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Ctrl+D )
当前位置:笔趣阁>游戏竞技>我在西伯利亚打地鼠> 第167章 还是关起来好

第167章 还是关起来好(2 / 2)

“大师兄为何没来?”彭成文很遗憾,他刚和姜喜结婚,姜喜父亲就意外去世,还没有来得及学习医术。

“大师兄出诊去了京城,贵人怠慢不得。”姜海洋没说实话。

姜海洋的大师兄周长福并没有出诊,而是认为海参崴医院是骗子,他不仅自己不来,还劝姜海洋不要来,以免送入虎口。

姜海洋不仅是姜喜的师兄,还是姜喜的堂兄,姜海洋是看着姜喜长大的。

所以周长福可以不管姜喜,姜海洋不能不管。

人心有杆秤,两位师兄都是什么样,彭成文很清楚。

如果来的是周长福,恐怕就没有姜喜把人领回家,并且亲自下厨的待遇了。

“嫂子和孩子还好吗?”彭成文和姜海洋的家人很熟悉,逢年过节要走动的。

“还好,临来之前,素珍还说如果你和喜儿在这边过得不好,就让我带伱们回去——”姜海洋苦笑着从里衣的口袋里掏出一根小黄鱼,现在看来多半是用不上了。

姜喜上得厅堂,下的厨房,很快就端过来一盘酱牛肉,一盘生米,一个炒鸡蛋,再加一只撕好了的卤烧鸡。

菜式是简单了点,规格可不低,清国年夜饭也就这水平——

这还得是地主家过年,才有这水平。

“我给素珍买了些化妆品,还给孩子买了些衣服,回头你回去的时候带回去,这边的东西在咱们那儿卖的太贵了,一瓶防冻的护肤霜,听说在京城要卖20两银子呢——”

姜喜直接上了桌,彭成文不仅没说话,还主动拿来三个杯子。

姜喜也是可以喝一点的。

不过那都是结婚之前的事了,自从姜喜父亲去世后,姜喜就再也没有喝过酒。

喝不起。

“这算啥,我们厂生产的猎枪,日本人要来买的话,一支500两,不二价!”彭成文满腔自豪,跟姜海洋记忆中那个唯唯诺诺的彭成文判若两人。

“你们厂要是不赚钱的话,我们医院就要关门了——”姜喜知道这里面的弯弯绕绕。

身为海参崴卫生协会的委员,姜喜知道医院每年的拨款有多少。

医院不仅不挣钱,甚至还赔钱。

成绩自然也有,姜喜手下的学生进步速度飞快,有几个已经开始尝试独立接诊了。

这自然也是在姜喜的指导下。

姜喜平日里也要坐诊,为了让学生们积累经验,姜喜通常会首先询问学生的意见,然后再给出治疗方案。

这样做虽然麻烦了些,但是对学生们好处就太大了,他们每天都有进步。

“师兄,你那一手推拿绝活,要是也来喜儿他们医院,同样能赚大钱。”彭成文自己也会点推拿,可惜只学了个皮毛。

推拿是个技术活,也是个力气活。

姜喜是女性,技术就算再好,力道不足终究效果不佳。

姜海洋的推拿技术,在姜喜师兄妹几个里面是最好的。

“那可不行,教会了这里的徒弟,万一这里的徒弟跑到师兄老家,抢了师兄的饭碗怎么办?”姜喜的话引发哄堂大笑,这怎么可能。

先不说海参崴距离姜海洋家乡有多远。

海参崴的医生收入这么高,人家会跑到姜海洋老家赚那仨瓜俩枣?

“远志、青黛,过来吃饭——”姜海洋主动招呼两个孩子。

远志和青黛都是药材,这两个名字还是姜喜父亲给取的,意义深远。

药材能治病,也能治人。

“他们在学校已经吃过了,不用管他们。”姜喜很感谢海参崴的教育政策,带孩子轻松多了。

“这里的学堂还管饭?”姜海洋惊讶,但同时又担心。

这里的学堂教出来的孩子,长大以后多半就不会说汉话了。

“管,啥都管,还给发衣服发文具呢,这边的孩子到了年龄,就要强制入学,家长如果不让孩子去上学,要被关起来的——”姜喜不担心这个问题,海参崴的学校采取的是双语教育,汉语不仅要学,而且分量比俄语更重。

这也是没办法,汉语单单是四书五经,就够孩子们学半辈子了。

俄语能学啥?

普希金的诗歌——

再多就没了,普希金之前,连统一规范的俄语都还没有呢。

姜海洋知道清帝国对待教育的态度,所以他老泪纵横:“关起来好,关起来好——”

(本章完)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