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Ctrl+D )
当前位置:笔趣阁>历史军事>三国龙图> 第二十九章 生死之间

第二十九章 生死之间(1 / 2)

浑身浴血的王治脸上青筋暴起,咬紧牙关,像是一头发狂的野兽,用尽了全身最后的一丝力气,挥刀而出。

“啊——杀!”

怒吼声犹如雷霆,灌注在了那把已成破烂的环首刀伤。

苟延残喘的环首刀和锋芒正盛的长枪的交锋,像极了一个壮年正在戏弄一位迈不开步的迟暮老人。

几声呛啷之声过后,一切便又归于平静。

仅仅只是一个回合,王治魁梧的身体,便被马铁挑翻在地,无力的跌坐在了那一堆狰狞的尸体中。

即便王治心有万千澎湃战意,可这具千疮百孔的身体,也支撑不起了。

“王治,你不行了!投靠我吧,我保你一命!”

马铁移开了手中的长枪,惜才的他,有些不忍杀了王治。

他的话音刚落,忽然一道暴雷般的喝声,在不远处伴随着滚滚马蹄声猛的传来。

“我的兄弟,还不需要你用如此手段来收买!”

而伴随着这道声音的,是一队气势汹汹,锋芒毕露的骑兵。

他们犹如风卷残云一般,掩杀了过来,马蹄麾下无人能挡其步伐。

马铁的脸色猛然大变,但他根本来不及做什么。

速度奇快的士兵,就将他身边不足百人的部下,冲了个七零八落。

山不转水转,风水轮流的速度太快。

就在前一刻还发生在王治身上的事情,转眼就落到了马铁的身上。

这情形,是那么的相似。

这一队明显风尘仆仆的骑兵,却有着豺狼一般的战斗力,每个人的脸上凶悍十足。

出生在凉州的马铁,自然认得出来,这都是凉州北部边疆之民。

一举一动之间,都带着狠辣之气的,也唯有边疆那些苦寒之地的士兵了。

数十把长枪对准了他的身体,马铁苦笑了一声,缓缓放下了手中的长枪。

看了一眼,奄奄一息躺在一边的王治。

马铁低声说道,“你的命,很好!”

也不知道他是在感慨这巧合到了极致的时机,还是感慨王治跟随了一位好主公。

“绑了!看在你没有杀我兄弟的情分上,我也不杀你。”

刘云沉喝了一声,快步走向了王治。

“王治,王子罕,你给老子睁开眼,你有救了!给老子把气儿喘着,你不会死的。”刘云艰难的抬起了王治,在他的耳边大声喊道。

这孙子,可千万不能睡啊!

“王治,你狗日得听到了没有?这是军令!军令!”刘云大声吼道。

王治微弱的脉搏和呼吸,让刘云的心中一阵发紧。

紧赶慢赶而来,他不想要看到这样的结果。

王治,你不能死!

不能死,你还没有随我征战天下呢。

王治……

缓缓的,王治那被凝固的血覆盖了的眼帘,缓缓睁了开来,嘴角牵扯出一丝傻笑,“主……主公,属下……无能,无能……”

“无能你吗个屁,你别说话!我等你伤愈,你放心,你不会有事的,不会有事的。”刘云着急的低吼一声,对身边亲兵大吼道,“来人,快!襄武城中的医工,有多少给我找多少!马上。”

“喏!”

身边战马奔腾,该继续的战事,依旧在继续。

只不过,马铁被擒,剩下的散兵游勇,已不足成事。

……

两日后的襄武城中,积雪除消。

湛蓝的天空下,刘云与盖勋对座庭中,左手是茶,右手是酒。

酒是蒸馏的,茶叶是从府衙中搜刮出来的,都是稀罕物。

“主公,南宫庭此人,要不然找个机会杀了吧!”

盖勋仰面晒着冬日里难得的暖阳,声音中带着一丝困倦说道。

刘云细品着这非常奢侈的茶叶,漫不经心的问道:“盖老可是察觉到他有什么问题了?”

