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Ctrl+D )
当前位置:笔趣阁>都市言情>文娱重生狂想曲> 193.第193章 一百九十三章:面对面(八千字

193.第193章 一百九十三章:面对面(八千字(1 / 2)

第193章 一百九十三章:面对面(八千字单更)

文物局的合作意向敲定后,具体的合作条款山河并没有插手。

第二季的拍摄不再是第一季的草台班子了,一切都朝着正规的项目筹备流程进行着。

从文物局离开后的一整天,山河还沉浸在几位老人的殷切话语之中。

他们说的话一直在山河耳边环绕,是啊!先辈们为了给后人留下这些遗产,付出难以想象的代价!

山河前世看过类似的报道和记录,故宫博物院里的大部分文物都经历过数次的迁徙。

战争和其他种种变故,让这些文物几乎都来回奔波过几千里的路途。

山河很难想象在那种兵荒马乱的年代里,带着一堆价值连城的国宝,从北到南几千里的路途中会遭遇什么,会如何的艰难!

作为受益的后人,我们该怎么面对这些祖先留下的智慧和感悟呢?

仅仅是感叹她的精美绝伦和价值连城吗!

这是一份沉甸甸的传承,既然自己已经站在了这个高度,看到的和需要做的理所当然的要比一般人来的多。

他得承担起属于后辈的一份责任,得对得起前辈们不顾一切的那份期许!

只剩下《我在故宫修文物》和《舌尖上的华国》两部记录片的策划方案了。

“我看过你几乎所有的采访记录,我发现你很喜欢用复兴这个词,而且对它极具信心,你是如何看待复兴的,你觉得我们什么时候能复兴?”

“手工艺品?”于向乾默念了一遍,“山河,别藏着掖着了,直说!”

山河听着室友们的话语,笑着回应道:“我说这些不是要求大家去承担什么,咱们也承担不起,只是咱们在纪录片第二季里,要考虑的更多,纪录片的意义来的比我们想象的大!”

向之彦听完,低头想了一会儿,向于向乾问道:“老于,你觉得山河这个主意怎么样,故宫里你最熟悉!”

“额~我刚开始写的只是日记,对出书没什么概念,只是为了给妹妹讲故事!”

“哈哈~你这个小同志还挺滑头的,行,我帮你改改!”周可为笑着说道。

“呃~导演是造梦工程师,把脑子里的画面写成文字,再重新把它变成现实中的画面,我认为这是一件极为有意义的事情,而且电影更直观,拍电影更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极具挑战性!”

向之彦转头看了看山河,“老周说的没错,你确实是个小滑头!”

半个小时后,刘海潮一声令下,《面对面》的专访正式开始了。

“得了吧,我就去几天,然后直飞京城,没几天咱们就见面了!”

“大佬的意思是咱们得戒骄戒躁,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大佬,我说的对吧?”

“这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和荣誉,我很爱惜它,也正是因为这种爱惜才激励着我不断的向前,我们这一代一生都会在浪峰中,相信我们会见证很多改变,其实这种改变已经在发生了,还会来的更快更剧烈!”

《加勒比海盗》和《一条狗的使命》都要立项了。

“敬老师,咱们节目里不会有八卦问题吧?”山河笑着问道。

推辞了刘海潮的晚饭邀请,山河与杨柳离开了央视大楼。

《我在故宫修文物》倒是好办,大概给个拍摄的方向,剩下的由央视和文物局去完成。

向之彦三人看着山河,和蔼的对他笑了笑,“行,我们也不矫情,知道你不缺钱,我们替故宫博物院收下了,故宫博物院不接受捐款,你这算是纪录片利润,到时候可没有收据给你!”

“我倒是有听我爷爷说过《平复帖》的故事,张伯驹老先生为了它差点被人撕票了,小鬼子也是四处找他,要抢夺《平复帖》,张老先生把它缝进衣内衬里,躲了好些年,建国后他把自己所有的藏品都捐给了故宫博物院,据说小半个故宫博物院里的字画都是他的捐赠!”

山河带着这份责任和思绪,进入了《如果国宝会说话》第二季的构思中。

敬亦丹问道:“你一直说自己的理想是导演,作家不好吗?一定程度上说成为著名作家的难度更高!”

