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Ctrl+D )
当前位置:笔趣阁>都市言情>红楼兵仙> 第275章 查出来了

第275章 查出来了(2 / 2)

特别是准噶尔人这些年嚣张惯了,得罪人无数。早年汗庭在的时候没什么鸟用,他们就是想报仇都没个撑腰的,也就只能打碎牙往肚子里咽。可现在,齐人老爷来给咱们撑腰来了!

“话虽如此,可人家毕竟都是蒙兀人,总有一份香火情,比咱们齐人更受到认同啊!”吕观对贾珲这种信任异族的行为很不理解。

“话是这样说,可他们认同自己出身的部落,更甚认同蒙兀人这个身份啊!”

草原上的部落一直是这样的,匈奴来了叫匈奴,鲜卑来了叫鲜卑,柔然来了叫柔然,突厥来了叫突厥。

看上去整个草原都叫突厥了,而实际上,正儿八经的突厥却只有阿史那、阿史德、执失、苏农等蓝突厥九部,其余的全都是被他们征服的各个不知道被多少人征服过的小部落。

征服他们的本部部落叫什么,他们就叫什么人,有些甚至都熬过好几茬政权了。

别的不说,单说成吉思汗的部落,成吉思汗降生的乞颜部就是源自东胡-柔然这一支的,在柔然时叫奇源部。

柔然—突厥—回鹘—契丹,直至天降成吉思皇帝于乞颜部.

就算去掉契丹,乞颜部都可以说是真·三朝老臣了。

“也就是自蒙兀之后就再也没有什么外来的强盛的游牧部落再征服他们一次,否则,他们绝大多数部落还会改名。”

“行吧。”吕观对此不置可否,“那还有呢?到底不容乐观在哪?”

贾珲沉默了几息,叹了口气

“西域.太大了啊!”

齐军的强大是任何人都无法否认的,可又因为包括气候在内多种原因,偌大的西域只驻扎着三万两千正兵

安西都护府的本部驻地伊犁驻扎了一万两千齐军与四千帖木儿归义卫,一共一万六千人在此。

在塔尔巴哈、乌鲁木齐、哈密、巴里坤、南疆八城都驻扎了军队,其中北疆四城各两千人,南疆八城每城各驻扎了一千齐军。

看起来部队很多,人数虽少但战力却是无惧准噶尔本部的五万正兵。但由于游牧人的特性,准噶尔却可以将这五万人给集中起来,但大齐却不行,大齐一调兵,驻地隐藏起来的反贼们就敢造反!

若是再加上准噶尔这些年收的零零碎碎但总数却已经超过十万的仆从军,那就更麻烦了

“唉其实放在早些年上皇在位的时候,这都不叫事情的.”吕观长叹一声,“一旦发现准噶尔居心不良,那还用得着如此煎熬?早就六师夷之了,可唉.”

终究是一朝天子一朝臣,当今圣上好脾气,这对于朝臣们来说确实是一件好事,最起码不用如上皇在位时那么谨慎了,可圣上的好脾气却也影响了方方面面,对外政策“重拾大气国际声誉,与邻为善,成为能为各国所信赖的宗主国”就是最典型的那个。

坦白来讲,皇帝的意愿其实并没有什么不妥之处,甚至文武百官们也都很赞同,并持续往这方面努力着。

只是也带来一个问题,对于用兵,国朝却失去了从前的那股子锐意与主动性。

简而言之,在对方先动手前,国朝绝对不会出手,最多提前戒备。

“真是.不爽利啊!”贾珲有些烦躁的挠了挠后脑勺,“要我说,既然准噶尔迟早要与大齐一战,那倒不如现在就杀过去真刀真枪跟他们干一场呢!”

“嗯,这话也就在我这说说了,到了外面可千万别瞎说啊!非议国策,你就是太尉也讨不了好!”

“难道我说错了?苏农突厥已经被准噶尔人给干翻了,太子都带着家伙事跑洛阳来避难了,若是让准噶尔人彻底稳定了突厥人的旧地盘,吸收了人口,那可就不是五万正兵的事情了!”贾珲冷哼一声,扭过头去。

“行行行,你没错,是我错了,我不应该问你这个问题的.”吕观一脸无奈,按理说不是应该你来安慰我这个将死之人的吗?

怎么成我来劝慰你了?

吕观决定转移话题:“好好好,换个话题,换个话题对了,火炮那件事情查的怎么样了?”

“火炮啊”贾珲端起自己的紫砂壶来,泄愤似的猛的一嘬。

“找到线索了,大都护可还记得崔鹤夫妇?”

“崔鹤?”吕观仔细回想了一下,“啊,就是当年在东宫上学堂,和伱们打群架的时候喜欢搞偷袭,后来被魏兔子带走的那个?你不是说他被你派去大同”正说着,吕观一顿,“你是说,确定是从山西走私走的?”

“八九不离十!”贾珲放下了自己的紫砂壶,朝着吕观侧了侧身子,靠了过去,“工部虞衡清吏司的郎中魏琛,大都护认识吗?”

“魏琛?一介郎中还值得我一个将死之人去记?”吕观微微一笑,什么阿猫阿狗也值得我去记?

他可懒得记一些无关紧要之人的名字。

“不认识无所谓,我也不认识。不过事情已经查出来了,洛阳兵仗局的火炮确实是从他手上流出的。”

区区一介利欲熏心的工部郎中又怎么可能熬过绣衣的十八道大刑?

三百斤的重枷往脖子上一挂,准备动刑的绣衣提刑百户热身都还没热身完呢,魏琛就已经被重枷压得膝盖剧痛到屎尿齐流,鼻涕泡都冒出来哭着喊着说招了.

“切,这狗东西胆儿这么小啊?”吕观满脸不屑。

作为武将,他最是瞧不起这些软骨头了。

贾珲有些无语:“大都护,那可是绣衣啊!能熬住绣衣刑的,全国能有几个?”

绣衣的刑,有些光是听谭季介绍,贾珲都感觉头皮发麻

“啧,行吧,他招了,然后呢?”

“然后拔出萝卜带出泥,一路从他一直拔到大同镇了!”

(本章完)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