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Ctrl+D )
当前位置:笔趣阁>历史军事>封地拥兵八十万,皇帝逼我交兵权> 第158章 晋王慧眼,一针见血

第158章 晋王慧眼,一针见血(2 / 2)

嗯!

武三甲点了点头,道:“不过,这十万人的虎贲新军还不够,还得想办法不动声色的再从莫州,抽调十万人马返回瀛州;”

“这一招瞒天过海的棋,可不能有半分闪失啊!”

“若是让城外的陈怀安,还有军中的黄四郎有所察觉,可就功亏一篑了!”

闻言,赵魁试探性的问道:“大将军,要不要末将再率小股兵力出城袭扰,以扰乱城外龙城叛军的视线,为大军南撤争取时间?”

武三甲摇了摇头,道:“这种计策,只能用一次,用多次了,肯定会引起陈怀安的警觉,到那个时候,龙城叛军倾巢而出的话,咱们再想南撤可就没那么容易了。”

“这事儿,本将军在琢磨琢磨!”

......

莫州城外,龙城兵马大营。

中军大帐内,晋王陈怀安正在伏案写作,总结这一段时间大军围城以来的军事行动得失。

自前一段时间,与武三甲在莫州城外打了一仗之后,陈怀安便传令下去,大军按兵不动,攻城暂缓。

经过反思和总结,陈怀安发现自己进入了一个误区。

为何一定要在这莫州城下,和武三甲这个难缠的对手较劲呢?

为何不绕开莫州城,直取瀛洲?

按照古代行军打仗的思路,遇到像莫州这种军事重镇,自然是必须要打下来而非绕过去的。

因为,古代行军打仗,不光是打的攻城掠地,更是打的粮草后勤。

就拿瀛、莫二州的地理位置来说,龙城大军若是想要挥师南下,就必定得先取莫州,再攻瀛州。

否则,大军一旦绕道莫州,直取瀛州的话,必然会面临莫州敌军倾巢而出,奇袭大军粮道的局面。

但,对于身怀【天生帝王命】系统的晋王陈怀安来说,他行军打仗压根儿就不用考虑大军粮草和后勤补给之事。

所以,若是直接率兵绕道莫州城,直取瀛州城的话,就绝不可能出现大军粮道被袭这种事情。

待到攻克瀛州之后,这莫州城便是一座孤城。

到那个时候,围上三年五载,莫州必定不攻自破。

他武三甲即便是有三头六臂,想必也回天乏术。

一想到这儿,陈怀安顿感豁然开朗。

都怪经验主义害死人啊!

“报——”

“启禀晋王殿下,京师皇城龙城内卫急报!”

就在陈怀安准备传令下去,大军兵分两路取瀛州之时,大帐外却传来了传令兵的通报声。

是龙城内卫的急报,肯定是金陵城内发生了什么重大事情。

“进来!”

陈怀安一声厉喝,大帐外的传令兵立马行色匆匆的进入大帐内,将八百里加急送来的急报,呈递到晋王殿下的手上。

陈怀安翻开信件,一目十行的迅速浏览。

突然,他的目光定格在了“皇权相权矛盾激化,当朝太后苏婉儿,欲加授武三甲节制天下兵马大权”的一行字上。

下一刻,陈怀安的脑海中无数脑细胞飞速旋转。

片刻过后,他得出一个令人惊诧的猜想结论——武三甲要跑!!!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