“此人心有反骨,难堪重用!”盖勋说道。

话很直接,连个理由都没有。

刘云笑了笑,“原来是盖老的直觉,不过此人的确不堪重用,但不能现在杀了。昨日夜间,他派人给韩遂送信了,他不是意图出卖我们,便就本是韩遂安排在马腾身边的钉子。现在就拔,为时过早,再等等吧。”

盖勋仰头灌了一口酒,没再说话,算是默认了刘云这个说法。

“盖老鸟鼠同穴山一战,斩首千人,杀的马腾毫无脾气,倒是越来越装比了啊!你就不怕这样子喝酒,把自己给呛到?”刘云笑着说道。

话音刚落,盖勋忽然猛的翻身,剧烈的咳嗽了起来,一张脸涨红成了关云长。

在咳嗽的间隙,盖勋瞥了一眼刘云,很是无辜的说道:“主公若不如此说,我也不至于如此。”

“哈哈哈……盖老,我只是说实话而已。你那样子喝酒,样子虽然挺酷,可被呛是迟早的。”刘云实在没忍不住大笑了起来。

好在,这老人家并没有听出来,刘云其实还骂了他。

“酷?”盖勋疑惑的问道,他并不明白这些时不时从刘云嘴里蹦出来的,奇怪的词汇。

刘云拿手指敲着脑门,想了想说道:“就是姿势好看,以后你也可以多说说。”

“酷,酷……”盖勋还真煞有介事的念了几遍,看那模样是记了下来。

玩笑话说说便可,刘云随即正色说道:“盖老,如今我们割陇西半郡之地,我有意请盖老屯兵驻守首阳,领障县,襄武三县之地,以为如何?”

汉阳、陇西之地,是盖勋的老地盘。

他更熟悉这里复杂的民族形式,在羌、氐等族中也颇有威望。

刘云思来想去,要镇住这一片地方,恐怕唯有盖勋了,除他之外,再无人可用。

盖勋倒是没有什么意见,他直接说道:“听从主公吩咐便是。”

“那就如此,盖老可还有其他的什么要求?”刘云品着茶问道。

盖勋榨干净了最后一滴酒,舔了舔唇,说道:“屯守一方并无要求,只一件,请主公在汉阳、陇西之地兴办学府。”

刘云不由有些诧异,问道:“据我所知,盖老当初在汉阳任上的时候,可并不赞成这件事!如今为何要倡议兴办学府?”

“此一时彼一日,宋枭那等无能之辈,以为让家家户户抄写《孝经》,便可让凉州之民通晓仁义道理,简直愚不可及。更何况,当时匪寇群起,并非做非常事之时,舍本而逐末,就是一煞笔!但如今有主公镇此一方,兴办学府,教化万民,是应有之举。”

盖勋徐徐说道,神色间颇多感慨。

刘云忍俊不禁的笑了起来,盖勋虽然年纪大了,但学东西真的是神速。

他有时候不由自主蹦出来的脏话,这老人家,如今简直已学了精髓了。

盖勋的这一要求,刘云想了想,应了下来。

兴办学府,提升文化素质,这是建设地方应该做,也必须要做的事情。

虽然在刘云看来,现在诸事未定,做这些还是有些过早。

战乱频频,食不果腹的年代,又有几户人家愿意将自己的孩子送去做学问呢?

但盖勋既然提出来了,刘云也就答应了,提前做好基础,可以试试水,也是可以的。

“盖老,还有一事,我需要各县乡的匠工,有多少要多少。你受个累,统统送到出云山。”刘云想起来这茬,便说道。

百废待兴之际,在刘云的眼中,工匠是生产力之先。

盖勋笑着应道:“此事不需主公劳心,勋自当办妥。”

自己这位主公在出云山上有好几个作坊的事情,盖勋这两日间已经听闻了。

据说,那里如今是整个汉阳郡最为新奇的地方。

盐场、造纸坊、制衣坊等等……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