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Ctrl+D )
当前位置:笔趣阁>历史军事>穿越之偷天换日> 第117章 天下救器(二)

第117章 天下救器(二)(1 / 2)

通过文字得知,原来报母寺一直都藏有一份不为人知的秘密,报母寺乃青巢禅师所建,青巢禅师乃是乌巢禅师的弟子,乌巢禅师乃是曾赠送天葵剑于大宋赵家开国皇帝赵匡胤的那位大和尚,乌巢禅师常喜居于树上鸟巢之中。

青巢禅师之后有阴巢、晴巢,无奈阴巢晴巢两位禅师都非常短命,过早而亡,晴巢传至我师父为羽巢,师门传法甚严,每五位禅师后面都以一个巢字命名,传承了五位之后,再以佛图命名,如此循环往复,故尔老衲名号佛图僧。

之所以如此,正是便于守护和传承我派的师命——寻找我佛留在南瞻部洲的救器盂盆。所谓盂盆,实是佛祖座下弟子目犍连地狱救母盛食物时的一只古碗,乃我佛至宝。

佛经有言我们今生所处的世间在佛经上叫做南瞻部洲,南瞻部洲部众自无始劫以来,众生生来由于诸业力缘故,加之习气所染,便有贪嗔痴疑谩等诸毒,而南瞻部洲众生又由于博闻强识、聪而好思,故佛法易于在南瞻部洲上传开。

经上又云,世间万物有生便有死,天地有成便有坏,人有三灾八难,天地有成住坏空。

人生百年,有起有落,有喜有悲,是谓劫难。天地亿万年,沧海桑田,山崩地动,天雨地旱,海枯石烂,也是谓劫难。

佛经上有记载,天地有劫难,时间之久,凡夫俗子不可想象,在过去大劫——庄严劫时,天地大坏,阿弥陀佛为救度众生,曾许下四十八愿,并在南瞻部洲留了一个救世法器——盂盆,救离众生脱离苦海。

盂盆将众生救离了苦海后,便也淹埋在了南瞻部洲,沧海桑田,从此不知所踪。据恩师所留的这本秘记所载,庄严劫过后,众生重新繁衍,再造人伦,众生便也来到了现在的劫——千贤劫,而未来众生还要经历星宿劫。

传言在现在的千贤劫中,众生由于习气所染,依然要面临三灾八难。在与自身的习气斗争中,在与天地的斗争中,又不知过了多少年,有大能伏羲女娲在带领族人改造天地时,在中土震旦国的一处山川中又无意中发现了盂盆。

之后又不知道过了多少年,人们日益变得私欲膨胀,骄横、懒惰、好色、噬杀,恰在这时人们又遇到了数千年难得一遇的滔天洪水之灾,伏羲女娲两位圣人运用盂盆,带领族人顺利度过难关。

度过难关后,伏羲女娲依据盂盆的万化精妙,从此创立了新世界,因此人们也将伏羲女蜗尊称为圣人,创世神。

伏羲女娲离世南瞻部洲后,盂盆从此又不知所踪。又过了若干年,有蚩尤祸乱世界,中土世界出圣人黄帝,有风后献盂盆于黄帝,黄帝运用盂盆,联炎帝,败蚩尤,一统华夏,后期的黄帝求法悟道,将盂盆幻化成了炼制仙丹的丹炉,藏于黑多山。

盂盆藏于黑多山,时至帝舜大治天下时,天地又遇大灾,天发大雨,洪水肆流,地变汪洋,山成河海,禹接圣令,子承父业治洪灾。

禹乃黄帝玄孙,为求治水之法,登黑多山祭拜先祖,遂得盂盆。禹得盂盆后,船行白多山,令人万万意想不到的是,禹所乘之船忽地被洪水打翻,盂盆从此淹没于白多山的洪水中,再也未现过世。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