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Ctrl+D )

第383章(2 / 2)

到了他们这个位置上,所需要考虑的就不只是自己的荣辱,成败。

有时候他们的决定,是自己所代表的势力的需求和意志,而并非是他们的本意。

但没有办法,有时候个人就是被这么推着走的。

“四郎可有什么烦心事?”

王妃慕容佳音问道。

李元徽摇了摇头,“没什么事,不过是个老登想要忽悠我给他白出力”

“啊?”慕容佳音有些惊讶,她完全不明白这话之中的含义。

李元徽笑了笑,“不必在意,说笑尔。”

几日后,李源再次召集众人会于太极殿,商议定策。

李元徽一如既往的一言不发,听着众人讨论出兵南北的优劣。

李源看着李元徽端坐在一旁,一言不发老神在在,颇有些烦闷,他觉得自己这诱饵已经下了,这小子怎么不咬勾?

难道这小子,就一点想法都没有?

但如今,却不能再说什么了。老四就明显是看出些端倪了,你现在不管给他什么暗示,甚至明示都没用。

又是一场没有结果的议事。

连续三日,李源召集议事,都没有什么结果。

第四日,有些变化。

因为没有参与议事的越国公杨邃,上表了,建议进取青州。

谁都知道,杨邃和北燕的青州都督杨侃,那是堂兄弟,一起共事十年之久,最后分道扬镳也不过是因为要分开下注罢了。大家都是出身高门,这点心思能瞒过谁啊?

而杨邃这时候上表,既表明了态度,另一方面肯能也暗合了李源的需求。

这让李元徽不得不怀疑,这是不是李源授意的?亦或是,就单纯的碰巧?

出兵青州,看起来是跟攻伐北燕有所不同,但实际上,一样是跟北燕开战的节奏。

青州现在已经纳入北燕了,并且即便是为了牵制唐军,北燕也一定会出兵的。

而杨邃的建议,也得到了不少人的附和。至于他们是真觉得进攻青州有利可图,还是要响应李源削弱齐王府势力的谋算,这就不得而知了。

反正宰相之中的裴弘德、裴继,还有十二卫和四府将军之中的张平高、高政会等文武大员,全都支持出兵青州。

这后面是谁在主导,或者说是谁的意志,就已经很明显了。

李源再度发问:“齐王,伱坐镇洛阳,对此事你怎么看?”

李元徽闻言,长出一口气起身,而后用十分坚定的语气道:“回陛下,臣依然认为,此时应该休养生息,积蓄粮草不过若是陛下之命,臣自当奉从,绝无二话。”

很明显,这仗我不想打,但你是爹,你要想打,你说了算,我听着就是了。

李源眉头一皱,暗想这小子是真不上道啊。你就不能主动请缨?非得搞得我逼你一杨.

这要是旁人这么不懂事,李源早就火了,就算当时不发作,过后也一定得想方设法的把这么不懂事的臣子给收拾了,最起码不会在委以重任。

但没办法,李元徽是什么人?亲儿子。还是立下大功,有属于自己庞大势力的嫡亲儿子。

这就注定有很多手段不能用,不过既然李元徽已经松口了,那李源这边也就好说了。

讨论了好几日,终于形成了决议。明年,也就是武德四年,征伐青州杨侃。

齐王为行军大总管。

(本章完)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