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Ctrl+D )
当前位置:笔趣阁>都市言情>红楼兵仙> 136.第136章 贾太尉!

136.第136章 贾太尉!(2 / 2)

二月十五,月中大朝。

乐士们奏响庄严的《朝会乐》,文武两班依旧分列两侧,手持笏版庄重的走在通往明堂的玉阶上。

只不过所有人的注意力不再是煌煌明堂,而是站在两班最前,挺直腰杆仿佛一把冲霄利剑般,身穿公爵朝服的高大身影。

上柱国,大司马大将军,左军大都督,光禄大夫,敦煌郡公贾珲!

今日最重要的事就是为他封赏了。

许多人用一种复杂的眼神看着这位战无不胜的大将军。

不,自今日起,应该称太尉了。

虽说太尉这个官职与最初设立之时,权能上已有天壤之别.

但那可是太尉啊,真真正正的天下武官之首!

他贾珲才不到二十岁啊,老夫二十岁.不,老夫三十岁的时候还在干嘛?老夫还在考举人/攒军功为封爵发愁啊!

眼红归眼红,但大家对贾珲的功劳还是十分认可的。

明堂之上,今日二圣皆至,诸王也穿着冕服,庄重的站在那里,少数几人手里还端着即将要为贾珲换上的装备。

最基本的礼仪过后,文武分列明堂两侧,中间只余贾珲一人。

乐士们奏起《丹陛大乐》,拜太尉大典正式开始。

内阁首辅,礼部尚书李湷作为今日的礼官,站起身来走到了一侧,开始宣读圣旨。

“诏曰:”

李湷用着传承自大汉的汉韵诵读着拜贾珲为太尉的圣旨,诸王也缓缓行至贾珲身边,皇帝也与上皇对视一眼后,压制住自己激动的内心,站起身来降阶而下,来到了贾珲正前。

“今拜先生为太尉!”

一番礼仪后,皇帝从皇四子陈净远端着的木盘里双手端起了一把古朴的长剑,横在了贾珲的面前。

此乃太祖佩剑之一,也是唯二痛饮鲜血的宝剑之一。

太祖一生宝剑无数,但实际上只有两把剑真正的痛饮过敌人的鲜血。

一把是刚刚起事时用的,太祖正是用她斩下了县令的狗头正式起义的。用料普通,但对大齐朝来说意义非凡,现在正奉于太庙,享受大齐香火供奉。

她现在唯一的用处只有一个——处决皇族。

另一把就是要交给贾珲的这把剑了。

大齐立国前最为重要,关乎生死存亡的一战——攻洛阳之战时,凉军由侧翼突入齐王军中军,身处敌营的太祖正是用的此剑与凉军拼杀,最终将这支突袭凉军歼灭,最终攻下洛阳定鼎关东。

这把剑太祖也曾经交给贾珲的曾祖父,老荣国公贾源过。由他节制大齐所有的军队进行最后的灭凉之战。

贾源也不负众望的攻入潼关,成功灭凉。

自此,这把剑也成为了象征节制天下兵马的象征。

不过平时自然没有这等权力的,只有同时具有皇帝亲笔书写,盖上了传国玉玺、大齐国玺、五军都督府任三大都督印与内阁首辅大印的圣旨时,节制天下兵马的权利才能生效。

不过,就是没有生效,她也是有着一些其他的小权力。

“臣贾珲奉诏!”

贾珲双手掌心朝上举过头顶,恭敬的接过了这把象征着大齐军权的宝剑,将她戴在腰间。

朝着二圣再次三叩九拜,李湷的圣旨也刚好诵完。

贾珲站起身来,走到了诸王之前,御阶之下,朝着文武百官坐了下来。

环视文武两班,扶着系在腰左侧的军剑,目光睥睨。

“予贾珲,自今日起为大齐太尉!”

文武两班同时朝着贾珲方向拱手行礼。

“臣等拜见太尉!”

贾珲还礼。

礼成!

《丹陛大乐》结束,乐士们重新奏起《朝会乐》。

气氛顿时就轻松了不少。

贾珲也重新转身朝向了丹陛方向,面对二圣。

“瑾玉,朕记得,你还有三个月就该行冠礼了吧?”

下面的诸臣正要出班奏事,但上皇抢在他们之前开口了。

要奏事的文官愣了一下,仿佛想到了什么,退回朝班之内。

“回上皇,正是。”

“好好好,既然如此,那也就不多办一场了,不如今日来个双喜临门,一起帮你把冠礼办了,你看如何?”

“臣何德何能”

“诶,你身为太尉,冠礼自然不能马虎,否则丢的也是国朝的脸面,诸臣工,有何人欲为太尉正冠?”

为太尉正冠?还有这等好事!

下面人再也不顾什么礼仪、党派、好恶,纷纷站起身来朝着上皇自荐起来,就是那些缩在角落里的各藩国使节们也眼冒精光,但一想到身份的差距,不由苦笑一声,坐在原地继续保持沉默。

“咳咳咳,诸同僚,可否听吕某一言”

一声虚弱却坚定的声音从武班前方传来,朝堂为之一静。

听出来人声音的文武大臣们知道,在场的诸位也就这位最有资格为太尉正冠了。

“咳咳咳,上皇,老臣请为太尉正冠!”

“准。”

上皇笑而允之。

“吕公.”

贾珲看着他有些出神。

正是五军都督府后军大都督,大齐第一任安西都护府大都护,防御反击灭帖木儿者,成国公吕观。

乐士们再次奏响加冠雅乐,李湷不同于之前的严肃,笑呵呵的再次担任礼官,用着汉韵诵出流传千年的加冠之词,几位宫娥走到贾珲两侧,摘去笼巾九梁冠走过去交由吕观,解开绑着头发的锦带,重新疏拢好头发,绾成髻,带好小金冠。

吕观也踩着优雅庄重的步伐走到了贾珲的面前,给他戴好缁布冠,并对这他说着加冠以后要忠心为国.

接着又下去换成了皮弁武装

最后,重新戴好代表爵位的笼巾九梁冠,冠礼成。

原本接下来该取字的,但吕观早在数年前就已经为贾珲取好字了,这个环节也就舍去了。

贾珲转身,再次拜谢二圣。

接下来,文武诸臣这才开始一一开始奏报…

身后的武班中,贾珍、王子腾等一脸羡慕,水澈、牛昭等老兄弟一脸得意,贾赦老泪纵横

父亲啊,孩儿兄弟两个无能,这辈子也就这个样子了,可有珲哥儿在,贾家不会倒!

再有一章,这一卷就结束了,接下来就是整顿江湖事

(本章完)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