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Ctrl+D )
当前位置:笔趣阁>历史军事>穿越水浒之大王要低调> 第137章 王伦回梁山

第137章 王伦回梁山(2 / 2)

杨志回到了青州,整个青州军事上的一大摊子就由杨志负责,刘唐做副手;这鲁智深被王伦派到登州,主持登州军事。

话说这秦明不是登州的都统制么?为什么还要派鲁智深过去?

这秦明新归附,当然需要考验一段时间。还有一点,这秦明在综合能力和威望上都要比鲁智深差,这梁山兵学院副院长来登州主持军务,这秦明也说不出意见来。更何况,秦明那明面上8000人正规军就够他忙活的了。

这阮小二也同样去登州,负责把曹正召集的水手操练起来,为王伦的海军大计做准备。

就这点水手肯定不够,王伦要回梁山弄点老人过来才踏实。

阮小五就别想了,老老实实在梁山负责周围水面安全吧。

这阮家三兄弟中,阮小七负责特战营,将来定是要经常随军出战;这阮小二在登州负责海军士兵训练;阮小五说什么也不能离开梁山了,不然梁山在水泊上吃了亏那就闹笑话了。

王伦在青州待了一天,就带着李若兰、武松、祝彪、庞万春以及一个近卫连返回梁山了。王伦给杨志留了2个步兵营、一个火箭炮连、以及一个医务连。

现在的青州就像一个扁担,这边挑着梁山,那边挑着登州,哪边有事,这青州都能使得上力,这军事力量可不能差了。

情报头子朱贵留在了登州,除了带一带顾大嫂之外,更是要把这青州到登州一大片给运作起来。

好容易打下来这么一大片地盘,在自己的土地上情报工作差了可说不过去。

这王伦带着一行人从青州往西走,一路经过淄州、齐州和郓州。王伦这帮子人多,有一百多号人,几个得力将领,虽然不怕啥,但也得注意。

王伦路上就决定了,要把人才夹带中那十几个没实缺的进士给利用起来。这知州知府没本事更换,这下面的县令换一换总可以吧?这以后梁山和东边的几个州经常来往,这淄州、齐州、郓州老是挡在中间也不是回事。

至于这三个州的知府还是算了吧,先给点好处笼络住吧,自己看中的人还得个两三年资历才够。或者到时候打起来,王伦就百无禁忌了。

就在王伦等人还在路上的时候,这独龙岗上的三大家热闹了起来。

王伦在给梁山发消息的时候捎带给李应写了一封信,说了自己打算回到梁山后就去李家庄提亲的事情。

李应收到王伦的信收那是大喜过望。

虽然王伦和李若兰的成亲是早晚的事,但是这事王伦不提,这准大舅哥李应总不能主动提吧?

这独龙岗三庄现在的核心正是李应。

你要说这单纯看实力的话,肯定是祝家庄最为强大,但是谁让人家李应是李若兰的哥哥呢?这独龙岗三庄能和梁山有这么和谐的结盟关系,那李若兰是起了最大的作用,现在这李若兰要是嫁给王伦的话,不出意外就是当家主母。这李若兰要是坐稳了位置,这独龙岗三庄才算是坐稳了位置。

如果说之前梁山和独龙岗是合作关系,这次王伦东征结束后,这个合作关系就自动变成了从属关系。

这梁山东征基本上是靠人家梁山自己的力量打下来的。这祝彪在征战时是有功劳,可是这明眼人都能看出来,这祝彪的功劳其实是王伦的提携。

这下好了,东征结束了,什么都尘埃落定了。

如果说在王伦东征之前,祝家庄和扈家庄还略有观望的话,那么现在,这两个庄子再也不会有其他心思了。这一切都是实力使然。不仅如此,他们还要积极促成李若兰和王伦的婚事。只有李若兰的位置稳了,他们三庄的利益才能最大化。

因此,即便是王伦不提,这祝家庄的老庄主祝朝凤也要亲自出面当红娘了。

按辈分,这独龙岗三庄里面也就他的身份够格了。

这些事情,王伦心里自然是明镜似的。王伦心里巴不得独龙岗的三家赶紧靠过来。

这地盘越来越大,王伦觉得人手越来越不够用。这三个庄子靠过来,这大舅哥李应、扈成、祝家庄的祝龙、祝虎、栾廷玉都能用的上,这又能多几把好手。

这王伦和李若兰结婚之后,这梁山上下的心思也会稳当很多。

为什么?

就看梁山现在的地盘,王伦封王都够了,而且明眼人都能看出来,梁山的优势很大,发展只会越来越快,这么大的基业没有继承人可不行。

这继承人可不仅仅是一个人,他是梁山这么多文武心中的希望所在。

虽然这王伦现在还是壮年,但是谁也不敢保证有什么意外。若是王伦真的有什么不测,几个文武核心挑头,这事业还能继续往下走走。

就这样,王伦等人还没到梁山,这梁山及周边已经热闹起来。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