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Ctrl+D )
当前位置:笔趣阁>女生耽美>穿越从文娱到高维生命体> 第68章 月考出名

第68章 月考出名(2 / 2)

“干了”

“干了”

八人异口同声,这是多看不起他们,四对六赢面大了去。

“好,那你们准备,自由组合那六人先上”教练没有太多意见,当事人都同意那就看看这四人怎么赢。

“家伦,控卫交给你,放心的用你的方式打球,老刘和老郑你两负责外线联防,接到球能偷懒不要犹豫,内线交给我,只需要保证不丢球就行,若是协防不了就放对方投篮,都会面临包夹的问题,不过不用过于担心,只要遇到包夹无法上篮就传给我”张志耘简单安排战术。

“嘟.....”

张志耘和黄文盛跳球,2米高的张志耘轻松就跳到球,拍到前场给到郑昌宏,郑昌宏传球给到林家伦,林家伦控球推进到三分线就被包夹,包夹未成形转身顺势把球传给刘易峰,刘易易峰接球后起手高抛,到内线的张志耘空接后传球给到郑昌宏。

郑昌宏接球起手投篮,拿下两分。

张志耘在内线空接后是完全可以扣篮的,不过这场球是为了打配合,所以才把球给到单打的郑昌宏。

十分钟过去,四人队的配合堪称默契,对手明知道林家伦要传球但是防不住传球和传球落点。

“确实不错,林家伦的控卫要是有人跟他配合起来,完全防不住,传球的无理由和随意性都很难预判”教练心里明白林家伦天赋,只是球队其他人难以配合,很糟糕,要是遇到打强队完全有可能被抢断。

“确实,林家伦和刘易峰,张志耘的三角配合很难防守”

“同样的,内线张志耘的身高摆在那里,我们完全就是没法防守,更别说郑哥和刘易峰的身高优势和单打能力”。

未上场的球员听到教练的话,也是一致认同的。

二十分钟对抗结束,比分52:29四人队领先23分,六人队在内线出手容易被帽掉,两人包夹张志耘,才有机会空位投篮,外线三分球命中率又不高,投篮打铁就拿不到篮板。

“教练,其实家伦的控卫在场上是一很有优势的,可能你会觉得因为有我在场的原因,不过你可以让他们三人再加两人,进行五打五,林家伦、刘易峰、郑昌宏不能分开,你也能看出这种三角配合战术,其他两人可以从刘易峰、郑昌宏手中拿到传球”张志耘给教练分析林家伦的优势。

“这个优势我是明白的,不过其他人容易造成失误,接不到球丢球的状况,省城这次的联赛事关重大,我在考虑考虑吧!”教练是懂篮球的,也有自身的考虑。

“教练,其实不必担心,首发阵容我才是核心,求全的分配在我,不在林家伦”张志耘点出关键问题。

“你说的没有错,我怎么给忘记了这一点,考虑了那么多却忽略了关键,林家伦继续首发”教练也是瞬间想到问题的关键,这个球队说白了场上的球权分配和协调都是围绕张志耘为核心制定的,教练放心了内心的担忧,眼睛有点冒光。

林家伦保住首发位置,训练正常开展,张志耘给出林家伦与其他人的配合训练建议。

训练结束林家伦跟张志耘两人回到训练馆,继续按训练计划走,虽然纳什的技能没有系统性传承,模仿训练还是可以做到的。

“哥,你学习竟然这么厉害?快教教我”刚进教室坐下,就看到罗奇梦撑着脑袋睁着大眼睛问道。

读书声停止,全班同学齐刷刷的转头看向末尾的位置,像是第一天认识张志耘一样。

“想不到,这个借读的这么厉害,竟然拿下第一名”

“更夸张的是直接高出第二名30多分,差一分就拿下满分”

“听说还是英语作文老师觉得不能给满分才扣了一分的”

讨论张志耘的声音响起,早读的时间直接成了菜市场,更有人围了过来纷纷讨教学习方法。

“大神,你怎么学的,怎么考的,求方法”

“同求”

“同求”

张志耘没有想到的是个别班的都跑来了。

“没有什么方法,学习很简单的,就是吃透知识点,多刷题,举一反三就好了”张志耘架不住人多的密集症,装了个13。

“去,我差点就信了”

“这13装得差点闪了我的腰”

“不是吧,你们竟然当真,还记下来了”

好多同学纷纷记下这句话,遭到边上的人嘲讽。

“闹糟糟的,这是菜市场吗,早读不读了”教室门传来一声怒吼,一阵翻箱倒柜,书籍纷飞后安静下来,只见班主任一脸怒气的走进来。

不过转眼间就在全班同学目瞪口呆的表情中小跑到张志耘座位前,扶着一脸热切的说道:“张志耘同学,有没有考虑直接转到这边来,我给你申请学校的奖学金还有大学的费用”。

“老师,我没有这个打算”张志耘看着班主任那双热切的眼睛有点怯怯,真怕班主任拉自己的手。

“赶快早读”班主任感觉班上的气氛不太对,觉得这有点不合适,大吼一声急匆匆的出了教室,走向年级主任和校长办公室,成绩出来的时候高三年级的老师都不可思议,反复的检查试卷答案才确认差一分满分的事实。

“校长,无论如何都要想办法留下张志耘,我们学校已经好多年没有这样成绩的学生了”班主任推开校长的办公室门就噼里啪啦说出想说的话。

“已经交涉过了,广县不同意”校长直接回绝,校长在成绩出来的时候已经跟年级主任一起给广县一中的校长沟通过,甚至找到上级领导都没有成功。

班主任闷闷不乐的走出校长办公室,回到自己的办公室满脸不开心,同办公室的老师有些幸灾乐祸,还好这只是借读的,不然高考后绩效和评级就没有办法竞争了。

张志耘在州一中出名了,公告栏上的排名响彻了全校,高一高二的都在议论这个分数,都想看看如此成绩的人长什么样,教室门从早上的课间就一直堵到中午,张志耘受不了这个氛围,打电话提前让王师傅来接人套了下午的课。

接下来的时间,张志耘没有再回学校上课,加入了州队的训练中,一周后风波才平息,却也成了州一中的学习例子,考试的试卷解题思路被高三各班老师拿到课堂讲解。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