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Ctrl+D )
当前位置:笔趣阁>历史军事>潜风唐> 第148章 夜谈

第148章 夜谈(2 / 2)

殿内端坐的左手边的房玄龄说道:“陛下,打造军器对铁的要求很高,但普通的淬火,还是受到温度的限制。

毕竟,可燃烧的东西不多,木炭的效果,也只能打造出所谓的百炼钢。

而兵将的武器,属于长期配备,所耗也就相对固定一些。

可如今这火器属于消耗品,所以,才造成铁器的短缺,要知道,刀剑枪一类的,就算是损耗,也会被军中铁匠修复。

那箭矢在战后,也会被一定数量的回收,箭头的损耗,也不断的替换。

可这火器当中奔雷箭激发过后就会炸开,同时那箭头就会消耗掉。

而这震天雷与火雷一道,那就完全没有回收的可能。

要知道,就陛下面前的震天雷里面的碎铁,就足够打造至少三十枚箭头,一次性就等于激发三十枚箭矢,且不可回收。

而那外壳相当于二十枚箭头所耗,一次就等于五十枚箭头,被消耗掉了。

当然了,其杀伤效果是相当强劲的,但我李唐立国十余年,这也是初次尝试使用这火器。

所以,陛下,臣以为,这火器只能当做奇兵偷袭,或者关键的攻城之战,才能被使用。

北方突厥属于游牧民族,以骑兵为主,所以,这震天雷再强,所用的之处不多,还是要以传统战法为主才好。”

李世民不断的点头,而杜如晦拖着病体,一脸未恢复的样子,说道:“陛下,臣等知道,陛下也是爱惜我关中男儿的命。

希望多用武器一道,杀伤敌人,能尽量的让我关中男儿,能平安回来,但国力不足,只能做到尽力而为了。

也如同房相方才所说,奇袭可用,也正好印证,兵者,诡道也,咳咳咳…”

李世民听到杜如晦的咳嗽声,心里就一揪,问道:“杜卿,最近身体可见好哇?”

杜如晦苦笑道:“回陛下,臣虽吃了孙神医的药石,但也只能维持了。

就如同赵王殿下所说,臣要学会带病生存,如果想恢复到以前,那是不可能的喽。

臣尽量安慰自己,不去过多的想这病而已。”

李世民点头说道:“杜卿可要保重身体啊,也是朕之过错。

这么晚了,还拉着杜卿议事,没法让杜卿休息,朕愧对你啊。”

杜如晦马上惶恐的施礼道:“臣能为陛下分忧,这是臣的本分,陛下万不可再说这样的话,真是折煞微臣了。”

殿内的臣子们,都为这杜如晦的身体而担心,长吁短叹起来。

稍顷,长孙无忌接着说道:“陛下,臣觉得,或许可以找到新的铁矿,加大产出。

再慢慢的积攒,说不定能慢慢的改善战场上所需的不足。”

而李世民却叹气道:“关键是没有可增强淬火的燃料啊,光靠人力,来烧那木炭终究不是办法啊。”

长孙无忌思索半天,说道:“陛下,赵王是这火器的发明者,他就没说这材料中,铁器一道怎么去增加增强吗?是不是有什么他没提到的地方啊?

或许,有什么看似平常的东西,而我们没注意到,被忽略了。

要知道,这火药本是那道家炼丹偶得,说不定赵王本就知道这锻造铁器所需之物呢?”

李世民听到长孙无忌的话后,不断的在殿内踱步,之后突然停了下来,说道:“宽儿倒是提过一些。

但朕一时也想不起来了,他说有种叫煤的东西,但朕不知道他说的是何物啊。

燃料?木炭,黑色,究竟是什么来着呢?啊,朕想起来了,石炭,他曾经提过一嘴,但朕当时以为是玩笑,难道就是这石炭吗?”

一向谨慎的魏征插言道:“陛下,试试总无妨吧,就让军器监和将作监试试看嘛。

不行的话,再问计于赵王,或者差人去赵王府打探一下,没准赵王府的人就知道呢?”

李世民的听到魏征的话,手都不知道该往哪放了,天知道,他的儿子是不是知道这些。

于是他马上叫过常涂,说道:“差人去陇右问问宽儿,是否可用这石炭炼制铁器?

还有赵王别院,也差人去问,宽儿手下看来是有着能工巧匠的,那大黄弩的改良,就是他手下的工匠所为。”

常涂马上领命出了两仪殿。

之后,李世民说道:“房卿,无论如何先差人打探我大唐境内的石炭分布,可有适合的采集地。

先知道也无错,未雨绸缪嘛,朕有些等不及了。”房玄龄也躬身施礼称是。

陇右营地,当所有人都安睡的时候,中军大帐内依然灯火通明,李靖和李绩两人相对而坐。

李靖将一杯热茶推到李绩面前,说道:“茂公啊,你我二人好久没有像现在这样坐下来,好好说说话了,不知你对将来这北征突厥,有什么看法呢?”

李绩笑而不语,先是端起茶杯,吹了吹漂在水面上的茶梗,抿尝了一口。

他微笑的说道:“卫公是想问在下,要如何用这赵王李宽吧?北征突厥,还能难得倒卫公吗?卫公莫要与在下打哑谜呦。”

李靖长出一口气,心想,跟聪明人说话就是痛快,之后他也喝了一口茶,说道:“陛下的用意,老夫不想猜,也不敢去猜,你我都是从乱隋走过的人。”

李靖看了大帐门口,压低声音继续说道:“二子出征,长子留守,这并不陌生啊!

难道现在是让我们站队吗?这帝王心术难测啊。”

李绩没马上去回答,继续沉吟了半天也压低声音说道:“那李宽真的有当年陛下的能耐吗?

我看他目前,最多也就是有小魔星李玄霸的勇武罢了。

一个半大孩子,想去战场走一遭,过过瘾就算了,他还真能自领一军,立大功而归?

卫公是不是多虑了啊?难道卫公传授过兵法战阵之奇妙于他吗?”

李靖没去正面回答李绩的问题,而是笑道:“程老匹夫那狐狸性子,竟然将他的长子派去与那李宽同军出征。

老夫不信茂公你不知道,你家小子不也想跟去吗?”

李绩呵呵笑道:“一些小孩子去玩乐,卫公想多了,程老匹夫怎么想的,我不得而知。

在下是不会让我家小子去冒险的,练兵来见识一下可以,出征?免了吧。

卫公,你我只需将陛下所派完成即可,至于陛下想如何?咱们做臣子的,还是不要妄自揣测为好。”

之后,李绩放下自己的茶杯,说道:“茶凉了,在下去告退了,卫公也劳累一天了,休息吧。”

说着,李绩起身告辞,而李靖下意识的,摸了摸李绩刚才的茶杯,尚温,李靖小声笑骂了一句道:“你也是个狐狸。”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