“刚刚我们说到了《寄生虫》,这是你自己最满意的作品吗,它给你带来的荣誉最多,也是影响力最大的一部小说!”

刘海潮看了一眼山河,低头沉思了一会儿,“不剪了,就这么播,你都不怕,我自然敢播,再说这可是正面人物的正面宣言,激情四射,豪情万丈,我怕什么,年轻人就该这么狂!”

山河看着这位头发有些白的甲老人,诚恳的说道:“楚河影视会参与投资制作,如果这部纪录片能盈利,所有属于楚河影视的利润都会交给故宫博物院,算是后辈尽的一点心意!”

“网络!它会改变时间空间,改变人与人的交流方式,改变你身边的一切!”

山河一看目的已经达成,笑着喝了口茶,对几位还在讨论的老人说道:“那我就把纪录片交给您几位了,省的我这个外行人战战兢兢的露怯!”

“你害怕被关注?你是公众人物,这应该是你的日常吧,越成功才会越受关注!”

“你是什么时候对出书有概念了呢?我很好奇你的最初概念是什么样的?”

“知道了,祝您一路顺利!”

山河点头回答道:“周老,您说的对,我可不就是个外行人!我就是有这么个想法,具体的我哪有您几位来的熟悉,这不是找上门来了吗!”

下午的录制进行的很顺利,敬亦丹没有再问超纲的问题。

“那我可不客气了!就等着您了!”

至于其中的人物和内容需要文物局和故宫博物院来选择。

山河与敬亦丹握了握手,“敬老师,很高兴认识你,你的问题很棒!”

山河转头看了看他,笑了笑,“你是导演,你要感觉不合适,就把这一段剪了,我没意见!”

“你参加的那期我知道,希望工程专题报道,你那时候还是个十五六岁的少年,一晃眼就成年了,时间过得太快了!”刘海潮感叹道,“你说的没错,《面对面》是去年才扩充的新栏目,主要是以采访时代变革中的风云人物,或者备受关注的公众人物为主!”

在两人不停的提问和回答中,《面对面》的录制渐渐到了尾声。

“你好!山河,接到我们节目的邀请时,你心里是怎么想的?我听说你不太喜欢接受采访,邀请你不是很容易!”

纪录片分书画、青铜器、宫廷钟表、木器、陶瓷、漆器等组别。每一集讲述一个组别。

“我这不是狂,只是在表述事实,你们都太不自信了。”山河随口回应道。

“看来我还是太肤浅了,最近想的都是出风头和赚大钱,山河说的很对,咱们得有点责任感,不管地位高低,能力大小,既然意识到了这一点,就该尽点力!”

“《如果国宝会说话》我只给自己打七十分,想法太简单了,我们几个大一的新生的确太过稚嫩了,只想到了自己的角度,拍的太自以为是了。一个好的影视创作者,应该从多个不同的角度去看待事物!”

“我这也是没办法,不懂就是不懂,出个主意行,其他的我抓破脑子也写不出来啊!”山河自白道。

山河联系好马为都,周末跟着他就直接找上了门。

山河随着敬亦丹走进了演播室,两人上台分坐对面,中间没有任何障碍,面对面名副事实!

“山河,整个专访分三个部分:你的成长经历、作品和成就,你对时代变革的看法,以及你的心路历程。我提的问题可能会超出提纲之外,你如果有不想回答的问题可以直接提出来!”

山河停顿了一会儿后,把自己了解的故宫博物院迁徙历程告诉了室友。

“不会,我认为两者并不矛盾,我会尝试两者兼顾。”

山河风轻云淡的站起身,活动了一下胳膊。

“咱们故宫博物院里什么人才没有啊,闲暇之余弄些缩小比例的文物小挂件,小饰品容易吧?这不就是最好的故宫纪念品吗!虽然现在大家还不富裕,愿意消费的人比例不大,可架不住人多啊,再说以后游客会越来越有钱,说不好光这个就能把窟窿填上一半!”山河直说道。

“老周,你急什么,别只顾着挑错,看看山河的整体策划,我觉得这个想法很好,内容和人物他不熟悉,咱们熟悉啊!另外按组别分集也很好,他分不清咱们分的清,故宫博物院里有什么咱们不知道的,就按山河这个策划方案,咱们帮他给填充好了,不就行了!”于老也开口发言道。

“还能有什么,你还指望着在故宫里开个百货饭店啊!”

