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Ctrl+D )
当前位置:笔趣阁>历史军事>权谋大明,阉党崛起> 第32章 释义

第32章 释义(2 / 2)

方广的话语掷地有声,充满决心。

李培恩听后,满意地点了点头。

今非昔比。

方广受此殊荣,官位上已超越了李培恩的宣抚使之职。

即便李培恩挂着东厂的招牌,方广再怎么高升,也仍在其掌控之下。

然而此刻,利益已定,李培恩需要看到方广真诚的态度。

面对方广的积极表态,李培恩微笑道:

"鞍前马后无需你操劳,全力以赴则可,但切勿牺牲生命。"

见方泽欲开口,李培恩举手示意他沉默,继续对两兄弟说:

"你们俩在危难之际助我度过难关。"

"所以今天我要对你们兄弟俩郑重地说一句。"

"那就是,无论何时都不可为他人轻易舍弃生命。"

"只要活着,就有希望。"

"就算将来我真的离世,只要你们还记得我的意愿,能继续前行。"

"那么,我死得其所……"

听到这里,方泽和方广互望一眼,不解李培恩何出此言。

然而,李培恩心中明了。

他是穿越者,拥有未来的知识和见识。

但本质上,他的身体仍是个自幼体弱、经历过死亡的天阉。

因此,无论他的愿景多么宏大,这副脆弱的身体可能无法支撑到最后。

所以,李培恩认为必须将影响力扩散出去。

即使最终未能走到终点,至少他的理念和目标能在世间延续。

对方泽和方广两兄弟而言,那些事仿佛远在天边。

因此,李培恩并未深究,而是转而提及他挂念的另一个问题。

“今日城中对祁家的议论沸沸扬扬吗?民间舆论的风向如何?”

“觉得有罪的多,还是无罪的多?”

面对李培恩的提问,如果是一个月前的方泽,或许无法理解“舆论风向”的含义。

然而现在,他已经习惯了李培恩的熏陶。

他自然而然地回应:

“议论确实不少,据各地密探反馈的信息来看。”

“多数平民还是觉得祁家的行为过火,只有少数深信儒家理论的人,认为祁家的做法并无不妥。”

“至于是否有罪的问题。”

“目前看来,除了少数激烈争执的人,大多数人都不敢轻易下结论。”

“毕竟祁家在常州府历史悠久,声望颇高,而且普通百姓也不敢轻易挑衅这样的乡绅世家。”

李培恩听完,略带失望地轻轻摇头。

他清晨派遣锦衣卫封锁大门,让此事闹得人尽皆知,却未径直闯入府邸逮捕祁家父子,原因就在于他根据融合的记忆推测,常州府内多数人的价值观可能与他相异。

若他鲁莽地闯入祁府抓人,即便事情闹到崇祯皇帝面前,他也未必能占上风。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