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Ctrl+D )

第394章 听劝(1 / 2)

下朝以后,李三和李二直接被李源留下用饭。

“六郎虽然是庶出,但无论怎么讲,你们也是骨肉兄弟,这件事上,你们就不要跟他再计较了.”

只有父子三人的时候,李源才算说了软话。

李二没说什么,李三却停下筷子,一脸认真的说到:“那阿耶就快些把他召回长安吧,如果我到了河东,他还在那,那我一定杀了他以正军法。”

李源闻言,正要发作,但因为理亏也只能点点头,“好,招他回朝。”

本来还想着,让李孝正在并州跟着李三郎征战,最好是立下一些军功,这样也好挽回一些颜面,但李三郎这么说了,很明显就是不肯给他这个机会。

李源也知道,李三郎是那种说的出,就肯定敢做的。

说什么手足兄弟,李三郎在朝堂上一口一个奴才,一口一个家奴,这怎么可能是把李孝正当兄弟看的态度?

偏偏现在李源还没发就这事说什么,就算李三郎在河东把人砍了,那也朝堂这面都得说晋王干的好。

名正言顺。

而选择李三郎去河东,也还是没办法的事,这时候就得找个威望足够高,还能够信任的人去河东。

太子不能动,齐王在洛阳,晋王是最合适的人选。

父子三人吃过了一席午饭,李源心情烦躁,李二也似乎是有些心事,只有李三郎一如既往的该吃吃该喝喝,丝毫没有受什么影响一般,也管一旁的父兄有没有胃口。

等到吃饱喝足了,李三撂下碗筷,用茶水漱了漱口,随后才正色道:“阿耶,二哥,你们在长安放心就是,夺回晋阳我力有不逮,但稳住河东却没有什么难处,我到了河东会跟四郎联系,不会让北燕太多放肆.”

说罢,起身一揖,而后离去。

李二想了想,也起身行了一礼,而后道了句告退,转身去追李三了。

李三就在殿外等他,兄弟两人一道走在出宫的路上。

“晋阳失守,四郎在洛阳那边也是压力倍增,我猜测刘玄机下一步可能不会进攻河东,而是会出太行陉和紫霞关,进攻河内,继而让青州的杨侃出兵兖州,配合他攻略中原.”

李三跟李二详细的说了一下自己的战略预判,李二闻言则是连连点头。

“刘玄机若攻打河东,则需要提防四郎从黄河沿线出兵北伐河北腹地,毕竟河内目前还在我大唐手中,河东局势稳守就足够了,可惜了,没了晋阳,想要跟北燕争衡,很难了。好在中原尚在我手,只要中原能恢复生机,北伐倒也不必非得从晋阳入手.”

兄弟两人一路谈到宫门处,要分别之时,李二才嘱咐道:“三郎,一切小心。”

李三郎应道:“二哥放心。”

三月下旬,大唐以天柱上将军,晋王李玄庆为北道大行台,都督并州诸军事,河北道行军大总管,率两万兵马赶赴河东,接管并州战事。

同时,李源还派人迅速通知了逗留在河东的李孝正,让他赶紧滚回长安,不然等晋王到了,神仙难救。

人在河东的李孝正这段时间,其实也没闲着,一方面是跟王翊要兵马。

一方面也是连续跟长安请求派出援兵,目的是就是想要夺回晋阳。

但王翊是肯定不可能给他兵马的,开什么玩笑?

而当他得知了晋王李玄庆被任命为新的并州都督,而且总管河北道战事之后,立即就觉得自己想要借着机会把面子赢回来的机会应该是没有了。

等李源的信使来了之后,他更是非常听劝的连夜收拾东西准备回到长安。

没有一丝犹豫和迟疑。

他知道,如果换成太子和齐王可能不会把他怎么样,但三哥晋王,那是真会砍他脑袋祭旗的。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