采访到这里,敬亦丹似乎被山河的狂言卡住了,山河把天聊死了!

敬亦丹还是第一次听受访者如此肯定的预测未来,好一个十年内赶超霓虹,好一个甩开它!

刘海潮也被山河的宣言弄的有点懵,“大家休息会儿,上午就到这儿吧,下午我们再继续!”

“责任!”山河沉声回答道,“咱们开始拍摄计划的时候都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伱们知道这些国宝能留在博物馆里,能让我们尽情的观赏和拍摄,她们都经历了什么吗?有些人为了她们,为了让我们能看到她们付出了很多!”

山河的履历在她脑海里已经滚瓜烂熟了,他的书籍敬亦丹也一一阅读过,但见到本人时,依然给她带来了一些惊叹。

向之彦点了点头,拿起茶杯喝了口茶,“老于说的对,山河把大方向写好了,立意和整体规划都有了,事情到这里倒是简单了,这次让故宫博物院和央视合作,文物局那边给个交待就行,这个方案挺好,有技艺,有人文,还有师徒传承的人物故事,有趣吸引人,比《如果国宝会说话》好!”

向之彦看了看周可为,无奈的笑了笑,“小马,山河你们坐,老周他说的没错,随便点!”

“我之前一直是个文字工作者,一旦陷入喧嚣当中,我对自己再从中爬出来继续我的文字工作,没什么信心。”

《如果国宝会说话》自己的工作也少了一大半。

哈哈…

山河点头回应道:“我参加过东方时空的录制,不过那时候只有《东方之子》,你们《面对面》是后来才有的栏目,对吧?”

对面的敬亦丹复杂的看着山河,她很佩服山河的敢想敢说,但他的话语总是不经意间打断自己的思维,她掌控不了这次访问!

“山河,这是《面对面》的主持人敬亦丹,是一名优秀的记者和敏锐的主持人。”导演刘海潮向山河介绍道。

“愿者自上钩,怪不得别人!”

“小马最近可是春风得意啊,你那个私人博物馆可是红遍了全国,山河还真是帮你的忙,硬生生的凑出了十件物件,要我说你那儿勉强能拍个两三集!”周可为调侃马为都道。

刘海潮看了看表,对山河继续说道:“山河,采访大纲你看了吧?还有一些时间,你和亦丹好好沟通一下,我们尽量一天内把内容录完!”

“山河,中午就在台里凑合一顿,我给你们找个休息室休息一会儿,下午我们把节目录完!”

“嗨,小马说的对,先试试!”

两人就采访大纲的每个问题,都进行了简单的交流。

敬亦丹十分好奇,一个少年天才的内心世界是什么样的呢!

“《面对面》最早是东方时空的子栏目,今年刚刚单独出来,央视明年会新开一个新闻频道,这档节目会是就是为这个新开的频道做预热的,每个礼拜六九点十分播出一集,时长大概四十分钟。”

《面对面》的主持人是敬亦丹,她做过《焦点访谈》的出镜记者,当过《新闻调查》的节目主持人,可谓是身经百战,采访过许多行业精英和社会政要。

敬亦丹的开场问题就脱开了大纲,山河抬头看了她一眼,微笑的回答道:“我并没有刻意的避开采访,会给你留下这种印象可能是因为我年龄的原因吧,就像我们年纪小的时候不敢单独过马路一样,汽车会给我们带来危险感!”

《面对面》在刘海潮的喊声中录制完成了。

“向老,周老,于老你们好!冒昧上门拜访,打扰你们了!”山河对着坐在正房大厅里的几位老人道了声好。

“行了,剩下的你别管了,策划方案我们留下,到时候让你家那个公司来谈!”向之彦干脆的说道。

“加点东西,加什么?”

山河放下电话,上车靠在副驾驶椅背上闭目养神起来。

山河在下手位坐了下来,把包里的几份策划方案递给向之彦,“向老,这是《我在故宫修文物》的策划方案,您几位给看看,有什么纰漏,我再改!”

“故宫博物院原来还有这些往事啊!我还是第一次听说,看来我们都得好好做功课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