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Ctrl+D )
当前位置:笔趣阁>历史军事>大明修仙聊天群> 第三十八章:哼,小小番薯,当真可笑!

第三十八章:哼,小小番薯,当真可笑!(2 / 2)

想着,朱瞻墡心中一动,神识从眉心探出,来到清宁宫上空,然后朝着西边三座大殿而去。

随着他修为突破至炼气化神第二阶段,神识半径更是暴涨了两倍有余,达到了六千米!

以他为中心,就是方圆十二里之内,只要他想,就是一只蚂蚁都逃不出他的双眼。

清宁宫正西,一墙之隔的三座大殿分别是奉天殿、华盖殿和谨身殿。

很快,朱瞻墡就锁定了奉天殿。

一般来说,普通上朝,朝会就是在谨身殿,但这次却是在奉天殿内。

奉天殿一般是只有举行重大典礼和接受文武百官朝贺时才会用到,比如新皇登基这种。

而奉天之名,顾名思义,奉天命而统天下。

不过今天的朝会选在奉天殿的原因,朱瞻墡也只是稍微一想便明白了。

新粮种的发现,意味着的是大明百姓从此以后再也不需要因为粮食而发愁。

这种事情,如果放在一个普通人身上,解决了百姓粮食问题,让无数人吃饱饭,绝对会被立碑称圣。

必然是要以圣人之名载入史册,名垂千古!

如果放在一个帝王身上,那绝批是超迈千古的功绩,要说朱棣最大的心病是什么?

毫无疑问,是谋夺侄子的皇位,这点是他怎么洗都洗不掉的污点,可要是把这些新粮种发给百姓。

那跟他的功绩相比,抢夺建文的皇位,就是不值一提的小瑕疵。

再加上日后大明成为修仙王朝,也是从他这一朝开始,他就是妥妥的亘古一帝了!

如此盛举的开端,自然是要在奉天殿举行了。

朱瞻墡的神识来到奉天殿上,正好赶上朱棣听完这段时日来,太子、汉王、赵王三人监国的汇总。

接下来,就是公布粮种的重要时刻。

“交趾那边,务必保证张辅打仗粮草军饷可以充足,让将士们没有后顾之忧。”朱棣神情自若的坐在龙椅上,一只手轻轻摩擦着拇指上的玉扳指。

“是!”这时,身穿绯红长袍,手握象牙笏,年约五十出头,却是精神抖擞的高大老者走了出来。

看着老者,朱棣嘴角露出一抹笑容,微微颔首。

夏原吉,也是朝中他为数不多,没有清除的建文旧臣之一,甚至放在以往他都离不开此人!

这是他除内阁五老之外,最信任的臣子之一。

“尔等今日想必都很疑惑,为何朕要在这奉天殿内行朝会?”夏原吉退下后,朱棣抬了抬宽大龙袍的袖子,换了个姿势,俯瞰着下方群臣,而后给朱高炽使了个眼色。

朱高炽躬身一礼,对着大殿之外喊道:“带上来!”

与此同时,下方站着的汉王朱高煦和赵王朱高燧对视一眼,都是满脸的得色。

今日过后,看谁还敢说他们家是造反出身的?

立于前排的内阁五老则是脸上神情各不相同,他们都注意到了二王脸上的表情,再联合陛下今日反常的举动,不由地想起半个多月前,汉王和赵王带兵封了钟山。

之后,又有几座山被重兵繁琐。

“莫不是与那件事有关?”几个老狐狸彼此不着痕迹的瞟了对方一眼,瞬间读懂彼此的意思。

其他朝臣也是暗暗思忖着。

不一会,十几个太监,每人手上托着一个木盘,上面各摆放着两种粮种,番薯和土豆赫然在列。

一时间,朝中群臣见此,都不由的议论纷纷。

朱棣将下方群臣的表情看在眼里,笑了笑,道:“尔等可有人识得盘子里的这些东西?”

朱棣抬手点了点杨士奇,道:“你来看看。”说着,对那撑着番薯的太监,道:“拿给杨翰林瞧瞧。”

太监恭敬的凑近,低着头将托盘凑近。

杨士奇皱着眉头狐疑的看了一眼龙椅上,满面笑容的朱棣,在群臣好奇的目光注视下,把洗干净的番薯拿了起来,打量了一会,眼角不由浮现皱纹。

而后,杨士奇无奈的摇了摇头,一手象牙笏,一手随意捏着番薯,转身看向朱棣,道:

“恕臣见识浅薄,未曾识得此物。”

朱棣嘴角微微上扬,眼底浮现出一抹不易察觉的笑容,而后开口道:

“此物名为番薯,是一种全新的粮种。”

噢,原来是粮种。杨士奇恍然,依旧不以为意,还暗暗捏了捏那番薯,心里有些瞧不上。

长的丑了吧唧,奇形怪状的,也配称为粮种?

哼,小小番薯,不知所谓,当真可笑!杨士奇一副淡然的模样。

其他人闻言,看着那丑了吧唧的番薯,也是暗暗摇头,都不看好这玩意能叫粮种。

“……”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