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Ctrl+D )

第396章 霸府(2 / 2)

现在换成天策上将,也还是要进行一下调整,来适应接下来的作战需要,以及别的方面需求。

于是,回到洛阳之后,李元徽首先是将左骁卫中郎将,都督五个折冲府的徐乾德,调到了朝歌,接替于仲亨。虽然官职没有调整,但权力明显是增大了不少,而且获得了独立领兵的权限。

随后,开始搭建整个天策府的人员任命。

天策府,天策上将一人,齐王李元徽,掌国之征讨,总判府事。

长史、司马各一人,从事中郎二人,并掌通判府事。

其中,长史依然是留给李百室,而司马一职则留给了李青莲。

从事中郎两人,于智宁、高侃。这四个人都是跟随他时间非常久的,尤其是李青莲,从李元徽前往扬州任职就开始了,跟随他的时间快十年了,一直参与军机要务,重要谋划和战略制定全都扮演了重要角色。

军谘祭酒二人,蒋益,郑善道。主谋军事,赞相礼仪,宴接宾客。其中蒋益原本是前燕卫王慕容定的参军,精通军略,慕容定时候曾经得到过慕容超的重用,但很快因为宰相们想要专擅,而将之调出朝堂。颍川之战后归降大唐。

李元徽第一次独立领兵之时,蒋益就作为副手被慕容定派到李元徽军中,因此两人也算是老相识。

郑善道早年曾经跟赵大一起前往雁门救驾,后面还做过淮南太守,跟李元徽是老相识,既是荥阳郑氏出身,也跟江淮系的将领们相熟,情分还在。

典签四人。掌宣传导引之事。分别是谢吉,王环,贾元本,柳元景。

其中谢吉出身陈郡谢氏,是中原士族,王环琅琊王氏,柳元景则是河东柳氏。贾元本则是寒门出身。

主簿二人,曹符,娄涸。掌省复教命。曹符是昭武帝曹皇后的侄子,是大魏帝室之后。

娄涸则是娄浚的堂弟,娄居士的从子,算是鲜卑豪族。

录事二人,李淳风,荀弘,记室参军事二人,陈克庄,窦识掌书疏表启,宣行教命。

这四个人当中,李淳风和窦识是关中人,其中李淳风还是陇西李氏,而窦识则是扶风窦氏,李元徽的表弟。

荀弘和陈克庄,两人分别出自颍川荀氏和陈氏,这两个大族在前魏之时非常之显赫,但却没有在王朝更替之中成功跻身高位,反而是站错队导致家族衰败。

此外,天策府还有功曹参军事二人,掌官员假使、仪式、医药、选举、考课、禄恤、铺设等事。仓曹参军二人,掌粮廪、公廨、田园、厨膳、过所等事。兵曹参军事二人,掌兵士簿帐、差点等事。骑曹参军事二人,掌马驴杂畜簿帐及牧养支料草粟等事。铠曹参军事二人,掌戎仗之事。士曹参军事二人,掌营造及罪罚之事

六曹并有令史。书令史。

此外还有参军事六人,掌出使及杂检校之事.

而这些官吏,除了跟随李元徽很久的老人之外,都是在东都洛阳的豪族以及中原世族之中挑选。

这些任命,其实也意味着东都的鲜卑豪族以及中原等地的世族都开始向着齐王府进行一定程度上的靠拢。

而李元徽在凭借陕东道大行台和都督关东诸军事,以及最新加官的天策上将,其实已经在洛阳形成了霸府。

所谓霸府,也就是藩王或者藩臣的府署,而李元徽的齐王——天策府势力在洛阳,已经完全可以称之为霸府。

(本章完)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