告官告到长安县,长安县县令不管,又告到京兆府衙门,京兆府也没回音。

这位绿袍小官压低声音说道。

每多交一百文就少挨一棍子,你们自己选吧!”

方重勇一时间有些感慨,怀疑他是不是有点高估对手了。

这长安的百姓也太实诚了吧,果然还是沙州那边的粟特胡商更奸猾更难对付么?

“那肯定不得忘啊,一半也不少了。”

“堂下何人,有何事相告?”

然而,令他们没想到的是,一旁“值班”的金吾卫士卒,就好像老虎看到正在吃草的小绵羊一般,脸上都露出了狞笑!

某给你写一份办案对策,你按图索骥,一一对应就行了。遇到什么情况就用什么招数。”

“本府不接受越级上告,你先去长安县衙门告状,他们不能审的话,再让长安县派人把卷宗送来,包括人证物证旁证,本府再来审案。”

“郑府尹,这能行么?”

“当然可以。”

“这案子当年已经判过了,两人都是流放岭南。但抓不到人,本府也没办法。如果你还要告,去万年县找万年县令,然后让那边重新写卷宗,让万年县来判。

堂下那人不甘心的反问道。

上面用炭笔写着几个端正又醒目的大字:

但比起刚刚接手的这五百金吾卫来,他已经算是奋斗派中的“内卷王”了。

如果真要说的话,这就是一群行走的漂亮人偶,看起来人模狗样的,大概能震慑一下刚刚来长安的外地人。

方重勇的看法就是,无论办什么事情,哪怕对方是熟人,也不能坏了规矩,随便敷衍。

做官,如果要真正办一些实事,那是很难的。比如说这些陈年旧案,几乎就是没有办法去搞,京兆府衙门没有这个资源,就算真办下来,行政成本太高,不可持续。

没带钱的,都留了地址,承诺明日带钱过来交罚款。

“嗯,先看看再说。”

方重勇有些疑惑的问道。

一场冲突,被化为无形。

“是么?这么不经打啊。”

诉求也很简单,第一个是把那个奸夫和尚抓到,第二个是把他老婆找到,活要见人,死要见尸。

“对啊,有什么问题么?”

郑叔清睁大眼睛看着面前这位面容寒酸的中年人,高声呼喝问道。

京兆府衙门人员有限,条件有限,一天接十个案子,已经是顶天了,怎么能为了赶进度,就不把百姓们的诉求当回事,敷衍对待呢?

好好办差,要办好每一个案子,宁缺毋滥,贪多嚼不烂。

如果万年县没办法了,就让他们把卷宗送到京兆府衙门来,本官再来判。

京兆府就是想抓人,那也是要通过不知道多少手续,就算一切都顺利,把人抓回来恐怕都得一两年。按照正常情况,那时候京兆府尹都换人了,这种案子还查个屁!

一看就气势十足!

本官办公的地方,就在你身后这扇门后面,与你一样,摆上一张桌案坐着。

天色已经暗下来了,带着一队人在长安皇城以外地区巡视了一整天的方重勇,在自己办公的签押房里,将一块涂了白漆的木板挂在墙上。

“此等废物,已经到了不改不行的地步了啊。”

你说他们是丘八吧,装备就是好看的,兵员素质也差,没经过什么像样的军事训练,也很久都没有执行过像样的军事任务了。

所以地方节度使都不肯配合京兆府办案。

方重勇微微点头。他已经帮郑叔清出了主意,这一波,将皮球又踢回张守珪那边了。

如果对方不出招,那么郑叔清足以安然渡过危险,等基哥回长安以后,幺蛾子也会消失,没有谁会在基哥眼皮底下耍这些无聊的套路。

可是,张守珪真的就这么蠢么?

方重勇在心中画下一个问号。

(本章完)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