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Ctrl+D )
当前位置:笔趣阁>历史军事>盛唐挽歌> 318.第275章 长安的雨季

318.第275章 长安的雨季(2 / 2)

基哥恍然大悟,明白他的“股息”从哪里来了,就是从贷款的利息而来啊!

当然了,方重勇的原话是:如今民间借贷利息极高,不法商人经常在权贵们的掩护下,靠高利贷搞得无数百姓家破人亡。不如圣人开钱庄放贷,低息惠民,整死那些放高利贷的,这何尝不是彰显圣人的恩德呢?

如果有人想破坏交子钱庄放贷。

他们拿土地作为抵押,低利息借贷,再向百姓高利息放贷,妄图拖垮交子钱庄的现金流,那样的话……方重勇简直是乐见其成。

无论那些狗托底蕴多么深厚,又能提供多少海量的“抵押品”,钱庄都能开核动力印钞机,把账填平了。只要交子的防伪技术不被破解,那这一局就是稳赢!

“国忠宰相之才,哥奴不如也。”

看完奏折,基哥长叹一声说道。

方重勇在信中提出了“以信立威,以威保信”的概念,推广交子,需要军队和法令保驾护航。

随着唐军在西域的步伐,将交子铺开,根据西域那边的地理特点,实行“一国一铺”。

唐军去一地,便将原本的硬通货收入交子钱庄,部分运回长安,给当地人兑换交子强制流通。等铺开以后,交子便能在以凉州为核心的西域诸州自由流通自由兑换了。

等交子的信用被树立起来以后,全国范围内的流通便可以提上日程,让交子钱庄在长安、洛阳、成都、扬州等地铺开。

到时候再展开放贷的业务。

总而言之,唐军出兵西域,攻克小勃律,这是一定要做的事情,也是让西域胡商接受交子的必要条件。

胡商们开始用起交子来了,那么大唐有胡商的地方,就一定会有交子。到时候再铺开交子铺,便是顺理成章之事。

交子钱庄铺开了,放贷收贷的业务也就可以进行下去了。

这些都是一环扣一环的。

谁也不会没事就把真金白银交出来,换成一张纸。在没有形成习惯以前,这样的事情,就必须要靠法律和军队来强制执行。等信用确立,使用者也形成惯性以后,事情就不难办了。

真正麻烦的在于第一步。

事实上,方重勇也是参考了大元的经验。

大元为发行纸币进行了充分准备,还提出了“本位金”的概念。由于准备充分,又有武力保驾护航,大元的纸币硬是撑了三十年才垮掉。

而没有采用“本位金”制度的大明,宝钞很快就飞速贬值,后期形同废纸。

基哥反复揣摩方重勇的计划,这是一套从军事到财政到经济的连环套。

所谓的交子钱庄,其实就是国家开的钱庄。这已经不是小打小闹,而是上升到了国策的地步。

这一块,似乎可以先缓缓,让河西那边试试再说,倒是不着急先在长安铺开。

但他觉得,派兵攻打小勃律的事情,非常有意思!这件事不仅可以办,甚至还应该速办!

如今基哥年纪大了,知道自己生命无多。于是他现在更喜欢看绚烂的烟火,不喜欢去经营天下了。

“封方国忠为西域经略大使,除了河西以外,安西四镇兵马,也归其节制,协助其攻略大小勃律与西域二十国。

至于他说的交子钱庄的事情。前些日子朕不是靠发债券筹集了一些军费嘛,给凉州运一百万绢过去,只当是朕入股的本金了。

钱交给他,打仗也是这些钱,犒赏三军也是这些,发行交子也是这些,让他自己看着办吧。”

基哥有些疲惫的摆了摆手说道。他有些精力不济,才动了一下脑子,就感觉身体沉重,头昏脑涨的。

“圣人,这件事需要跟左右相商议一下么?”

高力士轻声问道。

“不必,那些绢帛就是发行的战争债券而来,是朕的信誉担保,怎么还要宰相同意?到底朕是天子,还是哥奴他们是天子?”

基哥面色不虞的质问道。

高力士连忙跪下请罪。

“不过你还是跟哥奴说说,打小勃律是朕的意思。安西四镇精兵猛将不少,方国忠名为西域经略大使,但真正打仗不是靠他。”

基哥耐着性子解释道。

任命像方重勇这么年轻的官员当西域经略大使,确实有点儿戏。但皇帝任命一个亲信来担任这个官职,却一点也不儿戏。基哥担心的事情是:西域唐军主将跟当地国家合流,自立为王。

西域经略大使的职责,其实有点类似大清的总督制。是朝廷中央空降到当地的直属最高长官,并不干涉普通事务。比如说西域经略大使,就不会干涉安西四镇的军队如何招募士卒,如何训练等等。

“某某经略大使”通常都是带着具体任务来的,传承自北齐的行台制度,具有很强的侵略性,一般都是为了攻略某地而设。

而节度使则明显是边关防御的一方军事首脑,固守一地的意味十分浓厚。

经略大使这样的任命,在开元末和天宝时期,已经是不多见了。

“奴这便去传令。”

高力士领命而去,却是被基哥抓住了袖口。

“不着急这么一会。”

他示意高力士坐自己对面,然后压低声音问道:“听闻太子妃杜氏正在蓄养面首,行为放荡,可有此事?”

听到这话高力士一愣,随即面色尴尬的点点头,揣着明白装糊涂说道:“太子如今不近女色,杜氏这么玩是什么意思,奴也是没看明白。”

“哼,他们不过是想下船罢了,看出朕要整李琩,想跟太子保持距离。

杜家又不缺女人,死一个淫妇算什么。”

基哥忍不住冷哼了一声,杜氏的人倒是算计得明明白白。等太子东宫里面的事情传出来了,杜氏固然名声扫地,说不定要被处以极刑。

但他们家也彻底跟李琩划清了界限,将来不会被清算了。

这件事基哥故意将其压了下来,目前长安城内知道的人应该不多。

“跟哥奴说一声,找个由头,把杜氏一家流放岭南。然后将杜氏本人,从贵妃升为正妃。李琩不是不待见她嘛,朕就要他天天看到这个女人。

至于那个面首嘛……净身后送到洛阳宫扫地扫到老吧。”

基哥不以为意的说道,一番话便决定了一群人的命运。

养面首的无罪,背后操控的家人有罪,面首阉割后孤老宫廷……基哥的这一系列操作,听得高力士无言以对。

这位长安圣人,心思是越来越难揣摩了。他现在似乎很不想看到别人的图谋得逞,某些人想要什么,他就偏偏不给。

“明白了,天一亮奴就去传令。”

高力士叉手行礼,轻声说道。

这个月最后一天啦,今年的最后一天啦,票投起来

(本章完)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